05.23 散文:白鹿原

五一假期,有亲戚相约,原本去西安一个地方玩,去了之后,到了午后,那地方在市区,就忽然改变主意,先去白鹿原玩,以后再去那市区里的那个地方逛。

天气晴好,天蓝蓝的,太阳有点儿炽热。到了白鹿原,往原上去的时候,杨树上落这杨花,杨花飘飞,带给人诗意的感觉。

到了白鹿原,到了南门,人和车都比较多,就往北门去。

北门外,是个小村庄,一条灰白色的水泥路,从村庄中间传过,路两边,有许多民房,开着各种店铺。也有停车的地方。

停了车,就往北门去。

北门外,有个鹿的造型。鹿的后边,是一个门洞。穿过门洞,白鹿原,就在眼前了。

北门,在高处,南门在地处。白鹿原,就放眼在眼底。

原,其实是在一个沟儿上,沟儿两边,有两个山梁,山梁上,有坪坝。沟儿顶端,两座山梁交汇的地方,是一面山坡。整个白鹿原的景区,就分布在这两座山梁的坪坝上,和沟儿里,一直绵延到山坡上。

来白鹿原,当然是因为陈忠实的作品《白鹿原》,而《白鹿原》又被拍成了电影。电影取景的地方,就在这个景区里。所以,景区里,最多的,是影院。又《白鹿原》这不电影,也有衍生出来的其他在这个景区里拍摄的电影。

除了电影院,还有其他一些景点,有盛开的花丛。还有一些可爱的小动物。沟儿里,还有不大的湖。

书看过,电影不想看了。其他衍生出来的电影,因为是关中的风土人情,与我们还是有距离,也不想去看。

而其他的一些景点,有的刚开发出来,有的还正在开发,也不怎样吸引人。

而最吸引人的,是从沟儿里,逛到左边的山梁上,在坪坝里,全部都是根据《白鹿原》的内容,修建的一些建筑。这些建筑群,形成了一个小城的模样。在那些小街道两边,开了各种店铺,基本都是各种特色的风味小吃。太阳明净,温暖,人来人往,空气中飘散着香味,好不热闹。

天气有些热,人不停的淌汗,也有些饿了,就找了一处店铺,点了一些特色的小吃,坐边吃,边喝啤酒。小吃的味道很像,啤酒带给人惬意,也带给人微醺的美好的感受,

吃过了东西,酷热散去,出了店铺,依着小街道,又往前走去,走到尽头,出现了一个场院,场院外边,有一个门洞,门洞两边,是一段不长的土墙。有一种经历了风雨,沧桑的感觉。看着这土墙,门洞,和场院旁边,依旧富有关中特色的土夯小屋时,让我一下找到了《白鹿原》里,那种凝重的历史的感觉。

在门洞前,我拍了照片。心里忽然想着陈忠实老师,想到了他的写的《白鹿原》,虽然是在城市了,上学看到,此时还有朦胧的记忆。知道陈忠实老师,在《白鹿原》这部书里,融入了凝重的历史。只是,陈忠实老师已经离去,看着这个白鹿原的村庄,看着远处的山梁,头上的蓝天,白云,心里不禁缅怀陈忠实老师。

走到门洞,路不能再前行,我们就返回。没有多久,又返回到山梁上,出了北门。到了村庄了,取了车。那看车的老乡,很是热情,冲我们微笑, 让我们有空再来。

在离开的时候,我忽然就问老乡,陈忠实老师,是白鹿原的人吗?

他说,他不是白鹿原的人,白鹿原里的故事,都是胡编的。

我没有再说话。坐车默默离去。心里感到,老师不是白鹿原的人,是胡编的,但是,变得如此深厚,凝重,感人,却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的。而也感到,白鹿原这个村庄里的人,正享受着陈忠实老师带来的福祉,却不一定理解,老师寄托在书里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