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美军的Mk7型406毫米舰炮性能如何?

胖子249345168


▲MK7型406毫米舰炮齐射开火瞬间(图片来源:网络)

MK7型406毫米舰炮,是美海军在二战时期装备在衣阿华及后续蒙大拿级战列舰上的舰炮(当然了,蒙大拿后来没有出来),它是二战时期美军威力最大的一种舰炮,也是目前世界上已服役的威力第二大的水面舰艇舰炮(第一是大和的94式460毫米舰炮)。

▲MK7型406毫米舰炮的结构图(图片来源:网络)

MK7型406毫米舰炮,身管长为50倍径,其单门炮重量为121519KG(含炮闩),而一整套三联装的炮塔全重达到了1730吨,其射速为每分钟2发左右,最大射程为33KM,而在这个距离上,它可以投射的单发炮弹重量约为1.2吨。该型舰炮可发射的弹种穿甲弹和榴弹,采用电子式或击发式进行点火,其发射的MK8重型穿甲弹,可在18千米外击穿500毫米RHA,因此,这种火炮具备了在一定距离上,对付大和级战列舰的能力,此外它发射的榴弹最大有效杀伤半径达到了300米。当然了,如此巨大威力的主炮,其身管的寿命也不太长,当采用全装药的时候,其最大寿命也仅为300发,不过,为了提高它的寿命,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全部采用全装药进行发射。

▲弹药库中的406毫米炮弹(图片来源:网络)

MK7型406毫米舰炮其服役的时间也比较长,它不仅经历了二次大战,还在战后经历了包括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等多次的局部战争中,且表现不俗。特别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军的装备了MK7型舰炮的密苏里号战列舰在1991年2月4日凌晨,在其舰上装备的“先锋”无人机的精确导引下,用其9门MK7型406毫米大炮将伊军的指挥中枢、弹药库、炮阵地、导弹阵地、雷达站等予以严重破坏,给多国部队地面进攻部队以强有力的火力支援。因此可以说,这种火炮确实是一款非常不错的战列舰主炮。


军武次位面


从某种意义上讲,Mk6式舰炮可看作Mk1式的轻量型。同时,Mk2式舰炮虽然威力巨大,但仅每根身管就重达130吨。如果在新型战列舰采用Mk2,就只能使用双联装炮塔。如果要使用三联装炮塔,由于炮塔直径过大,将使船宽超过33米,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于是美国海军开始研制轻重量的50倍口径Mk7式406毫米舰炮,并于1936年定型,后装备依阿华级战列舰,并计划装备蒙大拿级。

Mk7式406毫米舰炮的身管由内身管,外身管、套管三层组成。由于Mk7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冶金技术,成功地将身管的结构由MK2的7层减少到3层。身管重量也减轻到108吨。Mk7的内身管长20.2米,有96条膛线,每25倍口径距离旋转一圈。该炮可发射Mk8式穿甲弹Mk13、14式榴弹、Mk19式人员杀伤弹(巧合的是,美军现役的Mk19榴弹机枪采用了一样的编号。今天Mk19多指榴弹机枪而飞Mk19人员杀伤弹)。

Mk8式穿甲弹弹丸重1225千克,内装炸药18千克,初速762米/秒,射程(仰角30°时)33.558千米,最大射程42千米,射速2发/分,俯仰范围-2-+45。穿甲威力(对垂直均质钢装甲):炮口处为828毫米,18.288千米处为508毫米,27.432千米处为381毫米。发射药为无烟火药,分为6个绢制药包,通常装药量为349千克,膛压2868千克/平方厘米。为了减缓烧蚀,内身管采用了镀铬技术,但是由于发射药量大、膛压高,每发射300发炮弹就要更换内身管。为了延长身管寿命,实战时很少以最大装药射击。


兵器


406mm MK7舰炮是由MK2型主炮炮管改进而来,二战时曾列装在多艘战列舰上(如衣阿华号、蒙大拿号、密苏里号)等。

MK7舰炮单门重达121吨,三联装炮塔重达1730吨,能够將一枚重达1.2吨重的炮弹发射到33公里以外(发射药包可以使用,电子或击发式点火),射速是每分钟两发,初速度可达每秒820米(高爆弹),每秒762米(穿甲弹)。威力仅次460mm日本大和级战列舰舰炮。


MK7舰炮使用的MK8重型穿甲弹,可在18千米外击穿500毫米钢装甲,海湾战争的时候,衣阿华战列舰的MK7406mm舰炮,轻松击穿了十米厚的混凝土墙,在开阔地带,高爆弹的杀伤半径可以达到300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