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加拿大不怕美國吞併佔領?

手機用戶10645890828


加拿大是北美洲最北的國家,領土面積為998萬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二。但是這麼大的一個國家,軍事實力還很弱,總兵力還不到6萬人。這可是到嘴的肉,美帝怎麼能忍住不吃呢?

其實在歷史上,美國是侵略過加拿大的,而且侵略了兩次,還有一次預謀入侵卻最終失敗。不是美軍無能,是加軍太狡猾,好吧,其實那時候的美軍是實實在在的戰五渣。

美國成立的時間是1776年7月4日,但是卻在1774年,美國對加拿大動武。當時美國正在為獨立而戰的時候,就果斷髮動對加拿大的侵略戰爭了,活脫脫的作死節奏。

事件起因是英國當時宣佈在加拿大實施《魁北克法案》,這個法案是當時英國為了安撫魁北克法裔人口的妥協讓步,卻因此激怒了正在鬧獨立的北美十三州。

英國在加拿大實施法案,按道理來講跟當時的北美十三州,應該八竿子打不到一出去,為啥牛仔們怒了。

因為根據《魁北克法案》,當時的魁北克轄區應當包括密西西比河流域往西的地區和今天俄亥俄州。這樣子不僅阻礙了美國的西進,而且美國人一但進入還得受法國的法律管制。

而且《魁北克法案》賦還予了天主教的特權,也是北美十三州的清教徒難以容忍的。於是北美十三州就來個釜底抽薪,乾脆設法讓魁北克也一起獨立,成為自己的十四個州。

說幹就幹,北美十三州向北方的加拿大派遣了兩支軍隊,用來來搞定他們的“第十四個州”。然而,加拿大人那時候還是很牛逼的,在後來的戰爭中,讓北美十三州的軍隊統帥一死一傷,美國人不得不灰溜溜的跑了。

後來到了1812年,當時美國的獨立戰爭剛剛結束不久,美國人又派兵侵略加拿大。美國人這時候也學聰明瞭,懂得戰前要好好合計一下,是否滿足開戰的條件。

當時英國正與法蘭西的拿破崙皇帝處於戰爭狀態,美國人認為英國人已經無暇顧及加拿大了,剛剛獨立不久的美國人決定趁機撈一把,順便坑一下英國人。

事實證明那時候美軍是真的菜,幾次戰鬥打下來,美國軍隊敗在了英國正規軍和加拿大武裝力量的手下。戰爭爆發不久,密執安湖入口處的麥基諾要塞就很輕易地落入英國人手中,後來底特律要塞也被英國人攻陷了。

這次美國佬沒想到會玩脫了。戰爭中,英軍一度直搗紐約和波托馬克河畔,佔領了美國首都華盛頓,焚燒了白宮、國會大廈及國會圖書館,可謂是年度級慘案,而且當時的美國人甚至還敗給了印第安人。

到了一戰,加拿大跟著當時的世界頭號大BOSS英國人混,美國人也不敢把老虎鬚。後來二戰後,加拿大果斷跟美國老混,有找了個大靠山,而且侵略自己的小弟總說不過去吧。而且加拿大也比較聽話,不搞事,跟大哥走,這樣美國也沒想侵略他了。


歷史就這樣


“村民”都屁顛屁顛的跟著“村長”了,“村長”還需要靠搶劫“村民”謀生嗎?

美國不是沒有侵佔加拿大領土的歷史。白宮為什麼是白的,因為刷了漿,白宮為什麼要刷漿?因為被火燒黑了,白宮為什麼著火?是加拿大人1812年反攻放的火。據說此後,美國人承諾永不侵佔加拿大。

更何況在現代,侵佔他國領土這種事情已經不合時宜了,不符合侵略方長遠利益。戰爭是極度昂貴的,加上地理位置與現在戰爭的科技水平,美國政府無法支撐他們的軍人在保護好自己領域的情況下迅速佔領加拿大,侵佔加拿大的風險太大,花費太大。

在現有的秩序和價值觀下,美國可以通過跨國公司,金融財團,政治文化影響得到的收益,加拿大在二戰後一直以來對美國是很友好的,兩國沒有存在敵意,最多是有的政策有些不對頭,互相嚷嚷兩句,也不會動手,加拿大更是美國北美防空司令部的保護對象。如果是為了獲得資源,好好談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去侵略。

至於加拿大獨立到現在,美加兩國關係良好,美國“很重視”加拿大這個資源大國,所以,目前沒什麼動手的理由。


匯通網


美國在獨立之初曾經入侵過加拿大,結果被駐守加拿大的英軍揍出了翔,白宮都讓人給點了

今天的美國和加拿大即使友好鄰邦,又是軍事盟友,關係相當的不錯。美國本土與加拿大之間擁有著長達6414公里的邊界線,這是世界上最長的不設防邊界。美加兩國公民在不持有任何證件的情況下,可隨意前往對方境內逗留最多長達6個月的時間,可見雙方感情之密切。

(美加兩國邊境是完全不設防的)

加拿大的面積非常遼闊,甚至比美國還要大一些,但是國力卻遠遜於美國。於是就有人很納悶,如此的一塊“肥肉”,美國為啥不一舉將其吞入腹中呢?

在如今的國際環境下,美國是沒有膽量敢去佔領加拿大這麼龐大地一個主權國家的。但在歷史上,美國確實入侵過加拿大。但結果卻是被駐守加拿大英軍一頓胖揍,從此徹底打消了美國對加拿大的惦記。

美國獨立戰爭結束後,在北部與英國殖民地加拿大一直存在領土爭議。那時的美國奉行“昭昭天命”的對外擴張戰略,除了向西進軍外,北方地廣稀少、防禦鬆懈的英屬加拿大也成為美國的侵略目標。

(加拿大地廣人稀,人口大約只有美國的1/8,但國土面積卻比美國更加遼闊)

可能是獨立戰爭的勝利給了美國佬一種能隨意摩擦大英帝國的錯覺,由此讓美國佬的自信心莫名地膨脹起來。

1812年,美國卸任總統託瑪斯·傑斐遜可能是藥酒喝多了,囂張地喊道:“今年將加拿大地區兼併,包括魁北克,只要向前進,向哈利法克斯進攻,最終將英國勢力徹底逐出美洲大陸。”

而此時正逢拿破崙席捲歐洲大陸,英國忙於歐陸戰事,無暇他顧。美國見有機可乘,於是趕緊東拼西湊,蒐括了3.5萬人便揮師北上,準備一舉拿下加拿大。

美軍原本認為自己的進攻會非常順利,華府單純地認為加拿大人會把美軍當成解放者。

但實際上,在美國獨立後,加拿大就成為美洲保皇黨的大本營,這些人都是效忠英國皇室的,十分敵視美國獨立者的“犯上作亂”。加上位於魁北克的法裔居民,對美國的反天主教情緒一向厭惡。兩幫人面對美國的入侵迅速抱成一團,共同抗美。

不過因為當時英軍的主力主要待在歐洲對付拿破崙,初期美軍憑藉其在數量上的優勢一路高歌猛進,甚至攻佔了加拿大首府多倫多。

佔領多倫多後,美軍更是跟抽風似的把全城一把火給燒了,害的當地民眾只能在初春寒冷的天氣中過夜。

美軍如此野蠻行徑激起了倫敦的強烈憤怒,英國開始大量增兵加拿大,英國皇家海軍也在優勢兵力的支持下封鎖了美國東海岸。

事實證明,當時英軍揍美軍,跟爹揍兒子差不多。在英軍的反擊下,美國佬一路潰敗。

1814年8月24日,英軍在布萊登斯堡之戰中得勝,隨後在主將羅伯特·羅斯帶領下,英軍攻佔了美國首都華盛頓。這是美國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首都被他國攻佔。

英軍佔領華盛頓後,為報復美軍在加拿大的暴行,一把火把白宮和國會大廈都給點了。這個壯舉,讓現在無數的反美武裝都是自愧不如。

(白宮建成之初是灰色的,後遭英軍焚燬。事後為掩飾被火燒過的痕跡,才刷以白漆)

美國和英屬加拿大之間的戰爭打了整整三年,直到1815年年初,雙方才簽署了《根特條約》,結束了這場戰爭。

在這場戰爭中,美國啥便宜也沒佔著,陸軍是直接被英軍吊錘,海軍雖然表現還算是不錯,但由於規模太小,也沒掀起什麼大浪來。

總之,被暴打一頓的美國自此放棄了吞併加拿大的念頭,再也沒有和加拿大發生過軍事衝突。

時至今日,加拿大已成為美國最重要的鄰邦。兩國在價值觀、意識形態上都是高度一直,美國沒有必要,也沒有理由再去入侵加拿大。


千佛山車神


歷史上美國確實動過吞併加拿大的心思,但是最後以失敗告終,而如今的兩個國家好的像穿一條褲子,美國也沒有了入侵的想法。


1812年,美國發起了針對加拿大的入侵,前期戰爭很順利,一直打下來了多倫多,美軍似乎勝券在握,而此時英國開始支援加拿大,英國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出手援助加拿大,是因為英國當時還要忙著應付法國的拿破崙,實在是顧不上。到了1814年,英國終於騰出手來,英軍與加拿大軍隊聯合,向美軍發起了進攻,美軍慘敗,英國和加拿大聯軍甚至放火燒了白宮。

慘敗過後的美國收斂了不少,也不再想著如何吞併加拿大。

加拿大領土雖大,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處於北極地區,常年被冰雪覆蓋,適宜人類居住地區靠近美國,而現在的美國與加拿大同屬於一個政治體系,相互之間是盟友關係,兩國人民甚至通過邊界都不需要簽證,可以在對方國家逗留半年。

美國和加拿大同屬於一個聯盟,只要加拿大堅定地站在美國一邊,完全沒有侵略的必要,而且現在的美國對於領土的熱衷遠不如以前。比如美國南邊的墨西哥,以美國的實力,想要佔領墨西哥易如反掌,但是美國不僅沒有選擇入侵,反而修建城牆加以阻隔。

怕不怕被侵略,完全在於有什麼樣的鄰居。


視野新觀


加拿大為什麼不怕美國吞併佔領?

美國作為當今唯一的超級大國,世界霸主,其在美洲有絕對的話語權,這樣看來,加拿大,墨西哥等都在美國勢力範圍內,美國若想吞併加拿大,似乎是輕而易舉。然而,加拿大卻並沒有戰戰兢兢,國防力量相對較弱,軍費開支較少,其軍事力量也主要是為了防範俄羅斯和參與聯合國維和。加拿大為何不懼怕美國吞併他呢?

其實,並非加拿大不怕美國吞併,而是美國根本就不會吞併加拿大,這是美國和加拿大的共識。美國為何對廣袤的加拿大國土沒有興趣呢?

1資本主義制度的現實要求。

資本主義的本質是什麼?是掠奪麼?是佔領麼?並不是。早期的資本主義需要資本的原始積累,需要從別國掠奪資源以促進本國經濟發展。可就算是資本主義早期,資本主義國家也並未對國土展現出多大的慾望。他們的目的是需要打開你的市場,開展貿易,從貿易中實現資本的流通,促進資本的發展。那是的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是無可爭議的世界霸主,若要吞併一個國家,簡直是輕而易舉。可英國並未對國土有多少慾望,它也只是通過殖民統治的方式掠奪資源,而不是直接佔領,吞併。

而現在資本主義發展到後期,更失去了對國土的慾望,它只需要開放你的市場,開展貿易。只要市場開放,它就能以和平的手段獲得發展需要的東西,諸如人力等。美國作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頭號國家,其利益訴求也是開放的市場。很顯然,美國和加拿大是親密的貿易關係,美國沒必要通過戰爭,仍然能獲得它需要的東西。所以,加拿大隻要保持和美國的正常貿易關係,美國就不會殺雞取卵,通過戰爭去吞併加拿大。這樣做得不償失,戰爭的成本遠比吞併加拿大帶來的收益大的多。資本主義的本質缺乏國土擴張的動力。

2共同的文化認同。

美國和英國同屬英國殖民地,其文化,宗教,政治體制,乃至血緣都很相近。共同的文化認同讓美國和加拿大“情同手足”,也有著共同的利益訴求。事實上,很多美國人都有加拿大國籍,加拿大人也有美國國籍,兩國開展貿易,相互往來,兩國邊境也基本不設防。共同的文化認同使美國缺乏征服加拿大的思想動力。

3加拿大並非軟柿子。

事實上,美國侵略過加拿大。第一次動武,是在1774年。第二次對加拿大的入侵發生於1812年。兩次均以美國失敗告終,甚至在第二次入侵加拿大過程中,美國白宮還被加拿大燒燬。這兩次可謂是沉痛的教訓,也讓美國明白了加拿大並非軟柿子,還不如和平發展貿易。時至今日,加拿大仍然是發達國家,其經濟力量並不弱。若美國強行入侵加拿大,必定需要耗費極大的財力物力,這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

4吞併加拿大得不償失。

美國若入侵加拿大,必定會受到國際輿論的譴責,這還只是其一。美國在自家後院大動干戈,美國的敵對勢力定會拍手叫好,甚至插手其中,幫助加拿大對抗美國,並從中坐收漁利。此消彼長下,美國國力下降,則會喪失其世界霸主地位,退一步講,美國吞併了加拿大,無非是增加了更為巨大的管理成本。美國國土面積廣闊,並未面臨日本等小國的擔憂,對國土擴張沒有慾望。吞併加拿大並不會為美國帶來多少實際利益。

由此觀之,美國不會吞併加拿大,加拿大自然不用害怕美國。


歷史知事


因為歷史上美國吃過虧啊。1783年美國正式獨立後,基於建立統一的北美國內經濟體的需要,美國政府通過購買別國殖民地和武裝吞併方式逐步擴張領土。到1803年從法國購買路易斯安納(注意範圍不僅僅在目前的路易斯安那州)時,美國的領土面積已經相當於目前的60%以上,這種迅速擴張的勢頭讓美國對當時尚為英國殖民地的加拿大產生了野心。

1812年,英國正在與法國進行戰爭,美國趁機以維護航行自由為名對英國宣戰,並對加拿大發起進攻。美國的這次進攻是處心積慮的——當時在加拿大的英軍和加拿大本土軍隊加起來也僅有17000人,而美國為此進行了緊急擴軍、使常規部隊達到6.5萬人,美軍優勢明顯。

起初,美軍在海上的進攻十分順利,俘獲的英軍船隻達到500艘以上。然而在陸上,美軍的表現卻十分糟糕,不但進攻行動被加拿大境內的英國守軍成功抵禦,連本土都遭到了英軍的反攻。到1813年時,英軍甚至在美國東海岸登陸後攻佔了美國首都華盛頓,並縱火焚燒了白宮和國會大廈作為美軍焚燒多倫多國會大廈的報復。

由於對加拿大的攻佔行動折戟沉沙,不但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反而損失慘重、並促進了加拿大國內統一的民族意識的形成,美國由此徹底斷了吞併加拿大的念頭。現如今,雖然美國在實力上對加拿大已經形成了絕對碾壓,特別是在軍事領域加拿大不但不是美國的對手、甚至還必須依賴美國實現防務安全,但對於美國來說,吞併加拿大除了徒增管理成本、影響美英關係(加拿大至今名義上仍然是英國王室控制的國家)、使其他國家產生對美國的猜疑之外,不會給美國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好處。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角度來說,吞併加拿大對美國都是個敗招,所以加拿大不怕美國吞併有什麼奇怪的嗎?


軍機圖


好多人都沒說到點上,現在知道加拿大資源這麼豐富,難道美國不想吞併嗎?美國如果有你們說的那麼紳士的話,我們的世界今天也不會有這麼多戰爭了。加拿大之所以現在不怕被美國吞併,而是因為加拿大背後有英國及眾多英聯邦國家在為之撐腰,美國總不會因為加拿大而與眾多英聯邦國家為敵吧?試想一下,僅憑加拿大區區三千萬人,現在哪是美國的對手?


以前加拿大是怕被美國吞併,所以處處防範,因為美國剛獨立時與英國關係很差,美國為了發展自己曾打過加拿大的主意,結果被英加聯合起來狠揍了一頓,連白宮都被燒了,美國之後幾十年之內都不敢打加拿大主意。

之後美英由敵對變成了盟友,一戰和二戰英美都是在同一個陣線,尤其是戰後的美蘇爭霸時,自知不敵美國的英國及廣大的英聯邦國家主動擁護美國這個大哥,讓美元取代英磅成了世界貨幣,美國有全世界的錢賺了,還會不惜以與英國及英聯邦國家為敵去吞併加拿大嗎?再說美國也要靠拉擾眾多英聯邦國家來獲得世界霸主的支持率呀?

當然以後也說不準,也許美國衰敗之際,可能不會顧忌與英國的兄弟關係了,也許還會打加拿大境內豐富資源的主意,所以加拿大表面上不設防,暗地裡還是會設防,大不了你佔我資源,我再燒你一次白宮。

美國估計不會打墨西哥主意,墨西哥以前的最好土地己被美國佔了,現在的墨西哥又窮又沒資源,打下來得不償失,所以墨西哥反而是最安全的。



湘平古珍郵館


最能說明這個問題的是:假如加拿大的邊上是俄羅斯,加拿大會不會怕被俄羅斯吞併佔領?


而事實是自從1900年後,美國就再沒有侵佔過任何國家的土地。我們很多人能拿說事兒的就是美國墨西哥戰爭、美國西班牙戰爭,但讓人至今疑惑的是,在那個強權就是真理的年代,美國強佔了土地反倒給墨西哥、西班牙賠了款。試看沙俄日本對華戰爭,無不是大清又割地又賠款。還有就是美國加拿大戰爭,英聯邦軍隊曾火燒白宮美國不敵,可後來美國強大後為什麼不報仇雪恨,吞併佔領加拿大的機會多了去了。波多黎各多年來一直痴心要加入美國,可美國就是沒答應還承擔保護責任。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反觀俄羅斯的是,從蘇聯時期就蠶食吞併周邊鄰國,二戰前達到高峰,芬蘭、波羅的海三國、波蘭悉數遭殃,戰中、戰後領土野心不斷,德國肢解、蒙古獨立、日本北方四島被佔。竟然到21世紀的今天,依然醉心領土擴張,先是大打出手格俄戰爭,策動格魯吉亞南奧塞梯、阿布哈茲獨立,後又自打嘴巴撕毀烏克蘭棄核協議,冒天下之大不韙吞併克里米亞,俄軍進入東烏克蘭製造分離……


對於美國沒有吞併佔領加拿大,你可以說美國“虛偽”佔領道德高地不好意思下手,你也可以說加拿大是美國資源供應地,還有你挖地三尺都能找到的各種理由,可美國就是沒有吞併佔領加拿大。不光美國沒有這個想法,就連加拿大也是從來不怕。

加拿大為什麼不怕呢?一是自一戰後美國以創新立國,科技為本,市場貿易雙翼齊飛,舉凡我們身邊如飛機、互聯網、電腦等現代科技產品無一不是美國人發明,加之可口可樂、肯德基開遍全球,以及美國大片行銷世界,美國已不可能也不需要以領土擴張野蠻方式發展。俄羅斯能做到嗎?二是美國加拿大價值觀相同,已是平等發展的夥伴關係。俄羅斯有這樣的夥伴嗎?三是美加有充分信任的防務協定,加拿大國防由美國保護,這是美國的責任和義務。四是加拿大雖然國防靠美國,但加拿大卻是聯合國維和部隊的常年參與者,也是北約協防的積極貢獻者。美國正欲分攤責任,豈能自亂陣腳。


最後糾正一個說法,有人說加拿大有常年防備美國入侵預案,軍費大幅增加也是為此。實質是加拿大為了防備某國稱霸北極,同時更多為聯合國維和、北約協防服務。

道法自然,就事論事。


今古達觀


整個北美洲基本上都被美國和加拿大佔據了,加拿大還是世界上領土第二大的國家,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強國,但是加拿大呢?雖然領土大,但是國防工業幾乎是一片空白,加拿大的總人口也才三千多萬,要知道中國的上海市就有兩千多萬人啊。想想這是什麼概念。軍隊呢也就幾萬人呢?

美國也是想侵略過加拿大的,而且不止一次,在1774年的時候美國就像佔領加拿大領土的,不過當時還不是加拿大,還只是英國的殖民地,後來在第二次獨立戰爭的時候也就是在1812年的時候,美國再次入侵加拿大,但是這次美國還是敗了。

加拿大的幾萬軍隊的用途,一是為了維護國內的治安,防止軍事政變,或者恐怖襲擊,二是為了防止偷渡,三就是作美國的跟屁蟲,打手。可以看到美國每次發起的戰爭後面都有加拿大的影子,雖然每次派兵不多,但是加拿大每次都能跟在美國後面。所以從這方面來說,美國也不會輕易的去佔領加拿大。

還有就是現在的國際社會不是以前的社會了,即使美國打敗了伊拉克但是也不會佔領伊拉克,現在這個社會來說滅國幾乎是很難發生的。加拿大作為英聯邦國家,如果加拿大被美國滅了,那麼英國不會坐視不管的,而且還要那麼多英聯邦國家,加上加拿大本來就是世界上最為發達的幾個國家,就是一個小國家也有幾個盟友啊,更何況是加拿大呢?

美國從1900年之後,就沒有佔領過別人的土地了,當然在這前弱肉強食的時代,美國佔領那麼多地盤對於任何國家來說都是順理成章的,只要你有實力就可以,但是在之後基本上就不行了。

而且都知道加拿大資源豐富,更何況步入21世紀之後,各國都開始覬覦北冰洋了,加拿大有先天的優勢,北部緊靠北冰洋,加拿大有如此多的資源,美國不想要嗎?俄羅斯不想要嗎?世界上沒有那個國家不想的?戰國時候的齊國是怎麼從一個一流大國淪落到差點滅國,最後成為一個三流小國呢?就是因為滅了宋國,宋國就是天下最為富裕的地方,齊國一滅掉他,各國都不答應了,這個時候的加拿大就是宋國。美國不敢當第二個齊國啊。


中國歷史研究所


佔領加拿大,曾經是美國的夢想。加拿大在很長一段時間也時常提防著美國的入侵。

美國一七七六年正式宣佈脫離英國建國,其建國以後,開始了大規模的領土擴張。向西翻越阿巴拉契亞山脈,將國土推進到東太平洋沿岸,向南侵佔了墨西哥大片國土。

而在北面,美國自然也沒有打算放過加拿大。在美國建國第三十七年,即開始大規模向加拿大擴張。不過,彼時的加拿大是英國的殖民地,而英國當時依然是世界最強大國家,在英國的強勁反擊下,美國侵佔加拿大的圖謀失敗,英國人甚至反攻至美國首都華盛頓。美國失敗以後,從此未再敢向加拿大染指半步。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加拿大如今是世界國土第二大國家。但是在加拿大的歷史上,加拿大長期是英國殖民地,直到1982年,加拿大才成為一個完全的獨立國家。

因此,從美國建國到1982年之間的歷史中,與其說美國面對的是加拿大,不如說美國面對的是英國。

而美國與英國的關係,除了美國立國戰爭,以及美加戰爭以外,此後並沒有再爆發明顯的衝突。尤其是在一戰前,美英兩國逐漸走向了同盟關係,美國自然不可能對加拿大有所動作了。而二戰以後,無論是英國還是加拿大,都成了美國至關重要的盟友,美國吞併加拿大更是無從說起了。

而加拿大在1982年完全獨立以後,世界格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靠吞併、佔領另一國的做法已經完全成為歷史了。因此,可以看見,現在美國實際控制了很多國家,但也並沒將其納入美國版圖,更不用說加拿大了。

當然,美國加拿大可以說都是同文同種,現在的加拿大也基本可以說是美國的後花園,兩國互通有無,關係非一般國家可比,美國又何必非要佔有呢?加拿大又何須擔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