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職稱評審大變革,評審權下放,打破學歷、資歷限制!

職稱系列:全部設置到正高級

長期以來,工程、經濟、會計、統計等11個職稱系列並未設置正高級職稱。通過改革,原來未設置正高的職稱系列將全部設置到正高級。

“教授級高工”,是我們十分熟悉的一個名詞,很多人甚至把這一稱謂視同教授的正高級職稱。

實際上,“教授級高工”只是享受教授或研究員同等待遇的高級工程師。

工程系列的正高級職稱名稱為“正高級工程師”,隨著改革的進一步實施,還將有望出現正高級經濟師、正高級會計師,乃至正高級船長和正高級領航員。

職稱評審大變革,評審權下放,打破學歷、資歷限制!

打破學歷、資歷限制

在原有制度中,一些學歷不高、沒去評過職稱但實際能力強的人才,缺少足夠的成長通道。為此,需要打破資歷限制,對取得重大“標誌性業績成果”的人才,可直接申報評審高級職稱。

初級、中級職稱實行全國統一考試的專業,不再進行相應的職稱評審或認定。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在《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中明確:

● 專業技術人才取得職業資格,即可認定其具備相應系列和層級的職稱,並可作為申報高一級職稱的條件。

● 初級、中級職稱實行全國統一考試的專業不再進行相應的職稱評審或認定。

為進一步吸引人才,今後凡是新引進的海內外人才、優秀的高技能人才、合法就業的外籍和港澳臺人才,均可參加職稱評審,甚至可以根據實際能力業績,破格評審。

職稱評審大變革,評審權下放,打破學歷、資歷限制!

下放評審權,在工程領域推行社會化評價

向行業放權:由行業協會學會等社會組織牽頭,行業龍頭企業參與,組織開展業內職稱評審工作,條件標準成熟一個,授權一個,實現直接評審工作中“政府退,市場進”。

向企事業單位放權:高校、醫院、科研院所、大型企業和其他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業單位也將逐步推進開展自主職稱評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