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埃及豔后為何被稱為“尼羅河畔的妖婦”?原來實至名歸啊

埃及豔后,克婁巴特拉七世(篤愛父親者)(又譯克婁巴特拉七世、克利歐佩特拉七世、克麗奧佩特拉七世;前69年-前30年8月12日),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後一任女法老。在她死後,埃及成為羅馬行省。她也就是後世所熟知的"埃及豔后"。克婁巴特拉七世(Cleopatra VII,公元前69-前30)是埃及國王托勒密十二世和克婁巴特拉五世的女兒,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後托勒密王朝冊封的君主之一,埃及托勒密王朝最後一位女王。她才貌出眾,聰穎機智,擅長手腕,心懷叵測,一生寫就傳奇二字。特別是捲入羅馬共和末期的政治漩渦,同愷撒、安東尼關係密切,並伴以種種傳聞逸事,使她成為文學和藝術作品中的著名人物。克婁巴特拉在古埃及無疑是一位焦點人物,在後人的記述裡,這位埃及絕世佳人憑藉其傾國傾城的姿色,不但暫時保全了一個王朝,而且使強大的羅馬帝國的君王紛紛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心甘情願地為其效勞賣命。但丁、莎士比亞等都將這位傳奇女人描述為"曠世的性感妖婦";蕭伯納也稱她為"一個任性而不專情的女性"。

埃及豔后為何被稱為“尼羅河畔的妖婦”?原來實至名歸啊

埃及豔后同時也是埃及女王克里奧帕特拉。這位絕世女王出世的時候,據說天降異象,滿城紅光。預言家們都預測,女孩將會是托勒密王朝的未來。女孩從小美麗聰明,所以托勒密國王托勒密十二世夫妻都十分寵愛這個女兒。克里奧帕特拉也就養成了嬌生慣養,富有佔有慾的性格。她經受的良好的教育,學習了各國語言,很有能力。

埃及豔后為何被稱為“尼羅河畔的妖婦”?原來實至名歸啊

按照埃及托勒密王朝的規定。國王死後,克里奧帕特拉與弟弟托勒密十三世結婚,共同管理埃及。她的弟弟軟弱無能,克利奧帕特拉決定把權力奪過來。在鬥爭中,她失敗了,逃出了埃及。

埃及豔后為何被稱為“尼羅河畔的妖婦”?原來實至名歸啊

凱撒死後的羅馬,分治了,西邊屋大維(前63.9.23-14.8.19),東邊安東尼,可他最終也沒能安東!安東尼徵安息,令豔后供應糧草,結果一下又被她迷住了。迷得安東尼連新徵的地都給她,還要與她共治羅馬東部和埃及。羅馬人當時就惱了,羅馬人對豔后咬牙切齒。屋大維也就順天應人,擊敗了安東尼,福垊懷疑這是屋大維的小動作,因為屋大維不要安東尼安東要自己安東,還要埃及。豔后與安東尼生活了12年,生兩兒一女:亞歷山大、托勒密、希蓮。豔后眼見大事不妙,便使出渾身解數,以看家本領,魅惑屋大維,而求富貴至少保命。屋大維是誰?他的養父是七月(July)專屬——尤利烏斯(凱撒)!他是八月(August)專屬——奧古斯都!怎麼會走養父和安東尼的老路,他帶要她到羅馬示眾羞辱,她以毒蛇咬乳自殺。死後,與安東尼葬在一起,子女被殺。

埃及豔后為何被稱為“尼羅河畔的妖婦”?原來實至名歸啊

埃及豔后克麗奧特佩拉,一個女人用自己弱小的身軀,在那個充滿血腥殺戮的古戰場中,為埃及王朝贏得了22年的和平,差點把羅馬變成埃及的一個省,她的死也標誌著古埃及文明走向終結,因此後人給予其最高的榮譽“尼羅河畔的妖婦”。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而埃及豔后是古埃及歷史上頗具傳奇的人物,影響力已然登峰造極,所以就把她形象的稱作“尼羅河畔的妖婦”,也有稱作“曠世的性感妖婦”,“任性而不專情的女性”。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就是埃及版的武則天,靠著美色先後迷住兩位大帝,並且保住了埃及的地位。但是終究逃不過一死,縱觀其一生,真是“妖婦”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