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教拳不教劲!武的核心不是动作而是劲法,劲法的要义在这里

引言:中国武术种类繁多,不完全统计有完整训练体系的流派有两百多个。传统武术里有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心意拳等等,但是站桩是大多数武术采用的方法。大的门派像武当、少林寺等等,都有站桩功法。在所有的传统武术中,形意拳是其中独树一帜的拳种,其劲法凌厉,打法硬朗,难得的是上攻很快,有一年打死人之说,其体系完整,但动作简单,易学易练,深得众人的喜爱。这简单的招式后面蕴藏的了很多看不见的幸苦和练法。形意拳练的是劲,不是动作,动作知识皮毛,所以形意拳的练法,在动作的背后,是功夫,是劲力。形意拳首先是要练明劲,之后就是练暗劲。形意也罢,太极拳也罢,传统武术修炼大体需要经过四个阶段,修正身法,换劲,练劲,用劲。站桩,能解决修正身法和换劲的问题。三体式和五行拳解决练劲和用劲的问题。站桩的要领很多,但是最核心的就是身法,很多人不懂,有些人懂但是没有足够的重视。所以站桩不能出好的效果,有些人会站桩站的腰疼。

教拳不教功,讲招不教劲。

1. 内家尙劲不尙招,尙意不尙力。

尙劲,形意之硬打硬进无遮拦是也,硬非拳头硬,劲硬是也(指骨劲、根劲这个层面的劲)。

内家不练力也是误解。

其实内家外家都不练拙力、局部力、练的都是整体力、协调力。

教拳不教劲!武的核心不是动作而是劲法,劲法的要义在这里

力练好练整了就出所谓的内力内劲。一胆二力三功夫很有道理。狭义的力指拙力不可取,广义的力同劲。

肩紧力出,肩松劲达,太极拳讲用意不用力,不是绝对不用力,用意不用力的力指的是不用拙笨之力。

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人离不开地球的重力,武技所能用的主要是地球的反作用力,所发之力绝对来源于自己的肌肉,太极拳的修炼就是最大程度调动更多的有效肌肉群参与发力,而与此同时又更大程度的让不参与发力的肌肉群充分的放松,这是很难的,所以太极拳难练。

练得是整体协调力,协调肌肉,如腹肌、背肌、臀大肌等等来参与发力的能力,练好了才是内力。

事物的两个方面——阴阳、矛盾,只有更好的了解掌握才有助于提高。

连用力都做不好,不要奢谈不用力;连顶劲都不到位、做不充分,不要说不顶;连丢都丢不利落如何去做到不丢,只有从顶得住丢的开做起才有可能做到不丢不顶。这些是太极拳人最容易忽略的。

四两拨千斤要从千斤力练起才是正途,我辈切不可舍本逐末,误入空谈、妄想、妄练、自我陶醉、麻醉的歧途。

2. 练劲第一要务为松柔,简单的说,松是基础,没有松就没有整。

松在内家拳有三关,一肩,二腰、三胯,很多人一辈子连第一关都过不了。

拳谱云:“肩紧力出(拙力僵劲)肩松劲达(初步的整劲刚劲)”应深体会之,免得徒误光阴。

松肩往往成为练拳路上的第一个拦路虎,许多人终生难过此关,的的确确很难过。

有时快时能松,慢了未必能松(练形意感受),有时慢了能松快了未必松(练太极感受),平时能松对阵搭手未必能松。

以上种种不能随时随地做到的松都是假松。

3、劲之进阶步骤,松柔出劲,肩松先出鞭子劲。

松柔尙不够,加沉才出整劲,整劲仍不够,加合才是刚劲,加速度才出寸劲爆发劲。

4、太极找形意劲,形意找太极劲。

练太极、形意过程不大一样,结果是相通的。

有松不一定能整,练太极拳即便松了,也不一定能发整劲(松了后发整劲,只是方式方法的问题,单练太极,无明师指导,很难会发劲),但是能发整劲,一定是松了,否则整劲是出不来的。

发整劲,形意相对来说上身快点;松肩、腰、胯太极相对来说上身快一点。

教拳不教劲!武的核心不是动作而是劲法,劲法的要义在这里

5. 懂劲之劲为何(沾粘连随不丢顶在此不谈)?

为冷、弹、脆、快、硬,惊、崩、抖、颤、 绝。

冷快言其突然,拳打不知之意;弹指压而后发之意;脆言其骤发骤收;惊指迅雷不及掩耳使敌呆若木鸡也;崩直也,类崩拳劲,轨迹如子弹;抖颤上下前后左右之意(谚云百练不如一走,百走不如一抖,乃八卦绝技);绝,抖绝之意爆炸之意,四面八方莫可当,形意最高境界之劲。

发劲为复合劲,一发诸劲皆含。

练如杨柳扶风,用如惊涛拍岸。

想想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这种现代很多人难以理解的深邃,被肤浅的认为落后!由中医及武术,我心痛哉!很多习武的人,对传统武术莫名爱好,但却缺少明师指引,难以客观正确的认识武术,即便是自己修炼,由于中国传统武术自带文化属性,很多地方很多窍要,非指点无法突破。正因为传武的误解泛滥,急需拨乱反正,我师兄应众人邀请,提笔著书,成《传统武术答疑解惑录》一书,广传武术思想,点破修炼窍要,为光大爱好者答疑解惑,帮助光大爱好者了解武术,练习武术,其拳拳之心实为我等钦佩!师兄常说,虽水平有限,但愿做法布施,以弘武道。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有缘得见者,望惜缘!

如果真喜欢武术的话,建议大家站桩,练练桩功。这是现在很多人都验证过的,比较认可的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无极桩修正身法,混元桩进行换劲,然后三体式或者太极拳套路练劲,经过进一步练劲用劲,效果非常显著。

教拳不教劲!武的核心不是动作而是劲法,劲法的要义在这里

教拳不教劲!武的核心不是动作而是劲法,劲法的要义在这里

教拳不教劲!武的核心不是动作而是劲法,劲法的要义在这里

教拳不教劲!武的核心不是动作而是劲法,劲法的要义在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