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为什么高中学习差的学生大专毕业后都去当小学老师了?

走着走着回忆都淡了80311661


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题主这么“鄙视”老师,但是这种“鄙视”,一定会给你的孩子带来很坏的影响,因为大家都知道尊师重教的意义!

首先,当老师的都是学习差的吗?学习差的都去当老师了吗?这显然是不合理、不负责的说法!中国五大师范院校的高考分数都不低这是事实吧?也许学习好的很少有去当老师的,这还可以理解;但是学习差的肯定是当不了老师的。想想当初我们的高中同学,真正当老师的,都是学习比较扎实的同学,其中也不乏非常优秀的学生,即便这部分同学成绩不优秀,但是他们扎实的作风,对于从事教育还是非常适合的!

其次,英雄不问出处!以前好不代表以后好;学历不代表实力,更不代表态度!没有必要问在意人家是什么大学毕业的,只要人家有能力把这个班级带好,就值得你去尊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你持这种“唯出身论”的论调,我认为:越是英雄或者成功人士,如果它的出身起点很低,反而更能证明他的卓越才能和领导力,越值得尊重!

最后,如果你看不起老师,受害的会是你自己!因为你的想法和看法,会自觉不自觉的影响到你的孩子,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发现,优秀的学生,背后都有一个尊重老师的家长。

老师承担着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但是需要明白教好下一代的,不只是老师!


赢在高三


这个问题刚好可以回答。堂弟就是小学老师。和我同一届毕业,他大专,我本科。堂弟,大专读的是师范,计算机技术吧。出来自动就会有教师资格证,可以教小学计算机。如果想要教别的,比如语文,数学,还是要重新考教师资格证的。然后有教师资格证才可以去应聘老师,再考国编。

大专出来也只能教小学。至于专升本以后得事情。我也不清楚。堂弟没有升。对于这个事情,我也是很惊讶的,毕竟他从小成绩就不好,还成了老师,我也常常笑话他。但是,其实小学的课程,大专还是完全可以应付的。毕竟小学和初中都属于很容易的。

而且为人师表以后,堂弟还是看着像个老师的。但是确实很多学校风气不好,回扣很多。我所知道我堂弟是,买一本书全班的提成700-800。这个也和他没关系,因为每个老师都有。商家自动送的。所以这个不评价,不是一天两天的。其实,如果真的品行太差,也没有学校要。毕竟现在老师多的去啦。本科都可以考教师资格证呀,我同学也很多考了初中和高中老师的。所以,还是看有没有学校要的。

网友二:

这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值得国人深思!过去社会上有一句流行语:学习不好当教师,教书不好当校长。这句话的后半句可以这样理解(当然我们尽可能乐观地去看问题,其他理解就留待读者自己揣摩),每个人各方面的能力各有偏差,或者也叫术业有专攻,因此有人善于埋头教学,有人长于总体把握;有人宜于冲锋陷阵,有人适于运筹帷幄。

这样想来,这句话也是极有道理的。而前半句话,则意思太明朗,实在没有想到一个更好更委婉的解释,只能实话实说:教师地位低,或者教师行业加入门槛低,不好好学习,就只能委曲求全做教师。这句话听来好笑,但却真真切切反映了一个现实问题:首先就是优秀的人才不屑做教师。

网友三:

我的第一句是,你行你上啊。

其次,成绩不好,不等于教学能力差好吗?成绩好了,也不等于教学能力强,这二者虽然有一定的共同性,但其实还是是两码事的。而且,成绩差不等于不努力,不能就用一个成绩差,否定掉所有的人,成绩只是一个人能力的一面而已。上完大专,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师范学习,只要真的认真对待工作,愿意去钻研,在教学上,也能中规中矩甚至有所突破的。

所以,看老师不能只是简单看学历,更应该看的是这个老师在教学工作的能力,如果教学能力真的不行,那吐槽甚至去找校长投诉都可以。如果教学能力可以,也能教好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做老师。我的高中同学有考取专科的,到了大学特别努力,专升本了,现在也是老师,而且做得还不错,甚至比一些原本直接是本科生的还做得好。为什么呢,因为人家在大学的时候,知道努力啊。

网友四:

我觉得这样的老师很难教好下一代!因为当今年代考个大专的大多是不学习不努力的孩子,试想,那些平日里学习态度不端正或学习习惯很差(不自律)或智力低下的孩子能胜任教师职务吗?念个大专就真的能改变他们吗?现在的大多数大专就是学渣集中营,就不要奢谈良好的学风了,教学上也是敷衍塞责,学不到什么东西的,大专的师范教育与实践是脱节的!

当然,也有极少数觉悟的大专生能逆境中崛起的,不过是极少数,大多数还是学渣!现在教育上缺人,特别是农村偏远,本科生不愿意报考,他们的教学起点是初中,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教育部门只能选择这样的大专生去农村小学,这是别无选择,总比没有强!苦的还是农村的教育!唉,又要戳伤大专生的玻璃心了。

网友五:

我其实一直都在想这问题,教育系统和医疗系统大多是学习不太好的,这点从师范和医学院的重点院校能看出来,数量太少。

有人说学习成绩好的当不了老师,因为他们学习能力天赋不能理解广大普通学生学习的痛苦,但他们也理解不了天赋到底有多牛逼。更不知道怎么发掘天赋。但是教育是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如果学校满足不了,家庭教育一定要补上。能选择师范的经过多年训练,我想能力不成问题,但创造力可能会差很多,个性也不够鲜明。

网友六:

有认识的一个姑娘,小学和中学学习并不出色,可是人家大学毕业以后,以前几名的成绩考入了地方小学,教学半年,由于教学成绩出色调去初中,特别声明,姑娘家里没有门路,完全靠自己!这说明什么,人家后来努力,真的,文凭并不完全代表一个人的能力!人家就是吃教师这碗饭的!


英文主播皮卡丘


很久以前应该是这样的,但是如今已经今非昔比,随着社会各界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小学幼儿园都要求必须是本科以上毕业。

以前由于老师比较缺乏,所以对老师的要求不是特别高,记得当初我们有一个初中同学,因为学习不好,没能考上高中,所以初中毕业之后就去上了一个师范院校,中专,上了五年之后,就被分配到我们县里的一所初中执教,像我们这样上了四年的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就和那个同学成为了同事。虽然心理上感到有些不公平,但是在经验上,他的经验比我丰富得多。



但像如今大学本科毕业之后的一些师范生,大部分都被新分配到了乡镇支教 ,然后通过一些考试才能考到县城的学校。所以说,如今社会各界,对老师的要求特别高,老师这一职业也不是很好做的。


饕餮视听


第一直觉,题主应该属于高中时学习好的优秀学生的群体,至少,题主自己是这样认为的,他在拷问学习差的学生,显然他自己是学习好的学生,请恕我直言,从题主的语言表述能力来看,我还真看不出题主具备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资格, 因为你的语言表述非常不严密!

我们把表示疑问的疑问词“为什么”去掉,先把疑问句变成一个表示某种事实的陈述句,那就是“高中学习差的学生大专毕业后都去当小学老师了”,注意,您使用了表示全部范围的“都”字,那么,在您看来那些高中学习差的学生大专毕业后都去当小学老师了,他们就没有可能有部分人去从事其他行业吗?是什么权威机构统计的数据让您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亦或是,您想表述的是,高中学习差的学生大专毕业后都去当小学老师了,而大专毕业后从事其他行业的学生都是高中时学习好的学生?同样都是考上的大专,他们在高中时学习有那么大的差别吗?

之所以这样分析,是因为从题主的提问与描述来看,已经戴上有色眼镜来看待那些小学老师了:

1.你首先把他们界定为学习差的那个群体;而且是双重差,高中时学习差,在读大专的群体中也差,如果仅仅是说高中学习差尚可以理解,双差就明显带有歧视的意味了。如果您没有这个意思,对不起,只能说明你您高中也未必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至少您的语文水平很一般。

2.在描述中您已经明确的表示“能教好我们的下一代吗?”不信任的心态已经表露无遗。

好,现在再来回答您带有歧视色彩的提问:

1.大专毕业的学生,如果有意愿从事基础教育行业,就只能先做小学老师,因为现在对老师的学历要求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中学教师必须是本科以上学历。尤其是市直属学校、省示范校,学历要求更加严格。

2.理论上来说,专科毕业的学生是可以教好小学生的。因为小学学段,知识的含量有限,专科所接受的教育,已经足以满足小学生的文化需求。之所以说是理论上可以教好,是因为还要看这些专科生的教育教学的专业技能如何。

3.您对自己下一代教育的担心可以理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人之常情,最好的方法是积极配合老师,把您优秀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相信您的下一代就一定出类拔萃。歧视与质疑,毫无意义。


王老师教育新视界


我的第一句是,你行你上啊。

其次,成绩不好,不等于教学能力差好吗?成绩好了,也不等于教学能力强,这二者虽然有一定的共同性,但其实还是是两码事的。

而且,成绩差不等于不努力,不能就用一个成绩差,否定掉所有的人,成绩只是一个人能力的一面而已。上完大专,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师范学习,只要真的认真对待工作,愿意去钻研,在教学上,也能中规中矩甚至有所突破的。

所以,看老师不能只是简单看学历,更应该看的是这个老师在教学工作的能力,如果教学能力真的不行,那吐槽甚至去找校长投诉都可以。如果教学能力可以,也能教好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做老师。

我的高中同学有考取专科的,到了大学特别努力,专升本了,现在也是老师,而且做得还不错,甚至比一些原本直接是本科生的还做得好。为什么呢,因为人家在大学的时候,知道努力啊。

请记住,也许,大专老师学历低。但真的不代表别人的教学能力低。很多老教师还只是那种初中毕业去读师范的呢,学历更低,但人家的教学能力呢。

最后,容我吐槽一下,成绩好的都去大城市,读更高新更厉害的专业做更好的工作去了,不愿意选择做老师的,因为老师又清贫还有道德绑架又厉害。


大雄老师


我来说说我在一线看到的情况:

1.一般情况下,非重点城市、重点小学在招聘老师的过程中要求会稍微低一些,师范专业毕业的本科生(一些紧俏专业的专科生)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考试被录取,解决编制问题。

2.一般老师都是专业对口,甚至几十年教书翻来覆去都是那几本教材,以高中数学为例,如果一位老师从高一开始跟到高三,在这三年期间努力、认真、刻苦的研究教学和历年的高考真题,这位老师就非常有可能成为地方/学校的名师。然后反反复复的三年又三年,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就自然水涨船高。

3.应试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只要老师用心,谈不上老师的能力行还是不行,只有孩子在学校认真听讲,家长足够配合老师的教学任务,孩子学习成绩是没问题的。

问题在哪里呢?

1.一般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高校录取时,分数比一些重点大学要低不少,也就是说在应试教育阶段,这部分老师的学习能力并不是特别突出。

2.一般师范专业的老师因为专业的局限,会陷入在某个专业的领域中,而且是相对粗线条的专业知识领域,知识的拓展能力不一定很强,全面的跨界给孩子全面知识面的能力不够突出(不是说老师的素质不够高),而是数学老师大部分只能教数学,语文老师只能教语文,这样的教育环境就很难找到综合能力突出和强的老师,就算是某个领域的名师,也很难做到这一点。

所以,现实摆在眼前,家长如果希望孩子应试阶段能有突出的表现,就不要质疑老师,他们具有足够强悍的专业教学能力(一本书或者几本书,研究好多年,有什么吃不透的?)

但是如果想要孩子全面的知识和体系结构能力的输入,这就需要家长自己下功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九斗学生心理


我看很多人认为那些高中学习差大专毕业的学生去教小学生也不错,在许多人的意识里,小学教的那点知识不要说大专生,就算是高中生去教都绰绰有余,以前没有像现在这么多的大学生,在一些小城市,能有高中生或者师范生教小学就不错啦。




但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你知道北京一些优秀的学校小学初中老师的学历都是什么吗?是硕士和博士。



单纯从讲解知识的角度看,硕士教小学生和大专生教小学区别不大,毕竟大家都是用的一样的教材,教的一样的知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正常情况下,硕士博士的知识面和思维方式,包括思想深度要比大专生好的多,这种差别虽然在教的内容上体现不出来,但是却会体现在教学方式上。



学历高的老师有可能讲课更生动一些,能把课讲的深入浅出,能用孩子更容易懂的语言传递给孩子。也恰恰是这些看不见的教育方式极大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兴趣。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也只有北京的小学才能吸引到那么高学历的人去当老师,在大多数四线以下的城市,有本科生当老师就不错了,因为现在不像以前就业机会特别少,显得老师这个职业收入高,稳定还轻松,特别受人尊敬,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老师的收入有的还没有进厂打工的人工资高,这种情况下又怎么能招到高学历优秀的老师呢?


超级女儿奴


这个问题不具备代表性,前后也不具有必要联系,这个问题存在对教师的嘲讽。


当下很多人这样教育孩子:学习不好以后你就得去当老师,遇到跟你一样的学生。当下教师的工资收入低、社会地位低,教师问题敏感,甚至被扭曲指代。

教师承担着社会发展的未来,需要社会正视教师职业,尊重教育工作者。

◆高中学习差–如何定义“差”呢?

“天生我材必有用”,社会各行各业需要不同的人才,不能用分数来界定一个学生的优劣。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分析,每个学生都有一项或两项特长,家长和教师应该注重发现、鼓励、开发孩子的独特特长,重视因材施教,培养出有个性,能创造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小学教师学历构成

教师资格证考试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小学、初中、高中对学历的要求依次递增),对专业和年龄没有硬性要求。在各地教育部门发布社会招考信息时也是对不同学段报考教师的学历做不同的要求,学前和小学多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即可报考。所以,在职业选择过程中会被市场灵活划分了学历。

◆国家对教育的政策倾斜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地区差异,教育资源配备不均,国家为了拉近教育上的贫富差距,加大教育资源落后地区的政策倾斜。除此,国家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设部署六所师范高校,免费培养社会教育工作者,出台“特殊岗位”计划,将教育资源引向农村地区,扩大教育资源共享的影响面。


广土湘


现实还真是这么回事,高中学习差的学生,考不上名校,能力有限,只能去当小学教师了。

也就是现在小学教师的现状,有学习好的,也是暂时在这里,等待跳槽。

初中学习不好的就去做幼儿老师了,也就是幼儿园老师教孩子,汉语拼音不会,汉字笔画不会,只会化妆,希望国家能够调高幼儿园老师和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的工资,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送进学校。


王大妞看世界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要求老师的素质也在不断的提升,要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的学识和仁爱之心。学生时代的学习成绩,并不能代表工作之后的具体表现。确实曾经小学老师要求大专以上文化学历,具有教师资格证,是师范类专业毕业的学生都可以进入小学校门,但一定是学习扎实的,就良好素质基础的,并且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一、英雄不问出处。


学历很重要,但是不能凭着学历来衡量一个人的工作能力,而是要看在工作中的表现。习总书记指出好老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要求老师首先是一位优秀的人,让优秀的教师培养优秀的学生。好老师要能够教书育人,并具有本学科专业的知识和素养,同时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发展水平,要能够因材施教。所以教师要时刻跟上时代的步伐,要不断的去学习,让源头活水涓涓流淌。评价一个老师有很多的标准,但不曾有一个标准提到老师的高中学习成绩。


二、努力比成绩更重要。


俗话说过程比结果重要,其实努力比成绩更重要。能够成为一名教师,一定是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教学能力。在工作中能够钻研业务,认真的对待教育教学工作。高中时代也许学习成绩并不出众,但工作后能够努力的学习本学科的知识,能够加强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提高教书育人的素养,也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好老师。


三、亲其师,才能重其道。


尊师重道是一个更古不变的话题,所以整个社会要在思想上尊重教师,尊重教师对学生的付出,尊重教师的努力,尊重教师的教育教学。才能够让学生能够,信服教师尊重教师,所谓亲其师重其道。作为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业道德,能够让学生信服,你自己量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