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2018年該不該買房?

瘋癲冬瓜


買不買房要結合市場上發生的事情來定,最近影響比較大的事件就是債務危機,有的人問了這也與買房有關?是的,先聽我慢慢分析!

最近浙江盾安現450億流動性危機的事件引起大家廣泛關注,這家企業曾連續9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去年這家公司營業收入還超過500億,如今面臨的問題讓大家聯想到中國企業整體的債務風險。

咱們把目光放到全國,過去3年債務違約金額分別是2015年126億,2016年是237億,2017年是392億,違約金額呈現逐漸遞增的態勢。今年前4個月,違約金額超過130億,超過2015年總和。

2011年開始中國的企業就出現了這樣的隱憂,那個時候儘管印的錢不少,但並沒有起到促進經濟增長的目的,前期通過貸款投入的資金已經越來越不能達到原先預想的效益,我們稱為經濟鈍化。這樣問題就來了,如果不繼續印鈔,企業就沒錢投資,經濟增長放緩,企業更加無力償還前期銀行貸款,結果不是企業破產就是銀行壞賬,錢收不回來。

怎麼辦?如果允許企業破產那麼大量的人員就會失業,社會不安,如果是銀行倒閉,就會引發系統性風險。所以只能繼續印鈔,市場上的錢越來越多,過量的貨幣由於沒有更好的投資去向只能湧向房地產領域,房價大漲,而接盤的則是居民部門。

數據顯示,2007年末中國的住戶貸款餘額是5.07萬億,2017年末則上升到了50.5萬億,增長了將近7倍。

也就是說這些年中國債務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從企業以及政府部門轉移到了居民部門。為了方便理解,我們稍把這句話改裝一下,那就是中國經濟增長動力轉換過程是這樣的“企業部門(2001-2011年)—政府部門(2011年-2016年)—居民部門(2009年至今”。

在經濟增長的三大動力轉換過程中,雖然經濟仍然能保持中高速增長,可三大部門的債務率快速做大,槓桿高企。根據海通證券的統計,截止17年9月,居民負債為44萬億,企業負債為104.7萬億,政府部門負債為46.7萬億;截止2016年,我國政府、居民和非金融企業部門的槓桿率分別為46%、50.6%和141%。總槓桿從10年的177.8%上升到16年的237.6%。

槓桿率是債務和GDP的比率,237.6%的槓桿率意味著中國人連續兩年不吃不喝才能還完欠下的債,債務越做越大,理論上說如果超過某個臨界點,而收入跟不上,存在破產的可能性,所以必然要降槓桿。

2016年底國家開始提出要去槓桿,尤其是金融領域的槓桿,所以我們看到,2017年開始中國的M2(印鈔)增速從原來的兩位數以上降到當年的個位數,結果就是市場上的貨幣增速不斷放慢,企業或地方政府借錢不再那麼任性,以錢炒錢的模式越來越難以複製,這是2017年金融市場發生的最大變化。

進入2018年伴隨著金融領域的不斷去槓桿,則會不斷倒逼實體經濟去槓桿,因為你沒錢玩不轉。細數一下你會發現,今年已經批准有13個城市不能修地鐵,以及上面的企業債務違約是不是印證了這點?

國家年初提出爭取用3年左右時間,使宏觀槓桿率得到有效控制,也就是債務率,怎麼降?首要是降低企業槓桿,因為它最大。一是要限制企業過度貸款,過度借錢。二是給企業創造更多融資渠道,比如股權融資,這是一種不用還錢的融資方式,既不用增加企業債務,又可以籌集資金。三是繼續轉移企業部門債務。

過去10年我們居民部門的債務率增長了近7倍,是相當快的,目前的槓桿率是60%左右,發達國家的水平在75%左右,還有一定的空間。

對於居民部門債務率一般的表態是防止增長過快的風險,注意到了嗎?

居民部門槓桿率——防止增長過快

企業部門槓桿率——有效控制。

也就是說居民部門槓桿率還可以上升,但不能增長太快,對應的就是現在房價還沒見頂,但不能上漲得太快。因此2018年應該是剛需買房的機會!


小白讀財經


你好,我是專業從事從產測繪工作的,也是一位頭條號的作者

對於2018年的樓市我也在個人的文章當中做出了一些自己的預測。有興趣可以看一下。

其實,很多人會說今年又是樓市調控的一年,但是去年,前年也是啊,其實樓市的調控需要一個過程,具體的時間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看著這幾年的房價走勢,開發商高漲的開發熱情,必定這幾年間不會出現房價的大幅回落,相比之下只有二手房的微降。

二手房的交易價格的下降很大程度都是取決於炒房者的時代漸漸過去,也不得不說和國家的調控有很大關係,造成炒房者急於出手房產,才造成了價格的下降。

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逐年上漲的土地出讓面積和價格都表現出開發商拿地的積極性,這也恰好說明民眾的購房熱情未減,需求量還在。所以想看到房價在這幾年下降,機會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們再說說國家的調控,這些政策大多都是針對炒房者的,對於購買首套房的剛需來說沒有太大影響,但是上調的首付款和貸款利率也增加了購房的成本。如果我們一味的期盼著調控能將房價降下來,還需要時間的累積。畢竟想要真正的做好調控就要全方位的進行圍堵。這樣也會傷及普通購房者,所以2018年有需求的還是照常買房,有時間和財力觀望的可以保持觀望。但是不要太過樂觀,因為順著趨勢,房價還會逐漸有上漲的機會的。


房產老J


這還是一個問題?

稍微有點智商的就該知道買。你自己想不明白找想的明白的人啊,周圍的人都想不明白,去看身邊的有錢人啊。如果身邊都是沒錢的人,估計都是沒買房子的。這傢伙這邏輯,不買的都窮!!!

如果你幾套了,又沒票了,別買了。如果有更好的投資也別買了。如果有錢沒地方放,還是去買吧

如果你一套都沒有,你不買就是作死,今天不死,明天社會被社會碾死。

如果你有幾套了,你肯定也自行嚐到甜頭了,我讓你不買,你會不買嘛?

樓市有風險,相對於錢的必然貶值來說,這點風險估計不上算。房價還差的遠,走著瞧吧,一條唱衰,忽悠人呢。

有個笑話是:新聞讓你別做的,你使勁做。

有好的不買差的,位置,位置,位置!!!!


生肖屬嗝拐兒


現在凡是有房的人、早早上了樓市這個車的人,都在嚷著買買買,所以你再提問估計得到的結論還是買。經濟規律從來都是一成不變的相似,往往趨勢為大多數人所認可的時候,製造趨勢一方才算是獲利、才願意出局。而目前的趨勢,似乎更多的人已經不會相信房價不會跌,或者房價會永遠大幅度漲下去,這種現象本身就說明房價的拐點將至。但是市場是隨機應變的,實在難以精準的預測趨勢。如果你是投資,建議你不要入手,因為這一波購買力已經充分消耗,而這一波之後,樓市乃至國家經濟、社會形勢已經與至前大不相同,房地產投資的收益可能遠遠小於其他方式的投資。如果你是剛需,根據自己所面臨的實際狀況決定吧,畢竟房子是生活的一部分,應當以自己的人生大局來確定是否買房。總是會有足夠的剛需被收割了一切才會有所轉變,在資本社會里邊,這一點也是有幾分無奈的。


shfdczj


該買不買房要根據不同情況而定。2018年肯定是很特別的一年,國家針對房子出了很多政策,而這些調控政策與以往的大不一樣。但是準備很久的剛需者你沒有房子,不管房價高低你都是用來住的,你不買不行,更何況你又不變現。投資者在2018年不會輕易出手。這麼多年房價一直漲精明的投資者早己盆滿缽滿。2018年註定不平“房”的一年。


冰花浪漫


適不適合以購房者承受力來衡量,如果房價遠遠超出購房者本身的承受能力,那永遠不適合買房。再加之銀行不斷加息上浮利率,更增加購房成本,對大批工薪階層購房者來說無疑壓力山大。從目前並沒有太多回落的高房價,以及國家政策調控收緊及銀行不斷加息等條件來看,2018都不適合買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