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我們要怎樣愈療自己內心的創傷?

梨花盛世


在漫長的人生裡,我們都會遭遇大大小小的創傷。有些是突然發生的,比如親友的突然離世;有些是長期積累的,比如來自父母、親人的忽視;有些是可以隨風而逝的,有些卻藏在了甚至深深地刻在了我們的心底,讓我們在獨處時,在深夜裡,都要花時間和精力去舔舐傷口、一點一點地修復它。

如果你想療愈創傷,我可以給你一些建議。

首先,哀悼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式,也是必須經過的過程。

哈佛醫學院教授William Worden提出哀悼應該分為四步:

1. 接受失去的事實

你要先正視事實,正視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2. 經受失去的痛苦

你要接受這必經的痛苦,不能逃避,即使現在逃避,該有的痛苦還是會有,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3. 重新適應那些東西或人不存在的新環境

4.將能量投注在其他方面的新環境上

在這哀悼的4部曲中,最重要的是要重新建立新的安全感。人感到安全,是有效治療的基礎。比如,一個人從小被自己的父母拋棄,那麼他從小便會感受到強烈 的不安全感,在和朋友甚至和戀人的交往過程中,他的心理、潛意識裡都會有一種被拋棄的不安全感,那麼他便需要在心理上感受到安全。如果一個女人之前有被家暴的經歷,那麼她便需要感受到自己身體的安全、不會被侵害。

一旦他們感受到了安全(包括身體和心理上的安全),療愈便初步完成了。安全的他們,不會再害怕提起之前的傷害,那些東西已經影響不到她的內心,只是一段被拋在了身後和回憶裡的往事雲煙。

除了上面講的,下面有一些更具體的建議,可以幫助你在更好的修復創傷、建立平衡健康的生活。

1. 愛護自己的身體

保持充足的睡眠、營養,堅持運動、喝水,健康生活

2. 感受自己的精神

要定時的去和自己對話,可以通過冥想、寫日記等形式

3.培養積極的心態和信念

有句話叫:你相信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所以,保持積極的心態,你就會收穫越來越多積極的時刻和人生。

4. 多和家人朋友接觸,獲取支持

有的時候,我們自身還是脆弱的,如果能夠有家庭的支持,我們會更有信心和力量去向前走。


願你早日走出創傷,心裡充滿陽光!


心之助盧悅


如果有心理創傷,應該第一時間去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師幫助,因為心理創傷的修復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如果沒有諮詢師的幫助,而冒險去觸碰那些無法癒合的傷口,無異於傷口上撒鹽。

之所以形成心理創傷,是因為:事件激起了無助感與恐懼感,一般情況下,人們在面對危險的時候,會有一個很複雜的反應系統,如果這些反應行動無法應對的時候,就會感到無助與恐懼,這樣就會形成創傷。可以簡單的理解,創傷就是:事件的衝擊,超出了當時的承受能力,但這種感受卻一直留存在了當時。

一般在面對心理創傷的時候,人們需要回到當時無助與恐懼的感受中去,而這兩種感受正是當時需要逃避的,所以即使現在有能力去處理這些創傷,人們也不會輕易的去碰觸,除非是在諮詢師的幫助下去處理這些。

在處理心理創傷之初,是需要藉助諮詢師的自我力量來去開啟這扇塵封的大門,因為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去碰觸。經過慢慢的諮詢之後,求助者就可以慢慢依靠自己的力量去面對這些創傷,通過現在的“我”去處理以前的“我”,這個處理過程可能需要反覆不斷的去觸碰、去體驗到無助與恐懼,但最終會慢慢的修復以前的創傷。

創傷的修復可以看做是穿越時空的拯救,是現在的“我”去穿越拯救以前的“我”。


心理學充電時間


創傷事件對情緒或軀體通常持續幾天到幾個月,然後就會逐漸消退。但可能在以後遇到一些激發事件時還會再次出現類似的困擾。所以,如果你感到自己無法應對或症狀沒有緩解,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1. 動起來

經歷創傷事件會打破體內的自然平衡狀態,讓你處於極度焦慮或恐懼中,運動除了讓你燃燒腎上腺素和釋放內啡肽,還可以幫助修復神經系統。所以嘗試每天規律運動半小時,並且可以增加一些冥想練習,感受身體的律動,有助於恢復身體平衡。

 2. 與他人保持連接

不要單獨待著,儘量與朋友、家人多多傾訴,向他們尋求支持。也可以多參加一般的社交活動,交新朋友。保持正常的交往非常重要。

 3. 調節你的神經系統

不管你有多麼焦慮不安或感到多麼失控,你要相信自己可以平靜下來,敢於去感受。練習正念呼吸等放鬆練習,或者關注讓自己感受好一些的事物、寵物、聽音樂等等。

 4. 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的應對創傷壓力。所以要保證自己充足的睡眠,避免暴飲暴食。

 5. 尋求專業幫助

如果你發現自己做了很多調整仍然沒辦法正常的學習,或者仍舊感到痛苦,甚至有消極的念頭,請家長陪同自己去看精神科醫生或心理諮詢專業人員。


鵜鶘心理


內心的創傷是什麼?

可以用現在流行的詞來說:喪。

朋友之間聊天都常常說,最近好喪啊,沒心思上班。

有沒有發現,大家如果感覺沮喪啊,無助啊,憂慮啊,緊張啊,實際上就是內心裡的消極情緒。美國的精神創傷專家勞拉·利皮斯基把這些消極情緒稱之為創傷,內心創傷。 這種內心的創傷會嚴重影響著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所以這位精神創傷專家以她在工作當實踐當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寫成了《治癒之書》這本指導我們應對心理創傷的秘籍。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學會創傷的自我管理和自我修復。

《治癒之書》的作者是來自美國的勞拉·利皮斯基,她是一位精神創傷專家、社會工作者、教育家、生活顧問。她創建了一所西班牙語小學,同時她還在學校給學生講授環境保護和社會正義的課程。

我們來說說《治癒之書》為什麼是心靈創傷的療愈秘籍。

這本書會告訴你,你的哪些看起來很喪的情緒或者行為是內在創傷?在創傷面前我們應該保持什麼態度?應該如何來管理這些創傷?創傷管理工作及其層次。

哪些情緒或行為算是內在創傷呢,諸如:無助和絕望、過度緊張、創造力減退、無法積極應對複雜局面、長期精神疲勞/身體不適、無法傾聽/刻意逃避、負疚感、恐懼心理、憤世嫉俗等等。


今天重點說說管理創傷的方法。

勞拉·利皮斯基將管理創傷的方法歸結為“五大方位理論”。這五大方位分別是:北、東、南、西、中。事實上這是一個類似指南針加上中心點的圓形理論。作者在書中解釋說,這一理論融合了亞洲、美洲乃至歐洲早期文明中所共有的思想。

(一)、北,北方代表著勇氣與智慧。從三個方面來剖析自己的內心,我為什麼要做正在做的事?創傷掌控對我來說重要嗎?這工作適合我嗎?通過這三個問題,我們可以更加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當前的選擇,我們什麼要從事目前的工作?它是否有助於管理創傷?這份工作是加劇了我們的消極情緒讓我們更加痛苦還是讓我們有勇氣面對和承認創傷。

(二)、東,東方代表真理的守護者,能量之源,所以這一步我們要找準重點。找到我們目前短期的、可實現的目標。並且為之制定計劃,或者學習一門語言,或者換一份新工作,或者搬到新家,等等。以此來激發對生活的深切渴望。

(三)、南,南方代表的是分享力,就是保持同情心和團隊意識。具體做法是,創建微文化圈,微文化圈通俗的說就是朋友圈、社團、親友會這類的團體,與團體成員傾訴、分享,共同進步。其次是保持對自己和他人的同情心,發現自己的可貴品質,面對不喜歡的人或事,不要帶有敵意,保持同情心。最後是為改變“大環境”努力做些什麼,“大環境”是指某家企業、公司、黨派、團體等等。充滿活力的工作、傳統正念思想。

(四)、西,西方代表的是力量和反省,找尋平衡。如何來找尋平生呢,首先是平衡工作和自我的關係,勞逸結合,讓工作更積極;其次是通過有意識的呼吸等方法來調節內心能量,用鍛鍊、唱歌、跳舞、散步等方式讓能量流動起來;還有就是心懷感恩,感恩那些幫助我們成長的人。

(五)、中,煥然一新。通過前面的四個方位的方法找到最真實的內心。然後 做好一天的計劃,每天培養正念時刻。

所以我們在陷入內在創傷情緒的時候可以積極面對、運用五大方位理論來自我分析、管理這些創傷,並進行自我修復、自我療愈。

我想堅持一生的確:讀書,寫字。——沙慄

沙慄


1.情緒感化

走出去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接觸更多的事物,讓其他的事物佔據自己的心靈,多接觸快樂的人和事,通過別人的情緒來感染自己,不要再停留在往日的煩惱,漫漫人生路,說不定下一秒就會有驚喜出現。

2.痛快發洩

想哭就哭出來,想鬧,想發洩,找個沒人地方大鬧,大喊。找個沒人的地方,把心中的不快都喊出來。或者繞著操場狂跑幾圈,如果有健身卡的話,可以多泡在健身房裡,讓淚水變成汗水蒸發出去。

3.心靈傾訴

有沒有發現,在很多時候,把自己心中的事向別人傾訴一下,就會感覺心情好很多。所以多找朋友聊天,找一個傾訴的對象,如果因為一些顧慮不想讓朋友知道,可以在網上找到一個平臺盡情傾訴,說出來會好受很多,說完之後再也不要去想,一切隨風而去,你的人生還要有很多事情要做。

4.寫情緒日記

試著養成寫日記的習慣,用文字來宣洩自己的痛苦,把自己心裡的想法都留在紙上,直面那些痛苦的經歷,不要一味地壓抑自己。等有一天你從這些痛苦中走出來了,再翻翻這些日記,你會發現曾經讓自己痛苦的事也都過去了,你也有了或多或少的成長。

最後我想推薦兩本治癒系的書

除了傳統的藥物和談話治療之外,本書提出了多個被證實有效的創新療法(包括神經反饋、正念、遊戲、瑜伽、眼動脫敏與再加工等),這些治療方式能提供新的身體體驗,消除創傷留下的無力、憤怒和崩潰的感覺。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射的結果。”書中講述瞭如何情緒控制,擺脫生活中負面情緒的支配。生活中會遇到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事,完全取決於自己,是自己創造了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環境以及生活狀態。


蘑古力裡的好多魚1


曾經為愛付出了一切,為了一句承諾讓自已變的很卑微。一次次的原諒換成了更大的傷害,可最後一次的目睹他下三流的樣子時,我才知這份愛付出了太多和不值。因為付出所以心疼,短時間好難走出,我選擇了獨處,在寂寞難耐中尋求一分屬於自己的孤獨,也是找回自我,現以心靜,如自己不能走出心魔,誰也不會給你一點自尊!



素顏21


| 以下來自我師父的《好好聽話》|


人的一生,會有種種的境遇,

或好或壞,榮辱得失,

一般人都是向外尋找原因,尋找規律,

好讓自己能夠順利過好自己的生活,

佛法則講,要向內找答案。

向外找,只能讓自己越來越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