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为什么印度人看起来非常的杂?有白的像欧洲的,有黑的像非洲的,也有像棕色人种的?

GunSir


印度既是宗教博物馆,又是人种博物馆;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首先是因为数千年来一拨又一拨外部侵略者从中亚、西亚入侵,最终定居南亚次大陆,而且建立发展了种姓制度以限制跨种姓通婚(实质是跨种族、跨民族通婚),使得各种族、民族未能完全融合为一;其次是欧洲殖民主义统治遗产。

印度本土民族基干可划分为雅利安、达罗毗荼两大流派,后者肤色较深,是南亚次大陆创建文明的最早原住民,目前主要聚居在南印度诸邦,包括泰米尔、泰卢固、坎拿达、马拉雅拉姆等民族,其中泰米尔、泰卢固、坎拿达、马拉雅拉姆4大达罗毗荼系民族占印度总人口近1/4。

雅利安人属于白人,大约公元前14世纪(时当中国商王朝、相当于盘庚迁殷时代)入侵印度,逐渐征服今日印度主体,建立发展了种姓制度,其后裔包括印度最大民族印度斯坦族等民族,聚居在北印度,构成今日印度的主体民族。



雅利安征服之后,印度又遭遇多次来自中亚、西亚的入侵征服,包括贵霜人、波斯人、白匈奴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等等,还有亚历山大率领的希腊人。除希腊人和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人外,多数外来征服者定居印度,繁衍生息,进一步增多了印度的人种、民族。

欧洲殖民主义统治给印度人种博物馆留下了两笔遗产:

第一笔遗产是把历史上印度本土王朝从未实施过任何有效统治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即雅鲁藏布江)以东地区纳入英属印度殖民地,并被独立后的印度继承,这片土地上的黄种人原住民“东喜马拉雅民族”也就成了印度国民,而这些民族本来与中国藏缅语族民族出于同源,语言风俗相同。在《大象之殇:从印度低烈度内战看新兴市场发展道路之争》一书第四章“印度政治统一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中,我对此有较详细记载分析。



第二笔遗产是把一部分非洲黑人带到了印度,定居下来,繁衍后代,直至今日。

至于欧洲人,留下来定居印度的为数不多。


梅新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答案很简单,绝大部分印度人是比较黑的。


这里面有天气的因素。因为印度很多地方比较炎热,同泰国、菲律宾差不多,日照强烈。

长期生活在这里,皮肤很容易被晒黑。

即便是北欧的白人生活在印度,时间久了也会变黑一些。

除了天气的因素以外,人种因素也是决定性的。

就比如中国人再怎么白,不可能比北欧日耳曼人白。

印度是一个人种的杂烩,肤色也是人种的一种表现。

印度的原住民,也就是贱民达罗毗荼人,很多属于黄种人,皮肤是黄色偏黑,很容易看得出。

除了达罗毗荼人以外,一度长期统治印度的是蒙古人,是黄种人。不过因为通婚和混血的影响,这些蒙古人有着明显的白人化,已经不是纯种的黄种人,但仍然有蒙古人种的特点。

他们的皮肤偏黑,但比黄种人要白。

但印度的主体民族,则多是雅利安人。这些主要来自于中亚的雅利安人也存在混血,但大体是黑发白种人。印度的雅利安人也分为很多民族和群体,但混血较少的族群肤色还是白皙的,略带棕黑而已。

我们在电影上看到的白皮肤印度美女,几乎都是雅利安人。

现实中,这些美女基本都是印度地位较高家庭的孩子,你在现实中根本看不到。

如果你去印度旅游,到处看到的都是黑妈妈的一片。

还是不能相信电影啊!


萨沙


答对了。印度除了被称为宗教博物馆,还有一个名字,人种博物馆。不过,你看到的大部分印度美女,尤其是宝莱坞的,都是白皮肤的。这其实反应印度人骨子里的倾向,以白为美,当然,这和种姓制度也有关系。婆罗门大部分都是白皮肤。

总体上,印度人的皮肤,从北到南,逐渐变深。皮肤最浅的印度人,大部分居住在克什米尔和旁遮普,尤其是后者,生产了大量的宝莱坞明星。皮肤最深的,当属泰米尔人,基本上和非洲居民差不多。此外,在印度东北的几个邦,他们大多是蒙古人种,基本上中国人没有太大差异。

今年印度政坛还闹出一个不大不小的风波。大概是今年3月,几位非洲学生在德里遭到当地人的攻击。这被非洲媒体报道,他们指责印度人搞种族歧视。印度的一位政客勇敢的站出来,说我们印度怎么会有种族歧视,你看那些南方人,和你们一样黑。如果我们搞种族歧视,他们就不会在印度存在了。然后,印度南方几个邦的人不干了。

先说雅利安人。公元前2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一度趁世界人种移动的风潮,分东西两个方向移动,一支由中亚进入欧洲,成为今天欧洲人的祖先;另一支则由中亚向南,越过兴都库什和喀喇昆仑两高原,居留在伊朗高原与印度,成了伊朗人和印度人的祖先。雅利安人是好战的游牧民族,进入印度后,同在此居住的达罗毗荼人时常发生激烈争斗,后来逐渐征服他们。达罗毗荼人大部分被赶往南方,一部则沦为奴隶。雅利安人便开始占据印度西北部印度河上游的旁遮普一带。后来,渐次向东发展,直至恒河上游地区。

被赶走的达罗毗荼人到了哪里呢?印度南方。包括喀拉拉邦、泰米尔邦、卡纳塔卡邦还有安得拉邦。相比印度北方平原地区,这地方都是丘陵,耕种条件差很多。

另外,东北邦的人,和缅甸接壤,他们的外形、皮肤和中国人很像,和我们一样,是蒙古人种。印度北部和东北部与亚洲内陆相连,因地理和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亚洲的蒙古人在不同时期,从北部和东北部地入南亚次大陆,构成了蒙古人在不同时期,从北部和东北部进入南亚次大陆。


胡剑龙





印度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葩,没有哪个国家的人种有印度这么杂乱不堪。历史上印度原住民都是黑色印度人(土著人),公元前白种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打跑土著人占据印度北部。13世纪蒙古人又攻入印度建立过莫卧儿王朝。有部分白种人和黄种人与土著黑人混血混没了。白种雅利安人在印度毕竟是少数,为保持自己的血统和统治权而建立种姓制度,这也是另一个形式的种族歧视,说白了看不起黑色土著人。另外历史上因为融合时间太短,印度还没有形成统一肤色和文化的大印度人种,所以才有了白种,棕色人种,黑色人种等万花筒式的奇观,称印度为人种博物馆名符其实。说印度人是白种人那是滑天下之大稽,少数白种人决定不了印度的肤色,那都是英国殖民者为方便统治印度,拉拢少数白人统治者而给予的白人称号。就印度白种人也比中国人黑了不少,印度的情况就象以前的南非,少数白人统治实质上就是一个亚洲黑人国家。


探客吧


首先来个引子,印欧语系假说的提出曾经让许多欧洲人认为印度人很多就是欧洲人的后代,印欧语假说最早源于18世纪英国的东方学者琼斯基于印度的梵语与欧州的拉丁语、希腊语的相似性而提出,19世纪被德国的一些语言学家称之为印度-日耳曼语系,20世纪德国种族主义流行,又出现了雅利安语系的说法。当时的许多欧洲民众都认为印度人特别是曾经说梵语的印度人就是欧洲人的后代。

印欧语系的说法最初只是一个基于经验归纳的假设,并没有直接的科学证据,但今年来欧洲一些学者进行的科学研究发现,印度部分族群与欧洲人确有亲缘关系。

实际上,印度历史就是一部外族入侵,然后融合,再入侵,再融合的历史,白色人种的希腊人到过印度(公元前330开始的亚历山大东征最远就到达国南亚次大陆,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许多将士留了下来,成了后来的巴克特里亚人,曾经长期统治印度),后来月氏人在印度推翻了巴克特里亚人的统治,建立了贵霜王朝,月氏人依然是白色人种,而印度本土就有土著人达罗毗荼人,达罗毗荼人偏黑,与白色人种通婚后,肤色进一步发生改变。蒙古人在16世纪至19世纪在印度也建立了长达300年的莫卧尔王朝,因而现今印度人的血液中甚至有蒙古人的血统和基因。19世纪中叶,英国人在印度建立殖民统治,期间也有通婚的现象发生,近年来甚至有消息传出英国的威廉王子都有印度血统。此外,经过学者的进一步考察,印度人的先祖还包括非洲黑人和澳大利亚土著,但是他们是经过自然迁徙到达印度大陆的。

从历史和语言的双重角度来梳理,就不难发现为什么印度人是一个人种的大熔炉,各种肤色都有了。


青年史学家


我在印度的时候,从南往北走了一遍,以往时常会在书上之类见到类似的听闻,到了当地之后,才深刻发现,这的确是非常令人感觉讶异的一个国家。

印度的宗教非常之多,这是世界闻名的了,可以说几乎我见到的每一个印度人都有着他们的宗教信仰,不管是信仰印度教,还是后面传入的伊斯兰教,还是最终辐射到整个东南亚东亚地区的佛教,还是其它诸如锡克教、耆那教等等,宗教之繁多,宗教文化之奇特,让我时常有大开眼界的感觉。

而这个特别的国家里,除了宗教是繁多的以外,人种也是非常多样化的。

印度人大部分给人的直观感觉,都是黑的,以至于不少人对于印度人的看法,会第一时间以为印度也是属于黑色人种国家,但是其实在印度里,有一大部分的人是白色人种。

印度实行了几千年的种姓制度,至今还牢牢刻在印度人民的骨子血液里头,几千年前,高鼻子白皮肤的雅利安人来到印度,成为了当地的高级种姓人氏,也因为此,印度人心目中,也是打从心底是以白为美,以黑为卑的。因为南方的那些低种姓的人氏,大部分都是低鼻梁黑皮肤的达罗毗荼人,这是属于社会最底层的人士,且由于时常劳作,外加上印度太阳毒辣,气温奇高,漫长的夏季里时常都是四十几度的高温,使得社会底层劳动人口的这一大部分,是肤色极其黝黑的。


上古天真


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研究发现,远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在印度河两岸出现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文明,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也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印度河文明,之后被南侵的雅利安人一直奴役了几千年,也就是被歧视的低种姓的人。

创造这个光辉文明的古人是什么样的呢?是黄种人还是黑人呢?跟哪些人种最近呢?这需要利用现代遗传学,研究他们的低种姓后代(印度低种姓的人往往长得比较黑)。根据人类基因组对比,低种姓的特征序列和印度的安达曼岛的土著最近;而安达曼岛的土著其实和中国人韩国人都不太远,都是亚洲血统,虽然外表长得更黑。

印度的安达曼岛的土著

网上一些谣言说安达曼岛的土著是黑人,这是完全错误的。参考论文:http://www.nature.com/ng/journal/v48/n9/full/ng.3621.html

上图是古代印度人的来源图。

之后雅利安人来了,虽然搞种族隔离和种族奴役,还是发生了混血。基因组研究表明,不同地方雅利安白人和亚洲土著有不同比例的混合;

本两图来自文章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93, 422–438, September 5, 2013。可见印度是混合人,印度人中两种成分并存,并从北向南雅利安成分大体递减。而两种人的混合时间,在文章里根据DNA证据的估计,为1,900 - 4,200 年前(与历史研究得出的年代比较类似)。另外地图上标明了各个人群的来源,可见印度人群的来源也很杂。

这还没完,之后穆斯林和突厥化的蒙古人又多次征服印度(尤其是北部),虽然没有换种,但是导致北部和南部产生文化的差异。最后在形成了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印度等国家。(本来印度在历史上就很少统一,无论民族、文化、宗教还是语言,各地区差异很大,所以分裂毫不奇怪,参考上面的地图)


司大勇


印度古文明曾经被外来文明入侵过多次:外来文明最多的就是欧洲人。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这种文明下,使得印度人肤色多种多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低种姓都是深肤色人种,高种姓都是白色人种。事实上,高种姓也有深肤色、低种姓也有白色人种。因为外来文明要在当代落地生根,就必须依赖当地人,所以一些本土势力较雄厚者也被拉入了统治阶层;而一些较早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则由于时间的推移,慢慢堕落,也被后来入侵的白人打压,成了低种姓。


欲云谈史论今


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混有澳大利亚人种成分。一般认为印度斯坦人主要是公元前14世纪左右迁入的古代雅利安游牧部落与当地达罗毗荼人的混血后裔,故有人称之为“雅利安-达罗毗荼人”。肤色从浅褐至黑色都有,其中上层较白,下层较黑。\n印度人是何人种\n首先,从身体外表特征看,印度人肤色表现黝黑。从这一表象看,很多人认为印度人是黑种人。然而划分人种的外表特征除肤色、头发形状、面部等特征外,还有其他许多主要依据,如骨骼。骨骼不同,人种不同。以头颅骨为例,头颅骨周边近椭圆形的是白种人;头颅骨周边呈三角形的是黄种人;头颅骨周边近似方形的为黑种人。而印度人的头颅骨周边近似椭圆形。从这一主要区分依据看,印度人肤色虽然表现黝黑,但不是黑种人,而是白种人。\n其次,从印度人原居地看,印度人原是居住在黑海和里海附近的雅利安人,大约在距今4000多年前迁往今日的印度半岛。印度半岛大部分在北纬10°-30°之间,地处热带,热带强烈的太阳辐射,使今天的印度人皮肤变得黝黑。可见印度白种人的皮肤黝黑,是通过人类迁移后,在新的环境影响下表现出来的。\n所以说今日印度人大部分是白种人,只有印度南部分布着少量黑种人。\n可见,认识人种,既要看外表特征,更要看内在特征及原居地。不然我们将会简单地从外表肤色说印度人是黑种人。\n同样,非洲北部、亚洲西部的阿拉伯人虽然肤色较黑,却都是白种人。


佛山开心彼得


因为印度曾经被突厥人统治了几百年(突厥人当年跟随蒙古人出征印度,虽然未能取得胜利。但是从此就驻扎在当地,到元末明初期间,突厥人多次向古印度发动进攻,最终花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把古印度势力全部征服!所以印度被欧美强烈入侵之前,统治者全为突厥种的)。而突厥人长相就本来就和欧洲人很相似的。而它的东北方多数为中国移民,只是南方才是印度土著!(那些黑猩猩才是印度土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