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只有政委赵刚才能制约他?

海边然哥


李云龙是个长征的老团长,身经百战,出生入死,虽然文化不高,篾匠出生,但他在红军和八路军部队的大熔炉里,百炼成钢,一切以军事素质为先,只要他认为敬重的人,他会与之肝胆相照,视为知己和终身的朋友。赵刚政委之所以能够降服这匹野马,是他用行动证明政工干部不光会做思想政治工作,而且军事素质也很高。1、在攻打闯进根据地的日军时,500米开外用步枪点发,精准地击毙了日军的移动炮手,赢得了李云龙的赞誉;2、赵刚政委用深奥的知识,挤出时间教李云龙写字和背诗,



为以后获得战地医院护士田雨的心奠定了微薄的基础,你从他住院时与田雨的交流中便知晓,李云龙对赵刚政委的佩服已经到了极致;3、在一次突围中,李云龙和赵刚各带一部分战士分开突围,李云龙由于生病,严重影响了他的指挥,最后被鬼子围困在百姓的破房里,如不是赵刚政委带领突围出去战士回来救出李云龙和魏和尚,他将会以身殉国也不愿意当日本人的俘虏,让他看到赵刚关键时刻的作用;4、在赵家裕村庄与秀芹的一段婚姻,也是在赵刚政委的主持下得以实现,虽然结婚当天晚上受到日本鬼子特种部队袭击,在激烈的战斗中,赵刚政委受重伤,李云龙妻子秀芹被捉,最后牺牲,这时李云龙团长才知离不开政委赵刚的提醒和辅助;5、以及解放战争中,与楚云飞一战,受到炮弹碎片重击,全身冠状伤口多处,昏迷多天,赵刚这时不以纵队政治部主任为自居,在李云龙病床前大把流泪,整夜整夜看守昏迷中的李云龙,直到醒来才放下一颗悬着的心,这就能看出了他俩的战友之情,已经胜比亲兄弟了。所以说,赵刚是用自己文化才能、军事才能、处事才能,缴获了李云龙的心,并死心塌地认定了赵刚政委就是他一辈子的知己,无论赵刚政委怎么说,李云龙都会坚信不疑,五体投地的佩服。


和谐131679225




应该说是在独立团的干部中,只有赵刚能够制约李云龙。旅长陈赓、师长刘伯承随便一个人站出来,李云龙都不敢得瑟,更不要说副总指挥彭德怀。

在独立团,基本上就是李云龙的独立王国。李云龙能打仗、会用人,深受士兵和军官们的爱戴。独立团的士兵都有一股饿狼的精神,其他人根本就指挥不了。



李云龙从小是篾匠出身,没什么文化。总觉得打仗是力气活,像政委这样的知识分子就是胡扯蛋,在战场上派不上用场。

再加上在红四方面军中,李云龙曾经受到过肃反的打击。参加肃反的都是政治干部,这就让李云龙对知识分子产生了偏见。



这也是李云龙和历任政委都尿不到一个壶里边的原因。

因此,旅长陈赓就想把赵刚派到独立团去试一下。当时旅长问赵刚去了会怎么办?赵刚回答道:只要不是原则问题,我听他的,这样矛盾会少得多。老同志带兵经验丰富,我应该向他多多学习。

刚一见面,李云龙并没有把赵刚当回事,以为又来了一个不懂军事的政治干部。结果在接下来的李家坡之战中,赵刚500米外一枪打倒了日军的机枪手,让李云龙刮目相看。

本来李云龙就在打混成旅骑兵营的主意,赵刚在来上任的路上也留意到了这个情况,并把骑兵用的情况,和李云龙通报了一下。李云龙才发现这个政委还懂军事,有几下子。

赵刚在上任的路上,救了和尚一命。和尚的功夫让李云龙非常佩服,后来还找赵刚,要了过来当自己的警卫员。



李云龙只是对不懂军事的政治干部意见比较大,他对有才能的人还是挺欣赏的。当他发现赵刚也是能文又能武的干部,就马上佩服的不行。

赵刚本来对军事指挥和训练不太懂,在实践中,也跟李云龙学到了不少东西,其中就包括喝酒。

从此两个人惺惺相惜,就成了好朋友、好搭档、好战友。碰到原则问题,赵刚还是敢于和李云龙翻脸,当然在大多数情况赵刚还是耐心的和李云龙沟通。



赵刚帮助李云龙解决了不少问题,后来在解放战争期间早刚被炸掉了华东野战军政治部,李云龙想尽了一切办法挽留,最后万般无奈只有放行,但也送给赵刚了一份嫁妆。

后来赵刚夫妇自杀后,就把自己的四个儿女都托付给了李云龙。


新知传习阁


说起抗战题材的电视剧,相比大家最喜欢的就是《亮剑》,剧中李云龙这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跟谁都处不到一块去的人,为什么只有政委赵刚能制约他?下面是我个人总结的几点仅供参考。



首先,政委赵刚是燕京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大知识分子,上知天问,下知地理, 而李云龙大字不认识几个,之前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还是人家政委教的,这一点,李云龙就服气。



第二,政委赵刚不光有知识,人家还是个神枪手!在亮剑中,人家政委在遇见人家和尚的时候, 就露了一手,在后面的战争中也有体现,这一点连李云龙都佩服不已,不光有知识,还能打仗,文武全才。



最后,政委赵刚也是比较会来事,只有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一般都迁就李云龙,就连李云龙的晚上偷袭县城,打秋风,政委只是稍微的骂了李云龙几句话,最后,还是在李云龙的烧鸡下说服了!李云龙管军事,政委管政治!像小俩口子,这才是一辈子的兄弟,一辈子的好友!



解密历史,分享历史,尽在历史发源地喜欢的朋友可以加关注,点赞或者评论!我会每天随机选5位关注我的小伙伴送5元红包,红包虽小,但也是我的一点小心意!


寻踪历史足迹


赵刚就是李云龙命中注定的”克星“,生死相连的兄弟,至死不渝的兄弟!

李云龙为什么服赵刚?

是赵刚枪打得准?一介书生杀敌不甘人后?是赵刚善于做思想工作?是赵刚文化高?还是赵刚原则性强敢于跟李云龙硬碰硬?

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我只说一件事,大家就明白了。

在淮海战场上,李云龙负重任,昏迷不醒,伤势凶险。

做了一辈子思想工作,面对着昏迷在床上的好兄弟、老战友,赵刚的一段内心独白,充满了兄弟情、手足谊。

从晋西北开始,他们一起闯过了多少难关,干掉了多少日寇,打赢过多少硬仗?可再见到,居然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下。

人生最亲密的情感,莫过于战友情。

李云龙的脸上,仍然有着硝烟、血迹。他就那样昏迷着,睡着……

赵刚不想哭,可他忍不住。赵刚想跟李云龙好好说说话,可李云龙昏迷不醒。就是憋不住眼泪啊,说着,说着,自己先哭了,可李云龙仍然在那睡着。

泪流满面的赵刚,方寸大乱了,他焦灼、惊怒、无奈,他哭得象个孩子!

李云龙,你别装睡了!你他娘的听见没有?

我相信李云龙听见了、感受到了……武田医生说,李云龙能否醒过来要看他的求生欲望了。犹如奇迹一般,李云龙睁开了眼睛!

那一瞬间,赵刚泪水长流!还有什么能比战友起死回生更让人激动的事呢?

李云龙能够”复活“,武田医生精湛的医术、李云龙强烈的求生欲望是主要原因,但我,宁愿相信是因为赵政委的呼唤和祈求!

生死之交,莫过于此!

有友如此,人生大幸!

身经百战漠视生死的铁血战将李云龙,生平杀敌无数,会怕赵刚?

李云龙之所以服赵刚,最根本的就是赵刚把他当成兄弟,把他当成亲人!把他当成自己最亲的兄长!

哪有什么制约?只有心心相印!只有生死与共!只有风雨同舟!只有战友情深!


脂肪故事


有一个成语叫做惺惺相惜!

李云龙是出了名的惹祸蛋,全军都有耳闻,可十几年的摸爬滚打,李云龙对于战争的把握确实一般人比不得的。这就让领导又爱又恨,这种人必须得有个人制住他,别这么随意行事。这不赵刚来了。

白面秀才

李云龙这种狂人,谁都看不起,和他一起混的孔捷之流,李云龙常年孔二愣子挂在嘴边,可李云龙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十句话有九句脏话在嘴边。平时胡闹无度,关键时刻他真的能办成事。

当听说上级派来一个政委到李云龙身边的时候,李云龙那看的起赵刚啊,李云龙自己就说,白面秀才,一脸的轻视。

可赵刚没有跟李云龙一般见识,只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卑不亢,开始让李云龙有些改观。

初显身手

后来,在一次对日本作战中。赵刚在危急时刻,抄起小步枪,弹无虚发,接连打死个鬼子,李云龙还夸:这他娘谁开的枪,这么准。回头一看是赵刚,李云龙对此对赵刚有了新的认识。

下了战场,李云龙口中的白面秀才,一下成了能文能武的政委。李云龙虽然谁都不服,可真正有本事的李云龙都敬重。比如魏和尚,和李云龙摔跤,没过几个回合,李云龙真的认输啦。后来李云龙对魏和尚十分信任。

赵刚也是这样。像是一把戒尺在李云龙身边,纠正李云龙所犯的错误。比如李云龙爱喝酒,赵刚和李云龙比试枪法帮助李云龙禁酒。

二人之间慢慢有点亦师亦友的感觉。

生死之交

李云龙在亮剑中有过一次最严重生命危险,那就是和楚云飞之间的战争。李云龙中弹之后情况非常危急。赵刚在病床旁边守到李云龙苏醒,这其中的一段是二人基情最爆发的一段。自此二人已成为生死之交。这段友情正是亮剑中所推崇战友情。

其实,二人之中算不上是谁制约谁,反而是两个怀有同样革命理想的战友之间不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一段岁月。

这也是每个男人最理想的朋友。或许你也有这样一个朋友,虽然很少联系,但是见面还是有说不完的话,喝不完的酒。总能在自己最需要朋友的时候出现。那才是最真正的朋友。


历史吐槽


在独立团,确实只有赵刚能管的住李云龙。

第一,赵刚职位级别跟李云龙对等,有权制约李云龙。赵刚是政委,负责政治思想工作;李云龙主管军事训练,两人级别一样,只是分工不同。但是,政委有权监督团长,在团长犯错时,阻拦团长。也是因此,李云龙不喜欢上级给他派政委。

李云龙看上了伪军的马匹,私自下令让一营去抢了伪军的马,给自己搞一个骑兵营。这事让赵刚知道了,马上过来和李云龙“对峙”。从这也可以看出,赵刚有权利监督李云龙的一切军事行动。



张大彪,魏和尚,段鹏都是李云龙下属,就算是私交再好,也不可能跟李云龙平起平坐。但是,赵刚有这个身份地位,可以和李云龙平起平坐。

第二,赵刚有本事,李云龙服他。李家坡一战,赵刚在150米的距离三枪干倒三个鬼子。(辛庄一战,500米开外,赵刚一枪撂倒鬼子炮手。)神枪手的实力瞬间征服了李云龙,让李云龙知道他赵刚这个书生不一般。


之后,赵刚专业的军事素养,也让李云龙刮目相看。也是在赵刚的建议下,李云龙开始组建各种“特长小组”。懂军事就有共同语言,也是两人能聊的来的基础。

咱们赵政委不仅有文化,手上还有真本事。

第三,赵刚情商高,有分寸。

政委是我军独创的官职,很多部队的军事领导都不喜欢跟自己搭档的政委。因为,搞政工,必然有內耗。

赵刚和李云龙刚开始接触时经常对掐,但是,老赵不怕他,该怼就怼,该让就让。而且,赵刚处理问题时,把自己当独立团的人。在赵刚看来,李云龙犯错的事常干。但是,只要对部队有利,他都不深究。更不会向上级打小报告。这点就让李云龙很喜欢。


李云龙跟赵刚吵架从来没真正赢过,赵刚根本不怕他。有理不在嗓门大,反正每次都是老李理亏。但是,赵刚能理解李云龙的难处,会让着老李。

比如,李云龙私自派一个营抢马的事。当李云龙说出自己搞武器装备的难处时,赵刚都乐了。赵刚把自己当成独立团的人,能设身处地的理解独立团的难处。

第四,赵刚和李云龙是过命的交情。

辛庄突围的时候,李云龙和赵刚分头行动。当李云龙发现赵刚暴露目标时,主动开枪吸引敌人,分担赵刚压力。

而等魏和尚背着犯病的李云龙,被鬼子包围时,又是赵刚及时赶到,救了他们。

山本一木袭击独立团团部,赵刚负伤了,是李云龙背他出来的。等到李云龙被楚云飞打伤以后,又是赵刚坐在李云龙床前守着他。

这就是战友情。


勇战王聊历史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2005年上映的《亮剑》一度成为抗战的经典,直到十多年后的今天仍然高烧不退。

在《亮剑》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饱满的形象,再现了革命时代我军指战员的艰苦卓绝,也演绎了各人物间丰富的革命情谊,其中主角李云龙和赵刚的搭档可谓是赚足了戏份!

在《亮剑》中,主角李云龙和赵刚是一对真正的冤家,李云龙14岁参加黄麻暴动,摸爬滚打十多年,是真正的天不怕地不怕的角色。而赵刚比李云龙小十多岁,真正的书生扛枪。然而,赵刚却能牢牢地制约李云龙,成为李云龙最好的搭档。

这是为什么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赵刚燕京大学毕业,学历高

在今天,高学历是一块求职的重要敲门砖。在革命战争年代,虽然打仗不特别重视学历,但是在李云龙这里,高学历真的很重要。

在小说《亮剑》中,李云龙将赵刚视为文曲星下凡,即使赵刚在野狼峪生病发高烧时,李云龙骂天骂地,也不敢说赵刚的不是。

而在电视剧中就更有意思了,李家坡之战前,李云龙、赵刚和孔捷在团部吵得不可开交,李云龙对孔捷骂骂咧咧,但是却对赵刚“网开一面”,因为他一将矛头指向赵刚,赵刚立刻就可以骂回来,所以李云龙非常识相。

赵刚在战争的间隙,教李云龙学习写字,虽然李云龙没有学会,但是对赵刚更加佩服。在小说末尾李云龙自杀前,曾感叹,当初要是好好跟赵刚学习该多好,那会还是年轻!

关于赵刚高学历最让李云龙佩服的地方,静夜史认为是赵刚教李云龙追田雨这段,同样是从零起步,赵刚明显比李云龙更聪明!所以李云龙没有理由不佩服赵刚。

2、赵刚战场技术过硬,枪法准

李云龙参加革命时间早,枪林弹雨中一路走来,按他跟警卫员小吴说的那句:“我用掉的弹壳都比你吃过的米多!”

这种情况下走出的人想把他制服是很难的,临行前陈赓对赵刚的嘱咐就能看出来,让赵刚降服这头叫驴。

对于李云龙这样的人,讲道理是不行的,得拿出真本事才可以。这一点,赵刚办到了。

首先是在李家坡攻坚战中,赵刚150米开外,3枪干掉3个鬼子,一下子就把李云龙镇住了,所以在白刃战中李云龙立刻就让和尚拼死保护赵刚。

李家坡之战后,李云龙主动找到赵刚喝酒,充分说明了赵刚的枪法让李云龙刮目相看,所以又是道歉又是请喝酒。

而在辛庄突围战中,赵刚在500米开外,一枪干掉鬼子炮兵,再次让李云龙佩服不已。在李云龙心中,只有有真本事的人,才能让他佩服。佩服了,才能镇住他!

3、赵刚脾气随和,有原则而不失分寸

在反扫荡结束后,李云龙大病一场,醒来后给赵刚说了一句话:“咱赵政委越来越像独立团的人了。”而赵刚说:“什么话,我本来就是独立团的人!”从这里看得出,赵刚始终将自己当成独立团的一份子,而不仅仅是上级派到独立团给李云龙掣肘的人!

所以,赵刚在独立团的所作所为也就可以理解了。比如:

李云龙去抢马,赵刚来质问,当听到李云龙的苦水,赵刚也笑着放弃了原则;

和李云龙喝酒,滴酒不沾的赵刚不仅学会了喝酒,还学会了骂人;

赵刚为了救昏迷的李云龙,对违反群众纪律的和尚未加处罚;

在解放战争时期,李云龙来借俘虏,坚持原则的赵刚最后为了独立团的老底子,豁出去帮助李云龙。

当然,赵刚也不是完全没有底线,比如:

和尚在和晋绥军军官比武时,踹倒矮墙,赵刚呵斥和尚修好;

李云龙新婚,赵刚只让喝三碗酒,甚至不惜与李云龙翻脸,最后救了李云龙;

事实证明,只有这样的政委才能和李云龙尿到一个壶里去,所以李云龙对赵刚基本是言听计从,从和李云龙搭档的几年时间里,就如同小说中赵刚自杀前冯楠对他说的话:“我猜你也变得现实了!”

4、赵刚能力出众,多次救李云龙于水火

赵刚虽然是文人出身,但是敢打敢拼,对李云龙绝对是一个神助攻;

比如在李云龙伏击日军观摩团时,赵刚率领独立团二营三营保护八路军总部,正是因为赵刚的誓死抵抗,李云龙才取得了伏击战的成功。

反扫荡时,李云龙和赵刚各带一部突围,最后赵刚带领独立团残部救出李云龙;

在解放战争时期,赵刚更是带领大部队猛烈冲锋,配合李云龙的小部队突袭。

在之前的文章中,静夜史曾经分析过,李云龙适合带领特种部队作战,但是小部队作战需要大部队的配合,在这一点,赵刚绝对是优秀的!

所以,赵刚对冯楠说,赵刚认为“当年的独立团没有政委可以,但是没有李云龙,独立团可能连一个月也生存不了!”的话显然是赵刚谦虚了。

所以,赵刚不仅仅是一个政工人才,更是李云龙军事上的得力助手!

这样的人,李云龙除了服气还能怎样?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一、看不顺眼

赵刚是被派到独立团担任政委的,刚开始李云龙根本瞧不上,用剧中原话来说就是,“嗯,有道理,哎呀!到底是个文化人啊!看来赵政委打过不少仗,以后也给咱上上课,让咱也明白明白什么叫打仗。”这一阶段,李云龙是看不起赵刚的。

二、开始刮目想看

李云龙率部攻打山崎大队,1500米之外,赵刚三颗子弹放倒三名日军,消灭了日军的火力点。实力摆在面前,李云龙的态度有了转变,“真他娘的好样的!”

三、相互了解

李云龙是一个“大老粗”,动不动就骂娘。赵刚跟李云龙在一起时间久了,两人的生活习惯逐渐走向一致,赵刚也学会了喝酒抽烟,这是知己啊。

四、生死兄弟

这点两人互有帮助,都从枪林弹雨中背出彼此。试想,两人的关系都到了这一程度,李云龙能不听赵刚的吗?


十三姨说历史


人格魅力让李云龙由衷钦佩。赵刚是燕京大学高才生,一腔热血投身革命,但他身上老持厚重的品格一点点影响、感化、教育有些痞气的李云龙。



赵刚初到独立团,李云龙以为赵刚是个满口主义,夸夸其谈的学生兵。但是我注意到,有几个镜头充分展示了赵政委的本事。

一 赵刚第一次参加独立团战斗,举枪以标准射姿 干净利落的解决鬼子的机枪手。展现了其战斗天赋。

二 赵刚见李云龙想和鬼子一对一独斗。一枪干净利落的击毙鬼子,并呵斥李云龙及时结束战斗。不是逞匹夫之勇的时候。说明其整体战局意识极好。

三 赵刚利用有限力量及时部署指挥了,防御鬼子大队的偷袭行动。说明其处理突发事件的沉着冷静。

…………

以上种种让李云龙对这个学霸政委的军事素养刮目相看。生活方面。

一 赵刚对秀琴和李云龙的婚事处理的有理有据。手法细腻,和情在理。让人看着舒服。说明其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不简单粗暴,让人如浴春风。

二 赵刚在病床上与李云龙推心置腹。説出各自优点、缺点。说明其心怀坦荡。

…………

政治方面,赵刚也是原则性强,但又不死守教条。善于处理矛盾。而且关键时刻展现真正的革命者的胸怀。其表现如下。

一 积极接待楚云飞。态度不卑不亢。

二 独立团面临极大损失时候,敢于承担责任,将一部分俘虏即使补充到李云龙的部队。

三 通过封条,将战利品的归属权问题轻松解决。

四 对上级的工作安排毫无怨言。在各个岗位皆尽忠职守。不计个人得失。

五 对孔友庆事件,及后续问题处理的严丝合缝。让人心悦诚服。

…………

没想到写了这么多,以偏概全,抛砖引玉。但是我也注意到,小说中的赵政委以死明志。让人扼腕叹息。赵刚是一个血肉丰满的革命战士,以小说的概括性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傲骨铮铮的铁汉。

正是这些人,让我们今天能旅游、跳广场舞、涮火锅、高谈阔论……

正是这些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山峦


赵刚刚刚去独立团的时候,团长李云龙是看不上赵刚的,认为他只是一个白面书生。李云龙的军事行动也不告诉赵刚,认为他会向上级打小报告。真正让李云龙佩服赵刚的是李家坡之战,赵刚身为一个文弱书生能使用步枪在百米之外击毙日军,这一点让李云龙敬佩不已。

赵刚作为一个新到独立团的政委,他也不像李云龙的前几任政委。首先他放弃了一些政委的权力,即团长管打仗(军事),政委管生活(后勤)。其次是和李云龙打成一片。赵刚身为高级知识分子能放下身段和李云龙这样泥腿子出身的人混。如他开始骂脏话、喝酒。赵刚的这些做法是李云龙感受到是自己的同类人,久而久之,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深,桀骜不驯的李云龙开始受到赵刚这个政委的制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