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喝什麼茶,配什麼壺,很重要!

喝什麼茶,配什麼壺,很重要!

喝什麼茶,配什麼壺,很重要!

喝什麼茶,配什麼壺,很重要!

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紫砂壺,對於不講究的人來說是多此一舉,對於有喝茶習慣的人來說是平常事。

有朋友給他老丈人買了上好的大紅袍,老丈人拿去用保溫杯泡著喝,把他心疼的直撮牙花子。這就屬於不講究的。雖說泡出來的都是茶水,但與用功夫茶具泡出來的相比,真的就暴殄天物了。

製茶技術不斷演變與發展,茶類不斷增多,飲茶使用的器皿也在不斷改變。使用不同器皿沖泡出來的茶,滋味也會大有不同。

喝什麼茶,配什麼壺,很重要!

綠茶

喝什麼茶,配什麼壺,很重要!

綠茶是以適宜茶樹新梢為原料,經殺青、揉捻、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製成的茶葉。其幹茶色澤和沖泡後的茶湯、葉底以綠色為主調,故名綠茶。綠茶保留了鮮葉的天然物質,含有的茶多酚、兒茶素、葉綠素、咖啡鹼、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也較多,這些天然營養成份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類所不及的。

品種:西湖龍井、碧螺春、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太湖翠竹、信陽毛尖、太平猴魁、日照綠茶、顧渚紫筍、廬山雲霧、安吉白茶、蒙頂石花、姑菁茶、自嘉綠茶、峨眉雪芽、徽州松蘿、陽羨雪芽。

喝什麼茶,配什麼壺,很重要!

適合壺型:綠茶加熱時間過長會破壞裡面的維生素,要求茶具必須儘快散熱,以防泡熟而失其色澤鮮香。矮身大口的壺型比較適合,例如井欄、扁仿鼓等等,高身小口易將綠茶燜熟燜黃,從而導致綠茶失去口感和香氣。

適宜泥料:底槽清、清水泥等透氣性佳的泥料均可,朱泥除外,因為朱泥的含砂量低,透氣性一般。

衝瀹要點:綠茶浸出物來的快,投茶的時候,放差不多覆蓋壺底的量就可以了。另外,綠茶嬌貴,經不起折騰,一是不能蓋蓋子,要即衝即泡,二不能用太燙的水,一般85℃即可,又高溫又長時間的燜,會將其燜熟燜爛。

喝什麼茶,配什麼壺,很重要!

紅茶

喝什麼茶,配什麼壺,很重要!

紅茶屬於全發酵茶類,是以茶樹的芽葉為原料,經過萎凋、揉捻(切)、發酵、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製而成。因其幹茶色澤和沖泡的茶湯以紅色為主調,故名紅茶。紅茶在加工過程中發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為中心的化學反應,鮮葉中的化學成分變化較大,茶多酚減少90%以上,產生了茶黃素、茶紅素等新成分。香氣物質比鮮葉明顯增加。所以紅茶具有紅茶、紅湯、紅葉和香甜味醇的特徵。

品種:紅茶種類較多,產地較廣,祁門紅茶聞名天下,工夫紅茶和小種紅茶處處留香、高端紅茶金駿眉使得紅茶發展到全新的階段。此外,從中國引種發展起來的印度、斯里蘭卡的產地紅茶也很出名。

喝什麼茶,配什麼壺,很重要!

適宜壺型:因紅茶是全發酵茶,泡茶講究“懸壺高衝”,高沖水急可以使茶葉充分浸潤。所以建議選擇容量大,身高的壺型,防止高衝溢水,例如秦權壺、漢鐸壺等,利於茶葉充分泡發的同時還便於清理。

適宜泥料:適宜選擇顏色深或者與湯色接近的泥料,如紫泥、底槽清、清水泥等。

衝瀹要點:紅茶的投茶量與綠茶相似,差不多也是覆蓋滿壺底,可以比綠茶稍多些。水溫在85℃~95℃之間。

喝什麼茶,配什麼壺,很重要!

白茶

喝什麼茶,配什麼壺,很重要!

白茶屬微發酵茶,是中國茶農創制的傳統名茶。中國六大茶類之一。指一種採摘後,不經殺青或揉捻,只經過曬或文火乾燥後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滿身披毫,毫香清鮮,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質特點。屬輕微發酵茶,是中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

品種:白茶因茶樹品種、原料(鮮葉)採摘的標準不同,因鮮葉原料不同,可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泉城紅、泉城綠、貢眉、壽眉及新白茶5種。

喝什麼茶,配什麼壺,很重要!

適宜壺型:紫砂壺適合泡老白茶,中品的大肚紫砂壺是最佳選擇。

適宜泥料:以段泥、降坡泥為宜。

衝瀹要點:白茶幹茶普遍較輕且蓬鬆,投茶量會比較大,散茶約佔茶壺容量的1/5到1/4,茶餅的話,差不多佔茶壺容量的1/6就可以了。

喝什麼茶,配什麼壺,很重要!

烏龍茶

喝什麼茶,配什麼壺,很重要!

烏龍茶,亦稱青茶,品種較多,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是經過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後製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制於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後。品嚐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

品種:

安溪鐵觀音、鳳凰水仙、東方美人、羅漢沉香、紅水烏龍、烏龍紅茶、紅烏龍。

喝什麼茶,配什麼壺,很重要!

適宜壺型:烏龍香氣濃,壺型宜矮不宜高,宜圓不宜方,宜小不宜大,例如小水平壺、西施壺,利於聚熱揚香。

適宜泥料:各類泥料均可,其中朱泥最佳。朱泥的含砂量少,密度大,不奪茶葉香氣,對於烏龍茶這種高香型的茶類最宜。

衝瀹要點:烏龍茶的類別很多,但還是可以按照外形大致分為條形和球形,條形的投茶量差不多佔紫砂壺容量的1/6到1/5,球形則蓋過紫砂壺底大半就可以了。這種半發酵的茶,用熱水沖泡會強烈激發它的香氣和滋味,特別是高山烏龍,一定要用沸水對付。

喝什麼茶,配什麼壺,很重要!

黃茶

喝什麼茶,配什麼壺,很重要!

黃茶屬輕發酵茶類,加工工藝近似綠茶,只是在乾燥過程的前或後,增加一道“悶黃”的工藝,促使其多酚葉綠素等物質部份氧化。其加工方法近似於綠茶,其製作過程為:鮮葉殺青揉捻——悶黃、乾燥。黃茶的殺青、揉捻、乾燥等工序均與綠茶製法相似,其最重要的工序在於悶黃,這是形成黃茶特點的關鍵,主要做法是將殺青和揉捻後的茶葉用紙包好,或堆積後以溼布蓋之,時間以幾十分鐘或幾個小時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熱作用下進行非酶性的自動氧化,形成黃色。

喝什麼茶,配什麼壺,很重要!

品種: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北港毛尖、遠安黃茶、霍山黃芽、溈江白毛尖、溫州黃湯、皖西黃大茶、廣東大葉青、海馬宮茶等。

適宜壺型:壺身不宜過高,壺口較大,口蓋寬大型的寬口石瓢壺較好,便於散熱,防止燜壞。

適宜泥料:紫泥類,綠泥類,紅泥類等所有泥料都可以。

衝瀹要點:水溫不宜太高,以80℃左右為佳,沖泡黃茶的第一泡的最佳時間為30秒,第二泡就是延長到60秒,第三泡再延長至大約2分鐘,這樣泡出來的茶湯口感更佳。

喝什麼茶,配什麼壺,很重要!

黑茶

喝什麼茶,配什麼壺,很重要!

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觀呈黑色,故得名。六大茶類之一,屬後發酵茶,主產區為四川、雲南、湖北、湖南、陝西、安徽等地。黑茶採用的原料較粗老,是壓制緊壓茶的主要原料。製茶工藝一般包括殺青、揉捻、渥堆和乾燥四道工序。

品種:三尖、茯磚、黑磚、花磚、青磚茶、千兩茶

適宜壺型:宜選壺腹較大的壺,防止茶湯過濃。

適宜泥料:適合紫泥類顏色較深的紫砂壺,養出效果佳。

喝什麼茶,配什麼壺,很重要!

衝瀹要點:黑茶沖泡水溫以95℃-100℃最佳,水溫過低則無法將黑茶真正滋味泡出。

這麼多枝枝葉葉,似乎得於道而失之於趣味,但不用上這樣的科學考據,恐怕難免錯失口福。驀地想起了喝茶最講究的妙玉,連黛玉、寶釵都只能聽她傳授專業知識,好壺遇到雅人,好茶遇到知音,多麼的難得!

喝什麼茶,配什麼壺,很重要!

喝什麼茶,配什麼壺,很重要!

❤每天都有超值名家紫砂作品等你圍觀,請關注微信公眾號:zishachin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