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富豪最想打破的魔咒是……

富豪最想打破的魔咒是……

本文共計1596字

讀完預計佔用您3分鐘時間

富豪最想打破的魔咒是……

研究員十幾歲剛學習中文的時候,就知道了中國有句古話“富不過三代”,後來瞭解到,這句話是出自“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之前有一組數據,中國家族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24年,不到30%的家族企業能進入第二代,不到10%能進入第三代,而進入第四代的只有大約4%。

“富不過三代”是很多富人的魔咒,前段時間,胡潤研究院發佈了《2017中國高淨值人群財富管理需求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在這份白皮書中,也顯示了家庭財富傳承已成為富人們財富管理中最關心的事情。

目前,大中華區千萬資產的高淨值家庭數量達到了186萬,比去年增加14.7萬,增長率達8.6%。廣東成為了千萬富豪家庭數量最多的地區,北京緊隨其後,不過上海也不甘落後,是增幅最高的地區。

而北京在億萬可投資資產超高淨值家庭數量和三千萬美元國際超高淨值家庭數量方面均排名第一,也算扳回一局了。

富豪最想打破的魔咒是……

千萬富豪主要由企業主、金領、炒房客、職業股民組成,其中企業主佔比55%,可以說是毫無意外了。而在億萬富豪梯隊中,已不見金領的身影,企業主的比例攀升至75%。看來上班兒這條路的天花板還是有點低,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上班族選擇自己出來創業了。

富豪最想打破的魔咒是……

作為千萬、億萬富豪的主力人群——企業家,他們大多是創一代,隨著年齡上升,企業逐漸進入交接期,八成以上的人已經開始考慮家族傳承。不過讓研究員感到意外的是,財富傳承竟然不是他們最在意的,文化傳承才是他們最關心的,比如創新、勇氣、抗壓、價值觀等深層次的思維觀念和生活方式,這些相對軟實力也更“靈魂”的品質被視為基業長青的關鍵因素。

富豪最想打破的魔咒是……

大部分企業家從子女成年的時候就開始考慮傳承事宜了。最大的困擾集中在“培養成功的接班人”,其中“

子女無法勝任,培養方式的經驗不足”是他們最擔心的,其次是家族傳承經驗和計劃的缺乏和傳承計劃的方向不明確,不知道如何制定。

接班人是決定富得過幾代的關鍵因素。咱們常看到的偶像劇中富二代有能力,但志不在此,鬧著不繼承家業這種事情是有的,而想接班又沒能力,父母恨鐵不成鋼的也不少。當然,對於有些家庭來說,兒女多,怎麼選也是個問題。反正,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富豪最想打破的魔咒是……

另一方面,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家業不分、風險混同、權屬不清、權臣稀釋控制權、一代企業家難放權這些問題也成為家族傳承的痛點。

而中國目前的現狀,對家族傳承研究起步也相對較晚,知識體系和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專業經驗少,也沒有什麼長期的規劃,第三方傳承機構的服務和專業度不足。加之,瞬息多變的宏觀政策也為中國企業家的家族傳承規劃帶來不小的挑戰。總之,內憂外患一個都不少。

不過,家族財富傳承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曾經的世界首富阿斯特家族就讓人唏噓不已。

老阿斯特以貿易起家,一度壟斷美國、加拿大和英國之間的皮毛貿易。發家後,因地產投資而富甲美國,被稱為“紐約地主”。其中大部分是曼哈頓的房產和土地。他去世時留下了市值2000萬美元的遺產,相當於美國當年GDP的107%。按曼哈頓如今的地價來算,老阿斯特留下的這些土地價值輕鬆超過百億美元。

而老阿斯特對身後財富傳承也是做了幾近完美的規劃:首先要求兒媳簽署婚前協議,放棄丈夫的遺產分配權,但能得到一筆固定的金錢。這在此後成為阿斯特家族的傳統條約。再次,他為後輩設立了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家族信託,他還對出售、贈與土地和房產等行為做了諸多限制,希望後代不要因為一時頭腦發熱而賣掉祖傳的土地。最後,他在遺囑中為後代立下了財富傳承的“家規”:集中傳承,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1912年,時年47歲的阿斯特四世作為當時的世界首富登上了泰坦尼克號,還沒來得及安排好身後的一切,就與泰坦尼克號一同沉入海底。他的兒子阿斯特五世將祖訓“除非是為了增加其他地產的價值,否則不要賣掉你手中的地產”忘得一乾二淨,逐漸賣掉了總共價值4000萬美元的土地。

自此,阿斯特家族逐漸沒落。

富豪最想打破的魔咒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