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有的人耳朵上会长小肉疙瘩?可以切除吗?

周名湖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看到有的人耳朵旁边长着一个或几个小肉疙瘩,形状各异,这时有的长辈就会告诉我们这是“栓马橛”,是有福气的象征,其实这都是先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想象,这种小肉疙瘩既不能用来栓马,也不会带来运气。

这种叫“栓马橛”的肉疙瘩在临床医学上被称为副耳,它只是一种皮肤组织的凸起,有的只是包含皮肤,有的会有一些软骨组织,但不会深及神经。副耳是人在胚胎时期遗留的一种痕迹,会随着人体的增长而逐渐长大,但不会大过耳朵,也有一直保持最初大小,不随人体增长而长大。

民间有用红绳绑住疙瘩一段时间后可以去除的偏方,但这是不可取的,不仅不会去除还会导致副耳的红肿,以现在的医学水平切除副耳是唯一可靠有效的方法。

副耳对人体没有什么不良的影响,它不会影响耳朵正常发育,对听力也不会产生影响,唯一不好的影响也就是对于外貌的影响了,如果周围的人和自己都不在意可以不切除。

切除副耳是一个需要局麻的手术,切除后没有什么不良影响,副耳切除手术是一个小手术,不需要住院,只是需要注意的是瘢痕体质的人在术后涂抹药物抑制瘢痕的产生即可。因为切除手术需要局麻所以对于手术对象的年龄有一定要求,因为婴幼儿没法配合局麻手术,需要等到学龄时期才能做手术。


养娃视频


我的右耳就长了这么一个小疙瘩,我来分享一下我从小到大的感受。

在读小学的时候,因为我的耳朵跟别人的不一样,因为我的右耳比别人多长了一个小肉疙瘩,不大但是也不小,就是那种用手刚刚可以捏起来的那种程度。别的同学都嘲笑我,说我耳朵上长肉球,爱哭鬼,怪胎咖。我就受不了,我当时就一小女孩,还是个学生干部,被同学们这么嘲笑心情很低落,也不怎么爱跟他们玩。后来我回家跟妈妈说同学们嘲笑我耳朵长肉球,妈妈就给我讲我耳朵肉球的来源。妈妈说:“我在怀你的时候,你爸爸拿铁钉锤门栓,所以我耳朵上就长这么个小肉球。”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是我们家族里几辈人都没有一个人耳朵上长有小疙瘩,唯独我例外!

(找不到小时候的照片,就在网上找了一张相似的)后来只要别人问起我耳朵上怎么长个小疙瘩,我都会把我妈妈给我讲的故事告诉他们,他们也就当笑话听了,还觉得这说法很有趣。直到出来社会,又有很多人问起我耳朵上的小疙瘩,我突然觉得别人是不是很轻易就能看见我的不一样。我现在也懒得解释,干脆拉个长直发,每天用头发把这点不一样盖住,这样别人就不能看到了。

看了很多的回答说是可以手术去除的,但是我很怕痛,现在也习惯了,觉得也没必要去做这个手术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人活一辈子,开开心心是最重要的!



我妹妹,还有我爸爸的一个叔叔,他们的耳朵上都长有小肉疙瘩,妹妹是一侧耳朵有,我爸爸的叔叔耳朵两侧都有,而且还很长,我们这里管它叫“马桩”,顾名思义就是拴马的桩子,医学上称之为副耳,是胚胎发育不良导致的。

妹妹因为有”马桩“,小的时候常常用两侧的头发盖住,一般很难看见,那时爸爸妈妈想给妹妹做个小手术割去,这是一个很小的手术,一般门诊就可以做,但妹妹打上麻药后,依然感觉到疼痛,所以,没有切除。

我儿子他们班上有一个女孩子也有”马桩“,同学们经常拿那个女孩子开玩笑,我个人认为,如果孩子长了马桩,还是给孩子割去吧,不仅是为了美观,孩子大了,知道美了,自己也会感到自卑,若被其他小朋友嘲笑,孩子会很难过的,孩子都很在意同龄人的评价。


沛泽妈读心理


有人问,为什么有的人耳朵上会长小肉疙瘩?可以切除吗?看到这个问题,笔者想起了高中一个同学耳朵旁边就长了一个小肉球,现在看来应该就是提问者所说的小肉疙瘩。这种小肉疙瘩在医学上名为副耳,今天我们一起看看副耳的形成原因和处理对策。

为什么有的人耳朵上会长小肉疙瘩?

副耳俗称小耳,也叫耳赘或软骨性痣,是软骨组织的错构瘤,由于在胚胎发育期耳结节或围绕第2、第3及第4腮裂的软骨组织异常发育所致,是一种较常见的外耳畸形。

副耳发生率约为1.5%,多为散发病例,少数可呈不规则显性遗传。有学者认为,副耳为常染色体单基因显性遗传,有时有不规则显性遗传的表现方式,即外显不全。

副耳多位于从耳屏前到口角的连线上,或耳轮的上缘附近,或胸锁乳突肌前缘线上,大小不一,可单发或多发,可单侧或双侧。发生于颈部的,是副耳中相对少见的一种,也称颈耳,可以并发支气管瘘。

颈部副耳根据其特殊的生长部位、表现和组织学特征比较容易诊断,但该病临床上较少见,手术操作简单,并未引起广大医生重视。由于颈部副耳起源尚不明确,又同时可能伴有其他系统或器官的先天性畸形及异常,因此临床医生还需加以重视,进行详细而全面的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依据可疑症状或体征完善心脏彩超等辅助检查,以免漏诊。

耳朵上长的小肉疙瘩可以切除吗?

副耳并不会影响日常生活,一般而言没有必要切除。

如果为了美观,可以考虑切除。手术治疗的难点不光要将赘生物切除,关键要将赘生物内及其根部的软骨一并切除,避免组织残留。手术非常简单,风险很小,在麻醉的前提下,切除浅表赘生物以及软骨,不会影响到深处的神经和听力。

手术切除以后就是伤口愈合的过程,可以进行抗生素治疗,保持耳朵干燥,洗澡时防止手术沾水,注意耳部清洁,防止细菌感染。此外,注意饮食均衡,要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饮食,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药师方健


(耳科赵医生头条问答2017-05-22),问答里所提到耳朵旁边的小疙瘩在医学上称其为副耳,这是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下的残迹,出生就有,有人是单侧,有人双侧都有。随着生长发育,副耳也会略微增大一些,但不会比“正”耳更大,也有些人的副耳从出生时体积就很小,仅仅是一点小的凸起。副耳在民间也俗称栓马桩,很多老人认为其与福气有关。

副耳对人体唯一的影响就是外耳道的美观,并不影响中耳和内耳的发育和功能,对听力不会有影响,也不会有恶变的可能。副耳的大小不可能用来拴马,也和福气没半毛钱关系。

副耳是不是需要处理,主要看孩子自身以及周围环境对此事的心态。有些副耳的个头比较大,孩子上学后受到身边同学嘲笑,容颜产生自卑感,那就可以考虑切除。此手术局部麻醉即可完成,过小的幼儿是不能配合局麻,等到学龄期再做也不迟。有些副耳仅是皮肤凸起,有些会同时还要软骨成分,手术时是将凸起的部分切除,基地和周边皮肤持平即可,并不复杂。如非瘢痕体质,手术后的瘢痕不会太明显,如果是瘢痕体质,在手术后可以局部注射激素、涂抹\\黏贴抑制瘢痕增生的药物来以预防瘢痕疙瘩的出现。

除了手术以外,并没有其他偏方能解决副耳的美观问题。当然,如果副耳的体积不大,身边的人和自身都对此无所谓,那就留着继续“拴马”吧。


耳科赵医生


这个小东西叫做副耳,形态可以五花八门,咱们先来看看正常耳的形态:

红箭头所示的结构叫做耳屏。而副耳就是长在耳屏上的多余的组织:

有些患者仅仅是副耳上多长了一团或几团软骨,其他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还有一些患者则合并了颅颌面畸形(而且概率还不低):

上图可见,患侧下颌骨发育不良,严重影响了咀嚼功能和面部外观。

究其根本原因,是胎儿在发育时,第一和第二鳃弓发育不良。

什么叫鳃弓呢?我们都知道,人类的祖先是由鱼类经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人类的胚胎早期也会在子宫内重复这一进化过程。在某个时期内,胚胎也像鱼一样长着鳃:

这张图可见,鱼类、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在胚胎期都有鳃弓结构。但只有鱼类的鳃弓发育成了真正的鳃,而其他动物的鳃弓则会发育成面部结构。

如果在胚胎发育期,鳃弓的发育受到了干预,就有可能出现或轻或重的面部构造畸形。

如果单纯是副耳,则属于最轻的一种。假如自己觉得难看,一个小手术切掉就好。手术十几分钟局麻下就可以做,七天就可以拆线。

如果是同时合并了颅颌面畸形,最好今早到口腔外科和整形外科就诊,因为随着孩子的生长,这种畸形会越发严重,严重影响拒绝运动和发音,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有很大的影响。


菲利普医生


耳朵上的小肉疙瘩在医学上称为“副耳”,通常可以在局麻下行手术切除。

副耳,是一种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的现象,为显性遗传。早于1992年,杜传书在《医学遗传学》里指出,在胚胎时期,第一鳃沟或第一、第二鳃弓发育异常、增生,会导致副耳的产生。副耳常长在耳轮上或者耳屏前,具有耳廓的结构,但是不具备耳朵的功能,其本质上是皮赘突起。副耳的大小及多少因人而异,一般为单侧耳朵多见。在临床上,可见单侧耳朵一个副耳的,也有单侧耳朵多个副耳赘生的;有小如枣核的,也有大如樱桃的;有些副耳还会越长越大,但是不会恶化。

副耳的处理方法只有手术切除。但这并不是说只要长有副耳,就必须选择手术切除。首先,得看副耳生长趋势如何,如果生长速度很快,应该考虑切除;其次,得看患者的意愿,如果患者觉得没关系,副耳完全不影响生活,那么可以继续观察;如果不怎么长大,可以不理会。

副耳的手术切除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在局麻下进行,切除的是浅表的赘肉及其软骨,不会影响到深处的神经,更不会影响其听力。切除后可给予抗生素治疗,保持耳朵的干燥清洁,防止感染。但是副耳切除需要考虑缝合伤口的美观,从美容学出发考虑,不伤及耳屏。此外,婴儿时期若发现有副耳,可先不予处理,待7岁左右,儿童能配合的时候,再行手术切除。需要切除部位附近有炎症者,也不予切除,应先消除炎症后,再行手术切除。

本期答主:张萍,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生命召集令


首先,医学上一般称小肉疙瘩为附耳,一般长在耳轮上,或者是耳屏前。要说明的是虽然附耳有耳朵的轮廓,但是并不具备耳朵的功能。在老人看来,附耳是种福气的象征。

附耳的生长多半是由于遗产因素,而且为显性遗传,一般在胚胎时期就开始发育,在胚胎时期,第一鳃弓或者第一第二鳃弓发育异常、增生,会导致附耳的产生。

附耳对人体并没有危害的,它只不过是皮肤增生的一种状态。但是这种状态的表现也因人而异,有些人的附耳小,而且不会继续生长,那就可以不用理会;但是有些人的附耳大,而且是保持生长的状态,对于人来说在心理上难免有些难以接受,因为严重影响美观,那么是可以选择手术切除的。

手术过程也是非常简单的,就是简单的把附耳切除,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切除浅表的赘肉以及软骨,不会影响到深处的神经,更不会影响听力,手术的风险也不是很大,所以患者可放心。切除以后就是伤口愈合,首先可以进行抗生素治疗,耳朵保持干燥,洗澡时不要碰到水,注意耳部清洁,防止细菌接触到伤口感染。诱发炎症。

以上就是小肉疙瘩的解释以及手术切除的介绍,小肉疙瘩其实并不会影响日常生活,所以切除的必要不是很大,但是为了美观还是可以切除的。

专长:鼻炎、鼻窦炎和鼻中隔疾病的治疗;支撑喉镜下喉显微微创手术治疗喉、声带良性病变等。


医联媒体


Po主说的是这种小耳朵吗???

这个学名叫做附耳,其实相当一部分人都有。

有些人一只耳朵有,有些人两只耳朵都这样,附耳的大小和数量都不一定。有些地方把它叫做栓马橛,觉得是有福的面向。

其实附耳只是人胚胎发育时候的产物而已。。。。。。。。。

附耳是胎儿第一腮弓发育异常导致的,但是一些情况下附耳对人耳朵的正常生理功能并没有什么影响,不会影响听力哒。

如果仅是有附耳,是可以切掉的,非常简单的手术。

但是有些人会觉得有附耳不太美观,特别是小孩子,可能会被不懂事的同学嘲笑,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做个小手术切除附耳,如果内含软骨也一并去掉。不过因为要打麻醉药的原因,所以太小的宝宝还是慎重做这个手术。

另外呢,还有一些情况,就是出现附耳的同时,还有侧面部发育不良的情况,因为腮弓发育异常是有可能影响到面部结构的。这种情况下最好及早去医院,以免越来越严重。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不吃肠的大肠


可以切除。

耳朵上长的小肉疙瘩,医学上称之为“副耳”,是新生儿常见的畸形。


有副耳的宝宝听力正常,日后也不会有恶变风险,唯一的坏处是影响美观,上学后,小朋友间的取笑对孩子来说可能是极大的侮辱,这可能给宝宝带来心理压力。

如果因为美观问题,想要切除的话,是可以在局麻下进行副耳切除术的,具体到耳鼻喉科就诊。

希望我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获取更多女性健康知识和孕期保健,欢迎关注小超人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