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相近的配置,小米手機價格可以那麼低,真的不賺錢嗎?

溪尾


電子產品作為相對比較透明的一個行業,很多硬件的信息都是可以被用戶瞭解到的,特別是電腦和手機這些智能常用設備,它的主要組成部分基本是相同的,並且重要的硬件因為就那麼幾家供應商,所以只要說出相應該的品牌,相應的產品型,它價格基本是公開透明的。那麼問題就是小米手機同樣的性能配置比其它家的手機便宜那麼多,不賺錢嗎?

當然是要賺錢的,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了

小米公司在發佈自己家的中端千元機小米6X的時候和幾家友商進行了對比,同樣的驍龍660處理器加上6G內在和64G的儲存,小米6X只要1799元,而同樣配置的OPPO手機和VIVO手機價格都上了三千元,幾近一倍的差價,小米是不是不賺錢?小米公司也對此進行了回應,那就是不賺多,只賺百分之五。說明小米還是賺錢的,只是相對於其它手機公司賺的少而已。

小米的主要利潤在於產業鏈

如果到小米之家或是小米的官方網上商城逛一下就可以發現,小米真的是產業鏈的公司,居家生活的各各方面小米都有產品提供,並且基本上都採用了智能設計方案,可以和小米手機進行關聯,這就是產業鏈,相信選擇了小米手機之後,再選擇小米其它產品的可能性明顯增加。小米更大的利潤也在於這裡。手機少賺,產業鏈都賺錢。

大量的採購方案可以有更低的成本

小米手機的低成本還在於自己的大量採購方式,這樣的採購可以拿一更低的價格,同時有一些硬件完全沒有必要採購最優級產品,比如千元機的定位芯片,屏幕等,這些合格即或,不需要A級品,用戶體驗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成本價格可以降三成以上。所以說,如果不是旗艦級手機,在使用過一段時間之後總會有一些小問題,其實並不奇怪,而這些用戶也是可以接受的。

以上就是小編的簡單分析,對於大公司而言,這樣的採購方式以及產業鏈式的發展方式,都可以為公司爭取到更多的利潤空間。所以不是不賺錢,只是在這個手機方面小米賺錢不多而已。


黑米桃




這就是小米手機能夠逆襲的法寶,靠低價策略與競爭對手進行市場爭奪,從而獲得了大批量的米粉,最終做到了國產品牌手機第四名的位置。

那麼為什麼小米手機價格這麼低?

1.嚴格控制成本

小米手機在對供應鏈管理上,是非常苛刻的,特別是對於供應鏈的價格把控,幾乎貼近成本,從而大大壓低了成本。

2.網銷省去中間成本

小米手機是國內第一家互聯網手機,採用的是“網絡直銷”的方式,省去了代理商、渠道商上邊際成本。

3.按量生產零庫存節省費用

眾所周知,小米手機採用的是“飢餓營銷”,永遠不會出現產能過剩,幾乎零庫存,節省了庫存導致的尾餘費用。

4.第三方收入補貼硬件盈利

比如廣告付費、應用推廣下載付費、第三方增值服務等,這一部分收入成為了硬件之外的盈利補貼。

真的不賺錢?

假的。

雷軍在發佈小米6x時已經很明確了,小米未來的淨利潤不會高於5%。

言外之意,就是此前小米手機等硬件的淨利潤是高於5%的,這說明小米手機一直在盈利。


看見光


不賺錢肯定是不可能的。

武夫覺得電子數碼產品是一分錢一分貨的,手機配置這個東西和電腦是一樣的,去電子城組裝電腦的話CPU、內存、硬盤是不嫌錢的,都是顯卡、主板、電源、機箱賺錢。

另外一個方面,雷軍曾在表示,做手機只是為了做生態鏈,看看現在小米的佈局十分廣泛,手機佔領市場之後可以帶動整個生態鏈的銷售,所以手機的利潤率肯定會比較低。


武夫雜說


旗艦虧本或不賺錢賣,給人造成一種性價比高的感覺,不過量不會很多,而且儘量拖延供貨時間,好處有,1.賣得少就虧得少,2.給用戶一種脫銷的感覺,3.以時間換取電子產品成本,4.無庫存壓力,5.可以吸引相對忠實的粉絲,6.為自己的商場提供穩定的入口,7.提升品牌影響力。

低端產品走量且遠高於山寨的賣,因為旗艦的錯覺,讓市場錯誤地認為該品牌的所有系列都有極高的性價比,從而產生一種信任感,於是買起來不會有顧慮,其實是收編了山寨機的生產廠家,山寨機的配置,但利潤空間遠比山寨機來的高,反正是低調產品,用戶關心的是低價、可用,又有看似不錯的品牌做保障,感覺還是不錯的。同時,MIUI做的確實不錯,沒有一個山寨廠家做的UI比小米的MIUI更親民,在低端市場無敵,合理地整合供應鏈和以大客戶的姿態壓榨供應商,可以進一步降低零配件成本,提升了利潤空間,以前的山寨商家有錢賺,以小米的這種方式來經營不那麼山寨的山寨機,利潤更是可觀。

至於其他的智能家居、商場、遊戲分發、廣告等等等等,看似熱火朝天,其實都是小種類的把玩,沒有強大的研發做後盾,生命力不強,也只不過是賽格市場的提升版而已,給人的感覺依然是山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