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劉邦起兵錄——我是流氓我怕誰?

上回說到了劉邦夢幻般的人生起點,如果劉先生老老實實地呆在沛縣做自己的村幹部,估計熬到老也就那樣了。但是,他生來就是個不安分的主兒,註定了要有一生不凡的傳奇經歷。

劉邦起兵錄——我是流氓我怕誰?

不久,劉邦接了縣令的指派,為縣令運役徒去酈山。在先前的宴會上,沛縣的主吏曾對呂公說,“劉邦這個人,常是說大話很多,能作成的事很少。”可見劉邦給同僚們中留下的印象,但是縣令居然把運送役徒這麼重要的活兒交給瞭如此不靠譜的劉邦,不知道縣令是實在無人可用了還是別有用心。這天運送役徒走到了中途,劉邦發現已經逃跑了不少人了(被綁起來長途跋涉去給人家修墓,沒什麼工資可拿,搞不好把命都搭進去,換你你也逃跑),估摸著照這個走勢,等到了酈山的時候,這些役徒可能要逃光了。因此走到豐西山澤之中,便停了下來飲酒(還有心喝酒,心真寬)。天色已晚,酒也喝的差不多了,劉邦半醉半醒,揭開了役徒的繩索,要放他們走。(喝酒誤事呀)

劉邦說道:“大家都是老鄉,老鄉何苦為難老鄉啊?你們都走吧!從此以後,我也得遠走高飛了!” 大家都歡喜地逃去,其中有精壯少年十餘人,願意追隨劉邦,劉邦便留他們一起走。(自古套路得人心,這套路玩得溜溜的,一下子就有了十幾號的精壯小弟),劉邦很高興,酒沒少喝。夜裡走到了山裡的小路,讓一個小弟在前面開路,小弟跑回來說:“邦哥,前面有條大蛇擋住了去路,咱還是回頭繞到走吧!”此時,劉邦已醉,說:“有啥好怕的?哥罩著你們” !於是劉邦大搖大擺走在最前面,拔劍劈擊,斬蛇,蛇被斬為兩段,路徑開通!劉邦帶領小弟們繼續趕路。(明白了,感情其他人都手無寸鐵,您這手裡原來有劍啊,還有酒壯人膽,可不天不怕地不怕)

走了幾里之後,劉邦醉得實在走不了了,便躺下來休息。後面行路的小弟們,走到斬斷大蛇的地方,看見一老婦人,夜間在那裡哭泣。

路人就問她為什麼哭?

老婦人說:“有人殺了我的兒子,所以我才哭。”

行路人說:“老太太,你的兒子為什麼被殺?”

老婦人說:“我兒子,是白帝子,變化為蛇,當道而臥,如今被赤帝子斬殺,所以我才哭!”

劉邦起兵錄——我是流氓我怕誰?

劉邦的小弟們覺得這老婦人胡言亂語地,不誠實,要打她,老婦人忽然不見了。後來一行人到了劉邦醉臥的地方,此時劉邦也已酒醒。小弟們將老婦人說的話,告訴劉邦。劉邦心中暗自歡喜,頗為自負,自信為非常之人。而那些追隨他的人,因此一天比一天更畏懼他。(《史記》中既有此段描寫,估計真有這麼檔子事兒,但應該沒這麼玄乎。那老婦說不定就是因為失去兒子而導致精神失常的老婦人,依當時的世道看,人命賤如草芥,死人的事兒應該很尋常)。

秦始皇帝經常說:“東南有天子氣。”(這事兒沒個譜兒,您說有就有唄,想去哪兒玩還不隨您?)因此便出遊巡狩東方,意在以皇帝之威,鎮服東南的天子氣。劉邦因此自己懷疑(還真瞧得起自己),怕有何災禍臨身,就逃亡藏匿在芒碭二地的山澤巖洞裡。呂夫人見不著劉邦,就帶人尋找,常常一找一個準。劉邦納悶兒了,問媳婦兒怎麼找到自己的(原配夫人總是有辦法找到自己丈夫,自古皆然,你懂的)。呂夫人說:“你所藏的地方,上面經常有云氣,我就依著雲氣去找,就常找到你。”(這。。這。。這。。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呀,忽悠原來是這兩口子共同的絕技)

劉邦聽了,心中大喜。沛縣的子弟也有人聽說這種事,來當劉大忽悠跟班的人更多起來。

秦二世皇帝元年秋季(公元前208年),陳勝等在蘄起事,兵到了陳而稱王。宣稱要張大楚國,以為號召。一時許多郡縣響應,多殺其郡縣的長吏,應和陳勝。沛縣縣令害怕了,也想在沛縣起事響應陳勝。(自己不反,說不定就要被造反起來的人殺掉,既然這樣,還不如老子自己起來造反),沛縣的主吏蕭何和曹參對縣令說:“你本是就是朝廷的官,要是你來領導沛縣的子弟造反,恐怕他們不肯聽。不如縣令召來以往逃亡在外的人,可以得幾百人。就以這個力量,脅持縣裡的群眾,群眾不敢不聽。”(你瞧瞧,要不怎麼說文化人心機深呢,讀書人不好惹啊!)

劉邦起兵錄——我是流氓我怕誰?

縣令覺得有道理,就讓樊噲叫來了劉邦。劉邦這時已經是有數百人馬的流氓頭子了,於是樊噲隨劉邦來到沛縣。縣令見到劉邦的陣勢後悔了(這麼一大幫子流氓,擱誰誰不瘮得慌啊),怕劉邦率眾入城,造成事變(您本來不就是為了造反才聚集人馬的嗎?人馬齊了,人怎麼慫了)。於是閉城堅守不許劉邦眾人入內,並要殺蕭何和曹參(都賴你們出的騷主意)。蕭、曹二人怕了,偷躍城牆逃出,依附了劉邦。

劉邦於是給全體父老一封信(發動人民群眾),用箭射到城上,信上說:

“天下苦於秦的暴政太久了!如今沛縣父老們,假使要替沛令堅守城池,而此時各國諸侯,都已起事,沛城就不免被攻破而遭屠城之禍!(看來屠城在戰國時期沒少發生,此時在老百姓心裡已經不是稀罕事兒了,悲呼哀哉!)如果沛中父老,現在共同起來殺了沛令,選擇沛中子弟,可以立為首領的,立為首領,用以響應諸侯,那就能夠家室完整,不遭災難。(“家室完整,不造災難”,自古以來老百姓要求的就也就這麼簡單)不然,父子都被屠殺!而死得毫無意義。”

沛中父老看這封信,果然率領子弟,共同殺了縣令,開了城門,迎入劉邦,當即要立劉邦為縣令(靠著忽悠的本事,劉邦取得了第一次勝利)。劉邦忽悠道,不不不,是說道:“天下正在紛擾混亂之中,一時諸侯都已起事,如今我們沛縣已經起事,如果領兵的人,不能選擇得妥善,一旦破敗,大家就只有肝腦塗地了。我劉邦並不是過於愛惜自己的生命,而是怕自己能力薄弱,不能保全沛縣父兄子弟,所以不敢擔此重任。這件事是一件大事,希望父老們慎重選擇,換一個人,推出一位可以任大事的人。”(流氓頭子劉邦忽然間成了為人民著想的真男人,落差有點大,容我緩緩,適應下)

劉邦起兵錄——我是流氓我怕誰?

蕭何曹參等,都是文吏,膽量較小,愛惜生命,怕將來事有不成,而秦帝會族滅其家(人性恆不變啊,自古就這德行)。

於是大家都推讓而共舉劉邦。沛中諸父老說:“我們平日聽到劉邦許多珍奇怪異的事情,他一定會大貴的。”(前期鋪墊做得好!)又經過卜筮,沒有比舉劉邦為首更為吉利的(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這時劉邦又屢次推讓(退讓的學問在這裡,自古凡是推讓的,最終都默默的接受了,這是規律),而大家都不敢作。

最後便立劉邦為沛公。沛公既立,祭黃帝,祭蚩尤於沛令公庭(那時候蚩尤還沒拿來被作為反面人物典型),又行釁鼓之禮。沛公軍旗幟都用赤色,這是因沛公曾斬蛇,老婦人說蛇是白帝子,殺蛇的人是赤帝子,所以尚赤色(充分利用宣傳優勢)。

於是沛中少年豪傑吏人,如蕭何、曹參、樊噲等人,都為沛公出動,收沛中子弟為兵,得二三千人。乃出發攻胡陵、方與,回守豐邑。

一言不合,反了他孃的。劉邦就這樣幹上了造反這檔子高風險又高收益的行當,但是成功之道絕非坦途,後面有很多敗仗等著他去打,有很多土等著他去吃......

劉邦起兵錄——我是流氓我怕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