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學習時報」治學應當涵養“五氣”

每每聽到“眼界決定境界”這句話時,總會想起“不畏浮雲遮望眼”和“不識廬山真面目”那兩句意蘊深遠的詩句。王安石登飛來峰時年方30,志存高遠的豪邁與自信躍然紙上。蘇東坡題西林壁時年近半百,歷經滄桑的哲思與智慧令人折服。不由感慨,治學者當在登高望遠、腳踏實地中拓展眼界,在知行合一、始終如一中提升境界。

登高望遠,就是要在勇攀高峰中看清大方向,回答“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問題。腳踏實地,就是要在橫看側看中探究真面目,解決“怎能來、怎麼去”的問題。推動高度和角度的和諧統一,並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始終如一,方能步入物我兩忘、至遠至臻的境界。為此,治學當涵養“五氣”。

樹志氣。“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千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秉承“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志向和理想,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鞠躬盡瘁,鍛造了不朽的文化豐碑,積累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一個獨善其身的學者,格局不會大;一個缺乏擔當的學者,境界不會高。因此,要樹立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的理想和志氣,有“先憂後樂”的情懷,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治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提升求知的崇高性、求真的徹底性;有“匹夫有責”的擔當,堅定為民族謀復興的人生志向,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有“放眼全球”的視野,關注人類社會的共同命運,推動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

接地氣。“閉門覓句非詩法,只是徵行自有詩。”真理是符合於人民利益的,規律是蘊藏於發展實踐之中的。我們要探究真理、把握規律,就要走出“象牙塔”,到群眾中去問需求計,到實踐中去探尋求證,為理論創新掘開“源頭活水”、為實踐創造提供前瞻引領。接地氣,還要求我們更加重視“智庫科研”,敏銳關注制約改革的深層次問題、推動發展的牽動性問題、影響穩定的前瞻性問題、當下面臨的現實性問題,積極改進話語體系,廣泛深入地開展應用型研究。儘管學術研究有著自身的規範和特點,但是如果脫離了實踐,只是從理論到理論,難免會曲高和寡,孤芳自賞。

有銳氣。“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學術的生命力在於創新,墨守成規、亦步亦趨是難有作為的。學者治學要師古不泥,尊重前人又敢於超越前人,有理性又有激情,有主見又有創見,做到博採眾長、融合提煉,進而不斷髮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給出新方案,開闢新境界。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曆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我們開展理論創新、推動學術繁榮具有無比豐厚的土壤,要弘揚偉大創造精神,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充分展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邁向世界舞臺的中央。

養靜氣。“學者萬病,只一個靜字治得。”靜能治躁,在面對浮華、誘惑時,能夠坐得住冷板凳,保持“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做到“無地而不學,無時而不學,無念而不學,不會其全、不詣其極不止。”靜能養心,在面對名利、得失時,能夠受得起冷遇,堅定“士以弘道”的價值追求和“取法其上”的治學標準,保持平常心態,鍥而不捨地向學術高峰邁進。靜能生慧,在面對所謂的學術權威時,能夠保持冷靜,既不固步自封,也不妄自菲薄,堅持理性思考、固本培元,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勇毅篤行。

揚正氣。“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治學與修身從來都是相伴相生的,都是不斷認識自我、戰勝自我、超越自我的過程。治學者要樹立良好的學術道德,弘揚優良學風,營造風清氣正、互學互鑑、積極向上的學術生態。要強化社會責任感,把治學和修身統一起來,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傳播者,在致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征程中立德立言,展示風采,實現人生價值。

文章原標題為《治學的眼界與境界》,刊載於《學習時報》2018年5月11日7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