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激活脫貧內生動力——平涼市推進“精神扶貧”工程側記

今年以來,平涼市積極探索“精神扶貧”激發群眾脫貧動力的路徑,從思想引領、輿論引導、價值引領、文明創建、文藝潤心、文化惠民、科普培訓、人文關懷等八個方面,以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為抓手,推進“精神扶貧”工程,進一步增強廣大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決心。

近日,一場“法律助推精準脫貧”宣講活動在靈臺縣新開鄉華掌村舉行,宣講員朱存貝向當地群眾宣講了民族區域自治法,還講到縣裡要給華掌村今年實施的71戶易地扶貧搬遷群眾配套洗澡間。

目前,靈臺縣政法系統已在8個鄉鎮68個村進行了宣講,有效增強了群眾學法、懂法和用法的法治意識。

5月22日,在靈臺縣西屯鎮物資交流會期間舉辦的群眾系列文化活動演出現場,全鎮15個村編排了75個文藝節目精彩演出,橋子村農村婦女馬雪梅自編自導的情景劇《樂土》引來鄉親們如潮般的掌聲。情景劇《樂土》由身邊的婦女表演,主要反映在惠民政策支持下,群眾發展起了牛果等富民產業,致富後的他們,響應政府號召開展全域無垃圾綜合治理、移風易俗、文化娛樂等農村生活片段。

據瞭解,平涼市依託8個“百姓宣講團”及廣大基層幹部,組建各具特色的“精神扶貧”宣講小分隊、理論對談小分隊,採取點對點、面對面的方式,開展廣覆蓋、全方位、多層次的宣講活動,目前已經宣講420多場次,受眾達1.2萬多人次。

“姐你不要擔心,我是出去學本事呢,只要我能吃苦,我就不信憑我這雙手掙不下錢。”近日,涇川縣優秀微電影展播期間,演員的話音一落,臺下響起一片喝彩。由涇川縣網信辦拍攝的微電影《招娣》,反映的是農家女孩王招娣為了抵制家庭包辦的高額彩禮婚姻,決定跟著隴原妹外出培訓創業的故事。《招娣》批判了“誰家彩禮多誰家姑娘值錢”的畸形價值觀,塑造了一位自立自強,通過奮鬥取得事業愛情成功的女性形象,引起了強烈反響和討論。

去年“七夕”節,在涇川縣城關鎮鳳凰村,7對新人在縣領導證婚、千名遊客祝福的盛大婚禮上發出“倡樹文明新風、構建幸福之家”的號召。這是平涼市全面實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八個一”工程示範點建設的內容之一。

近年來,平涼市通過整合“道德講堂”、鄉村舞臺、村級文化中心、農家書屋等陣地資源,通過指導村級組織制定村規民約、建立紅白理事會和“孝道紅黑榜”,評選“和諧五星”“十大孝子”“好媳婦”“好婆婆”,舉辦實用技術培訓,刷寫精神扶貧標語,發放“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倡議書,開展以“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為主要內容的文明家庭創建等形式多樣的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廣大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自覺摒棄守舊思想觀念,弘揚文明新風。

近日,崆峒區“涇河新時代文藝小分隊”送文化下基層巡迴演出啟動儀式在草峰鎮舉行,標誌著崆峒區今年送文化下基層第一季演出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涇河新時代文藝小分隊”送文化下基層巡迴演出是進一步延伸文化服務觸角、讓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的一項重要舉措,旨在以豐富多彩的文藝形式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送到群眾當中,把最優秀的文藝作品送到廣大群眾的家門口。

崆峒區西陽鄉西陽村村民楊福平在演出結束後興奮地說:“平時在電視上才能看到的節目,今天在家門口看到了,我們很喜歡這樣的文化節目。”

去年以來,平涼市各縣區普遍組建了“紅色文藝輕騎兵”“新時代文藝小分隊”等文藝宣傳隊伍,創排了一批精準扶貧題材的快板、小品、小戲等文藝節目,並在農村巡迴演出。結合“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持續開展了千臺大戲進鄉鎮巡演,常態化開展文藝院團赴貧困村慰問演出,在貧播種文化種子,厚植文化根子。

“這是我們晚年唯一的一張合影照。”家住靜寧縣林芝鄉張堡村的張彥雄、尹金花兩位老人年近80歲,一年前,靜寧縣精準扶貧、文化惠民——“一張照片”公益拍攝活動的志願者為老人免費拍攝了這張合影照。如今,老人把這張照片裝裱好,掛在家裡顯眼的位置。

“以志願服務為抓手,實施品牌化運作,打造志願服務的優良品牌。”這項活動的組織者、靜寧縣文聯主席陳寶全說,通過倡導“一個志願組織,一個服務品牌”的理念,開展“一張照片”公益活動,截至目前,來自全縣各行各業的54位攝影志願者,為全縣24鄉鎮68個村70歲以上的2千多位老人拍攝了肖像照和生活照,併為大多數村民小組的群眾拍攝了“全家福”,累計拍攝照片1萬餘張。

“目前我們已在全市七個縣區大力推廣靜寧縣‘一張照片’文化公益活動的成功經驗。”平涼市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此外還通過組織文化志願者開展為貧困家庭贈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字畫、為貧困群眾拍攝全家福、生活照等活動。

同時,平涼市組織宣傳思想文化系統的幹部職工、專家學者和志願者廣泛開展結對幫扶活動,為貧困農村留守老人、婦女、兒童和特殊困難家庭開展慈善資助、支教助學、心理疏導、危機干預等經常性志願服務,幫助他們緩解壓力、樹立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