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戒毒那些事」千里传书信,情在书简中

今年是《禁毒法》实施10周年,6月26日又将迎来第31个国际禁毒日。上海司法行政系统一直致力于戒治、挽救、扶助吸毒人员,教育矫治涉毒罪犯,努力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6月1日起,“上海市司法局”微信公众号开通【戒毒那些事】栏目,为大家讲述那些不为人知的戒毒故事。

今天刊发戒毒那些事(十一):千里传书信,情在书简中

国庆节的晚上,在完成交接班点名后,大队民警袁红爽从同事手中接到了一封信。

“老袁,你的信,大过节的,不知道谁那么惦记你啊!”同事开玩笑的在旁边打趣……

尊敬的袁警官:

我分到新的戒毒所后...一切顺利,始终没有忘记你的关心和帮助。时逢国庆,特此衷心祝福您全家快乐!”

……

握着信纸,老袁不禁回忆起这封信的主人。

任某,现年46岁,前科6次,这次因吸食冰毒被强制隔离戒毒2年,光从简历来看,那一长串的违法经历,应该是个难矫治对象,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入队一周后,他的违规违纪就接连不断。

「戒毒那些事」千里传书信,情在书简中

“我来带这个人,带了那么多年的新兵,还教不好一个戒毒人员吗?”

正在大队头疼之际,袁红爽以转业军人的干练接下了这个任务。

针锋相对以理服人

某天晚点名,当值班民警要求报数时,任某故意报的很轻,当值班民警要求其报的响亮时,他就嚷嚷道:“你这是体罚!”

第二天,当老袁上班知道这件事情后,第一时间找到了任某。

「戒毒那些事」千里传书信,情在书简中

「戒毒那些事」千里传书信,情在书简中

“你必须向昨天值班的警官道歉……”

“他故意为难我,这是体罚!”

「戒毒那些事」千里传书信,情在书简中

「戒毒那些事」千里传书信,情在书简中

「戒毒那些事」千里传书信,情在书简中

「戒毒那些事」千里传书信,情在书简中

“你既然说这是体罚,那民警怎么罚你了,为什么罚你?”

……

「戒毒那些事」千里传书信,情在书简中

「戒毒那些事」千里传书信,情在书简中

沉默片刻,任某拿出了“老官司”的油腔滑调。

“我认错了还不行。”

「戒毒那些事」千里传书信,情在书简中

「戒毒那些事」千里传书信,情在书简中

「戒毒那些事」千里传书信,情在书简中

“不行!必须写检查。”

“我没文化,写不出来。”

「戒毒那些事」千里传书信,情在书简中

「戒毒那些事」千里传书信,情在书简中

「戒毒那些事」千里传书信,情在书简中

“写不出来,就给我背戒毒誓词和所规队纪。”

老袁的义正言辞,把任某给镇住了。随后他写下了检查。从那天起,任某的报数再也没有花样百出。

无微不至化冻冰心

「戒毒那些事」千里传书信,情在书简中

因为吸毒,任某体质较差,尤其是腰椎间盘突出,经常困扰他,但是这种困扰也成了他逃避戒治的挡箭牌。

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常年的病痛折磨,使得任某看什么问题都比较消极,对于旁人的关心都置若罔闻。

他经常利用报病逃避康复训练,等医生来检查后其实并无大碍,这也让民警们非常头晕。

「戒毒那些事」千里传书信,情在书简中

对于如此频繁的报病请求,老袁还是耐着性子。每天上班早、中、晚三次讲评,不忘对其关心;个别谈话的时候,不忘问及身体情况;每天医生巡诊时,不忘留住医生交流下任某的病情。遇到周末休息,总要嘱托其他民警“任某的药,请一定配齐”。许多戒毒人员看在眼里,任某也看在眼里。

「戒毒那些事」千里传书信,情在书简中

又一次,任某和其他戒毒人员发生了争执,小组受到了处遇兑现,老袁月考核被扣了分。大家心情都有些压抑。轮到老袁值班的这天,正好晚餐有排骨汤,当任某打饭的时候,老袁特意把多余的一份排骨汤留给了任某,并且关心的说道:“腰椎间盘突出,就是要多喝骨头汤。处罚归处罚,养病归养病。”

接过满满的一碗排骨汤,任某以一种少有的姿态——90度鞠躬表示了感谢。回到小组后,一声不响地喝完了所有的排骨汤,并对组长说:“我算是服了,袁警官是真关心我,我对不起他...”

鸿雁传书

寻回真情

任某来到大队时,正值所内改造,亲情电话无法开通。加之新收集训期间各项要求都比较严格,致使任某情绪往往出现反复。对于不能和家人直接联系,一直颇有微词。

虽然任某有不少缺点,但还是非常重亲情的。从其口中了解到,在外面的时候,他每天会给母亲打电话,即使以前被关起来,每周还会打回去一个电话。但是这次,从入所到现在都没能和家中联系上,没有母亲消息,任某十分焦虑。

信,这个古老传递消息的方式,也就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一封,两封,三封……

任某写信的精神也着实让老袁吓了一跳,一天一封,一天几封,就这样寄出去。可是,半个月后,仍然了无音讯。任某急了,老袁也急了。任某急的是,始终无法得到家中母亲的音讯。老袁急的是,刚刚开始情绪稳定,遵规守纪的任某,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再次情绪失控,重回老路。

怎么办?

老袁通过公安提供的档案,开始做起了联系人。电话打过去,不是无人接听,就是忙音。

「戒毒那些事」千里传书信,情在书简中

「戒毒那些事」千里传书信,情在书简中

老袁一边安慰任某,一边通过网络查询地址、邮编,两人都希望能尽快得到回音。这期间,任某寄出的信不下数十封,老袁也不厌其烦地帮忙联系。

终于在一个月后,母亲的信来了。原来是任某很少回家乡,连家中的地址变了也不知道。他很惭愧,也很疑惑——既然地址不对,怎么信还会到母亲的手中呢?

原来,老袁通过三番五次联系东北当地的派出所了解到了任某家庭地址变动的情况。于是通过信件,通知任某的家人,去取那些滞留在当地邮局的信件。这真的是“千里传书信,情在书简中。”

任某找到了袁警官:“袁警官,我该怎么做才能报答你。”

老袁送了任某一首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也是出门在外,远离父母,所以我知道,对母亲来说,最重要的是你早日平平安安回到她的身边,这就是我要你做的。”

……

  • 法治上海综合编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