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只因把倆字說顛倒了就被免官,他冤枉不冤枉?

古代的官員都是科舉考試後任命的,大都有非同尋常的學問。特別是文官,沒有兩把刷子也進不了那道大門。武將一般不必具備這類學問,會打仗就行了。作為文官,當然知識淵博,那可是飽讀詩書的學問家!

可是,在清朝就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作為翰林的官員竟然把一個常識性的詞語說顛倒了。在皇帝看來,這就是不能勝任的表現,於是降了他的職務。

關於這個故事傳說,有幾個版本。此處不是學術討論,所以只簡單地描述一下。

乾隆皇帝帶領一行官員外出,路過一古墓時,他指著墓前高大的石人問是什麼,一翰林回答說:“這石人名叫仲翁。”乾隆隨後即寫下“打油詩”一首:“翁仲爾今稱仲翁,必是窗前少夫功;你今不得作林翰,罰到江南作判通。”
這裡解釋一下翁仲。有兩種說法:
1原是秦始皇時的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相傳他身長1丈3尺,端勇異於常人,秦始皇令翁仲將兵守臨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後,秦始皇為其鑄銅像,置於咸陽宮司馬門外。匈奴人來咸陽,遠見該銅像,還以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於是後人就把立於宮闕廟堂和陵墓前的銅人或石人稱為“翁仲”。

2指的是匈奴的祭天神像,大約在秦漢時代就被漢人引入中國,當作宮殿的裝飾物。初為銅製,號曰“金人”、“銅人”、“金狄”、“長狄”、“遐狄”,但後來卻專指陵墓前面及神道兩側的文武官員石像,成為中國兩千年來上層社會墓葬及祭祀活動重要的代表物件。像了人像外,還包括動物及瑞獸造型的石像。


不管是哪種說法,最後的結果都是在墓前安置石像,而這石像就是翁仲。

翰林是做什麼的?搜狗百科上說:翰林(hàn lín)是指皇帝的文學侍從官,翰林院從唐朝起開始設立,始為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但自唐玄宗後演變成了專門起草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院裡任職的人稱為翰林學士。明、清改從進士中選拔。翰林學士實際上充當皇帝顧問,很多宰相都從翰林學士中選拔。

像這種機構的官員,犯下這種常識性錯誤,難怪皇帝會怪罪。

通判,tōngpàn,中國古代官職之一。官制始於宋朝時期,明朝期間為各府的副職,位於知府、同知之下。在清朝通判也稱為“分府”,管轄地為廳,此官職配置於地方建制的京府或府,功能為輔助知府政務,分掌糧鹽都捕,品等為正六品。通判多半設立在邊陲的地方,以彌補知府管轄不足之處。

從翰林到通判,一下降了好幾級,處分相當嚴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