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行业大佬给出神预测,自动驾驶马上就要来了

WGDC 2018今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闭幕,我们科技MIX有幸参加了“

自动驾驶地图峰会”的报告。

峰会邀请到了高精地图领域的传统图商、新兴图商和车厂,与会嘉宾有来自日本的测绘公司,有Here地图的创始人,有戴姆勒自动驾驶部门的高级经理等等。

行业大佬给出神预测,自动驾驶马上就要来了

与会者们就行业现状和高精地图的技术细节做了交流和分享,这其中,来自小马智行的首席运营官胡闻的发言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

小马智行是一家自动驾驶技术提供商,胡闻是小马智行(pony.ai)的首席运营官。

行业大佬给出神预测,自动驾驶马上就要来了

小马智行COO胡闻

胡闻在会上表示,现在有很多针对L4的无人驾驶方案,虽然很多人认为它们短时间内难以落地,但高等级的自动驾驶会在短时间内实现小规模的商用,在一些领域找到它的应用场景。

比如机场、工地、园区、泊车、短途的无人出租车服务等等,这些场景一般可控性较高,环境复杂度尚可,十分有利于高等级自动驾驶的前期推广和落地。

胡闻的发言,让我们对自动驾驶的前景有了更高的期望,也看到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技术发展脉络。

自动驾驶是为了实行零控制的理想交通社会,车辆可以安全地移动,环保节能,给乘客带来的则是安全的出行,和舒适的乘坐体验。

行业大佬给出神预测,自动驾驶马上就要来了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汽车界就不断尝试,开发出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技术,并下放到了民用车上。比如倒车雷达、车道维持、自动巡航、紧急制动等等,其终极的形态,就是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的总体实现路径比较清晰,从辅助驾驶,到部分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最后是完全自动驾驶。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也对此进行了分级定义。

行业大佬给出神预测,自动驾驶马上就要来了

行业广泛预判,2020年将是重要的时间节点,届时能实现部分自动驾驶的量产。当然就像胡闻说的那样,未来的自动驾驶是有场景优先级的,高阶自动驾驶的感知、认知和控制是技术的核心,这和低等级的辅助自动驾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不同等级,对于技术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自动驾驶对时空的感知需求,催生了高精度地图的诞生,它有4个特点。

1. 感知范围广。现在的视觉+激光的传感器组合,最远能达到200米左右的范围,而高精地图能探测的更远。它能知道弯道之后的状况是什么样子,能预知视距之外的交通路况,在理论上有无限远的感知力。

2. 可以消除误差。传感器有判断错误和失效的可能性,比如特斯拉撞上卡车的那场著名的事故,如果有高精地图的辅佐,事故本身就可以避免。有些传感器无法识别的金属,通过地图也可以消除,地图还可以告知地区的误差范围,通过AI算法,提高传感器的可靠度。

行业大佬给出神预测,自动驾驶马上就要来了

3. 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在恶劣天气下,几乎所有的传感器要么失效,要么性能被大幅降低,而地图可以在这种情况下,给汽车提供一个不受影响的“上帝视角”。

4. 地图能够表达传感器无法获得的知识。通过数据的积累,地图可以成为驾驶经验的载体,通过云端传达给自动驾驶的终端,补充传感器的一些功能。

高精地图的工作流,是一个从现实世界,到采集、加工处理、发布、表达、用户使用、数据发现变化,然后回馈到现实世界的过程,它是一个线性的流程,形成了一个闭环。

而技术的渐进,让每一个环节都不断演变,导致新的地图的产生。比如采集端,从人眼来获取数据,到采集终端、传感器系统来获取;从基础的测绘遥控,到社会化、大众化采集。

行业大佬给出神预测,自动驾驶马上就要来了

在加工的这个环节,从最早的纯人工处理,发展到AI的多元自动化处理。表达方式上,从纸质到多媒体,从2维到3维,到数据库到云端的存储介质的演变。

在应用端,从最基本的导航,到自动驾驶的规划,还会扩展到智慧城市的应用。

行业大佬给出神预测,自动驾驶马上就要来了

在会上,专家们指出了高精度地图的发展趋势:从专业的测绘,向众包更新来发展。

目前专业的测绘车,主要是图商来运作,它的成本高,精度高,采用自主采集,来获得一份矢量地图,包括道路的拓扑、边线、道路区间...

在专业测绘车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规格较低的采集车,它们成本较低,精度要稍低,通过后期人工的验收,数据的拆分融合等技术手段,来不断更新高精地图。而众包车辆的精度为三者最低,但数量非常庞大。

众包车通过大数据的优势,来弥补单个数据的精度,还能获得动态的交通信息

高精地图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动态信息包括拥堵的信息、交通事故、天气、人流等等。众包车能通过深度学习,人物计算等方式,来生成语义地图和特征地图,通过数据的共享,挖掘,分析,融合,来提升其精度。

行业大佬给出神预测,自动驾驶马上就要来了

众包模式还能生成感知地图,用于自动驾驶的辅助定位。总之,它是实时更新,可量产的方案。

中国有600多万公里的数据,用专业方式来采集,成本是天价,用精度地图采集车来绘制地图的骨架,然后用众包的形式去填充细节,才是让高级别自动驾驶落地的关键。

行业大佬给出神预测,自动驾驶马上就要来了

众包很像互联网的UGC形态,比如维基百科、抖音、豆瓣、知乎等等,每个人都是自媒体。众包的高精度地图也是一样,每个人是数据的提供者,同时也是使用者。

它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使用当下的数据来测绘。通过车辆通讯的方式,形成群智感知,或者以用户的移动设备作为基本的感知单元,感知任务的分发和收集,比如高德地图的拥堵提示就是个好例子。

行业大佬给出神预测,自动驾驶马上就要来了

相信通过上游厂商和下游车企、消费者的共同努力,自动驾驶一定会在未来2-3年内实现商用,在10年内获得大规模的普及。

像小马智行的这种技术提供商也将在未来扮演重要的角色,胡闻表示,小马智行是一个技术驱动的公司,而作为以技术为核心的创业者来说,高融资也好,高估值也好,IPO也好,并不是团队现在追求的目标。让自动驾驶真正地落地,能真正把技术做出来,让科技走入人们的生活,才是技术创新者最大的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