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企业中标原来还有这样的“内幕”!如何有效避免?

在建筑行业,企业投招标过程中问题很多。围标、串标、挂靠、转包等行为屡屡出现,给招标市场带来了危害。那么,在关于建筑企业中标,有什么“内幕”藏在其中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中标原来还有这样的“内幕”!如何有效避免?

企业中标有哪些“内幕”?

一、投标人与招标机构

有的招标代理机构受招标人的授意,在投标人和招标人之间,协助双方串通投标。从中非法获利,从而谋取中标。

二、投标人相互串通

有的投标单位会抱团,进行陪标串通投标,最终达成利益分配协议。一般是由中标人给陪标人一定比例的报酬,陪标人故意低价弃标,总之就是利用各种办法,达到废标。一般认定下面行为都属于串通投标行为:

(1)投标人之间协商投标报价等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2)投标人之间约定中标人(3)投标人之间约定部分投标人放弃投标或中标(4)属于同一集团、协会、商会等组织成员的投标人按照该组织要求协同投标(5)投标人之间为谋取中标或排斥特定投标人而采取的其他联合行动。

三、招标人和投标人串通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招标人内定好的,都是有关系,如有些招标人设法公开招标变为邀请招标,之后进行内定,最后找几家进行陪标,继而进行中标操作。

举个例子吧,有一个施工单位去华北参加一个招标,除自己单位以外参加招投标以外,还有其他2家在业内比较出名的单位,发包单位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商,专家评完标后,最后竟然是一家小单位中标。后来听说,中标的小单位给的是天价的回扣。

企业中标原来还有这样的“内幕”!如何有效避免?

如何有效防治投标现场乱象行为?

一、营造公平招标的环境

串通招标等现象不仅让招标工作改变了其应有的本质和意义,而且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特别是低价中标,更是很多工程质量问题的罪魁祸首。想要杜绝这一现象,就需要营造一个公平的招标环境。

二、加大对违法招投标行为的处罚力度

招投标监管部门可以通过下发文件、通知、行政监察以及行政监督等方式有效遏制招投标乱象,如果对违法招投标行为加大处罚力度,让企业难以承受风险,自然会有所收敛!

三、利用技术手段反串标

从技术上改变招投标规则,从而消除串标投标滋生条件,这也是遏制串通投标比较有效、成本比较低的一种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