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紅極一時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何逐漸退出人們的視野?

作為當年紅極一時的國產動畫《喜羊羊與灰太狼》,在經歷了15部TV動畫後終於落下神壇,無人對那些頗具個性的羊與永遠吃不到羊的狼還感興趣,便是孩子也紛紛看起了《熊出沒》而非《喜羊羊與灰太狼》,這是為什麼呢?

紅極一時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何逐漸退出人們的視野?

一、喜羊羊曾因少兒不宜被下架

喜羊羊的內容其實在早期特別是劇場版還有頗有一些“少兒不宜”的因素,裡面常常會說一些網絡梗與成人小段子,雖然無傷大雅但是絕不像表面的如此“低幼”。

而一條新聞徹底引燃了喜羊羊少兒不宜的導火索,一男孩聲稱模仿《喜羊羊與灰太狼》火烤另一男孩,以此事件這部動畫在短時間內被迫下架並埋下了沒落的線索。

當然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這個所謂的“模仿”多少有些無稽之談,與其說是動畫有誤不如說是孩子父母問題更大。

畢竟達到了“將小夥伴綁在樹上烤了”這種級別的模仿,而且實施者為8歲的男童,已然有初步善惡概念的判斷,很難想像他的這一行為只是“玩耍”。但如今在討論此事顯然馬後炮,喜羊羊因此事倍受傷害也是事實。

紅極一時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何逐漸退出人們的視野?

二、喜羊羊的原始團隊早已散夥,後續製作團體“收割痕跡嚴重”

喜羊羊在05年第一部是由黃偉明的團隊製作,而其後幾部則變為廣東原創動力公司。在此也不是對原創動力進行批判,但是光以作品的角度來看顯然喜羊羊在前幾年的情況,無論是創新、態度還是內容本身都常會進行探索與突破,而非限制在“狼抓羊”的套路。並且公司也積極開闊新領域,《喜羊羊與灰太狼》劇場版的上映便是最好的證明。

但是當原創動力接手後,很明顯的看出整個作品的水準下架,內容單板且吃老本,這也是最後逐漸退出人們視野的重要原因。

紅極一時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何逐漸退出人們的視野?

三、多年套路化劇情,觀眾早已失去激情

任何IP都有其年限,真正能達到百年不衰的IP屈指可數。

而《喜羊羊與灰太狼》這部作品又經歷了很多商業上傷害與波動,致使IP本身受到了大量的摧殘。

內容本身在後期可以看出明顯的套路與同質化,作品本身不思進取不考慮年齡層的變化與迭代,最後落下神壇只能說是必然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