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希特勒七個盟友中,戰鬥力排名是怎樣的?

如果從軍事力量來排名的話,從後往前數,第七名是泰國。

可能有很多朋友要驚異了:什麼?泰國還是希特勒的盟友?是的,二戰時,1942年,那時還叫暹羅的泰國在日本的鼓動下向英美宣戰,加入軸心國陣營成了日本的小跟班。曾經充分發揮民族特色,派遣了一支規模不大的大象軍團參與侵華戰爭。

希特勒七個盟友中,戰鬥力排名是怎樣的?

日本之所以要拉上泰國參戰,其實是要通過這個跳板征服整個東南亞,實現“南進戰略”。泰國以參戰為藉口向日本索要武器,作為“老大哥”的日本自己武器都不夠用,哪還有餘糧給小弟?贈送了幾千輛自行車就糊弄過去了,日本要的不是一個強大的盟友,而是炮灰和跳板。戰後美國曾想追究泰國的戰爭罪責,後來轉念一想,泰國的確沒啥存在感,對美軍沒造成損失,還是算了吧。所以,把泰國排在第七不冤。

第六名-第五名,匈牙利或保加利亞。這兩兄弟實力都差不多,都是跟隨德軍入侵蘇聯的僕從。兩國都是前奧匈帝國的一部分,匈牙利主要以農業為主,工業能力有限,保加利亞情況也差不多。兩軍在軸心國地位不高,在蘇德戰爭中也沒打過什麼硬仗,沒有德軍的支援不堪一擊。

第四名,芬蘭。芬蘭主要是人口太少了,又冰天雪地,所以很難變成一個軍事強國。但北歐從來不缺少傳奇,從維京海盜到瑞典雄師古斯塔夫二世,一波波北歐人都曾在歐洲書寫自己的傳奇。芬蘭之所以參加協約國完全是為了報復蘇聯。蘇聯在二戰時,為了建立所謂的“東方防線”無故侵略芬蘭,45萬蘇軍浩浩蕩蕩開進芬蘭,居然被打敗了!惱怒之下,斯大林又派援軍,共計80萬人,才迫使兵少將寡的芬蘭投降。芬軍保家衛國的戰鬥熱情可見一斑。

希特勒七個盟友中,戰鬥力排名是怎樣的?

第三名,羅馬尼亞。二戰中的羅馬尼亞很容易被人們忽視,但他們在蘇德戰場上的表現可圈可點,追隨德軍從烏克蘭一直打到莫斯科城下。1940年,羅馬尼亞軍官安東尼斯庫發動政變,建立獨裁政權,同年10月加入軸心國陣營,派遣22個師投入東線戰場,在兵力上就遠超匈牙利和保加利亞甚至是意大利。在蘇德戰場曾獨當一面負責進攻蘇聯的敖德薩,它是羅馬尼亞在東線發動的最強一擊。在兩個月的時間內,蘇羅兩軍反覆交戰,打得都很艱苦,蘇軍戰鬥到最後一個排才宣告失敗,羅馬尼亞取得了勝利。此戰羅馬尼亞陣亡17000多人,蘇聯陣亡16000人,雙方傷亡比接近1:1,足可顯示羅馬尼亞的戰鬥力。

第二名,意大利。雖然網上有很多諷刺意大利軍事力量的文章,但從硬實力上來看,意大利的海軍實力排名世界第4,在二戰之初短暫稱霸地中海,隔斷了蘇伊士運河,迫使英國將海軍主力調往地中海。

希特勒七個盟友中,戰鬥力排名是怎樣的?

在東線戰場上意大利派出26萬大軍,橫掃烏克蘭,俘虜了10萬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意軍負責防禦軸心國北翼陣地,防區正面達100多公里,負責供應的德軍非但沒有援助意軍,還經常抽調意軍的物資和士兵。在面對蘇軍裝甲部隊時,缺乏重武器的意軍堅守陣地一個月,在突圍中與蘇軍展開白刃戰,30000人中有4000多人最終突圍成功。在被網友黑的最慘的北非戰場,如果沒有十萬意軍的支援,僅靠隆美爾帶來的幾個德械師能獨力對抗幾十萬的英軍?而且每當德軍遇到危險,隆美爾總是讓意軍斷後,這一斷就可能永遠回不來了。

第一名,日本。作為窮光蛋帝國主義的典型代表,二戰中日本雖然窮,但軍事力量和戰鬥精神勝過其他軸心國,單是在太平洋戰場獨力與美軍抗衡4年之久,就可以說明其戰鬥力之強悍。日軍沒有人性,勇於犧牲,著名的“萬歲衝鋒”給美軍帶來很大損失。

希特勒七個盟友中,戰鬥力排名是怎樣的?

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日軍佔據了戰場主動,美國被動防禦,如果中途島戰役日軍勝了,後果不堪設想,整個太平洋即將變成“日本海”。而且日軍又是一支非常奇怪的軍隊,論創新,他們能策劃“珍珠港事件”,讓全世界第一次看到了航空母艦的威力;論陳腐,他們又能打出莫名其妙的“瓜島之戰”,數萬日軍因為一座沒用的島嶼被活活餓死。在著名的硫磺島一戰中,全島兩萬官兵無一人投降,血拼到底,美軍損失遠高於裝備不如自己的日軍,給美軍留下了陰影。羅斯福曾說:“一提到在日本本土作戰,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武士道精神,沒有一百萬美軍的損失,我們拿不下日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