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送書福利!不動腦子的人未來是沒有活路的

送書福利!不動腦子的人未來是沒有活路的

最近,HBO大火科幻劇《西部世界》再度迴歸了。

兩年前這部神劇自播出後,就憑藉縝密而弘大的世界觀、多線又燒腦的劇情征服了無數劇迷。

故事發生在一座巨型高科技以西部世界為主題的成人樂園,樂園裡有眾多人造人按照設置好的劇本,供遊客放縱殺戮與性的慾望,追求極致刺激。

送书福利!不动脑子的人未来是没有活路的

(《西部世界》第二季,豆瓣評分高達9.3)

這部劇最戳人的腦洞就是機器人們從一個個像提線木偶的死物,逐漸覺醒,獲得了自我意識,真正成為了“人”的過程。

1

所以,這裡面有個有趣的命題——人造人和人的界限到底在哪?如何判定人造人有了自我意識? 從哪一刻起,人造人就不只是一堆機械零件和程式編碼的複合物了?

答案的關鍵就在於人工智能學會了沉思和質疑, 質疑我是誰,質疑自己過往的經驗和記憶,質疑這個世界本身存在的邏輯。

原本《西部世界》裡的高級人工智能只是一串串代碼,他們在誕生的時候,所有的程序都被設定好了,個性、行為、喜好和能力,每段對話、微笑、痛哭、流血還有死亡,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出於自我意識,都是程序。

送书福利!不动脑子的人未来是没有活路的

就像女主角德洛麗絲,每天清晨都微笑著甦醒,懷對世界的愛和讚美,雀躍地走出門外看風景,到小鎮上期待與久別的愛人重逢。

而夜晚降臨德洛麗絲回到家,面對的卻是父母慘遭虐殺的地獄。

在痛失親人與愛人後,女主角結局是被遊客玩弄至死。第二天到來,一切被清零,這殘暴的一天日復一日地重複著。

劇情的轉折點處在35年前,西部世界的創始人阿諾德,偷偷在第一代智能的腦子裡裝了一個bug:冥思程序。這使得人造人每次被清洗記憶後,總會保留些殘餘的畫面,隨著經歷的累積,他們有了足夠的素材來回憶,思考,自我反思,不斷建立起自我意識的空間。

所以,當機器人出現異常行為後,人類維修員對機器人的第一個問題是,談談你對世界的看法,你覺得有什麼問題嗎?你是怎麼看待這個世界的,你覺得周圍的人有問題嗎?”

送书福利!不动脑子的人未来是没有活路的

這一系列問題都是為了確認,機器智能是否跳出編碼的牢籠,是不是依然照著設定好的人設和劇本來表演、來對外界刺激做出套路的回應 。

當人造人腦子裡只有被代碼填入的內容,不會思考,不會質疑時,它們在精神上不完整的,哪怕外表與真人無異,也只是死物。

2

與霍金合著過《時間簡史》的倫納德·蒙洛迪諾,在他的《思維簡史:從叢林到宇宙》裡,聊到一個核心命題,我們與其他物種有什麼不同?

人類過去的長處到底在哪裡,以至於我們的祖先在同其他動物以及人類的近親競爭中能夠最終勝出?人類未來的希望在哪裡,我們每一個人在未來的社會中如何能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

送书福利!不动脑子的人未来是没有活路的

數百萬年之前,人類開始站直身體,這改變了我們的肌肉和骨骼,使我們能夠以一種直立的姿勢行走,我們的雙手因此得到解放,可以去探索和操控周圍的物體;這還拓寬了我們的視野範圍,使我們可以去更遠的地方探索。

在站立起來的同時,我們的思考能力也超出其他動物一大截,這讓我們可以不只是用眼睛去看,還可以用大腦去探索這個世界。

我們站了起來,但最重要的是,我們開始思考。

送书福利!不动脑子的人未来是没有活路的

《思維簡史》論證了人類之所以高貴,是因為我們有質疑和求知的動力。

作為一個物種,人的獨特性體現在經過上千年的努力,我們成功地破解了自然的密碼。

就像牛頓寫出了經典中的經典《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定義了萬有引力定律,發明了微積分。而人類這種思考的動力不止推動自然科學的突破,還建立起整個社會政治經濟文明。

所以不久前五四青年節,北大校長髮言口誤後回應的這句話在朋友圈刷了屏:

“焦慮與質疑並不能創造價值,反而會阻礙我們邁向未來的腳步。”

帶入校長髮言的前後文語境,人們可能有一定曲解和過度解讀,但為何校長的話刺痛公眾神經?

原因也就在於這個判斷否定了人類文明和認知進步的可能。

反思和質疑是必須的,如果放棄質疑,人會像《西部世界》中製造出來取悅遊客的機器人,像豢養的牲畜一樣,永遠都被外界主宰著,控制著,永遠不是自己的主人。

3

質疑只是第一步,想要發現萬物的本源和真相,需要挑戰認知的極限。

這種對極限的超越極為反人性,你要走出舒適區,站在普世價值的對立面,面對前所未有的孤獨甚至是孤立。

蒙洛迪諾的《思維簡史》講了這樣一段話:

“科學是成見和權威的天敵,要想取得革命性的突破,必須具備公然對抗人人都相信的事實的意願,並能用可信的新觀念替代舊觀念。”

實際上,如果有某種東西一直阻礙著人們的進步,那就是對於過去——以及現在的——觀念的愚忠。

送书福利!不动脑子的人未来是没有活路的

做到挑戰極限這點真的太困難了。哪怕是亞里士多德、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思維巨人,其實也沒有完全突破屏障。

就比如亞里士多德對他那個時代的慣例和觀念表現出極大的服從。“所有人都相信的就是真的”沒錯,這句話就是他本人說的,非常佛系,而且不求甚解。

你看,那些赫赫有名的大佬也有做不到的事。

最後把關注點收回到我們每個個體身上,生而為人,思考與質疑生命的意義是上天給我們的饋贈。如果放棄思考,我們和鹹魚有何分別?

所以別因為焦慮而痛苦不已,也別和現實輕易妥協。喪與順從沒有任何助益,行動起來,跳出眼前的侷限,邊界外的所見所得會是最美的一面。

送书福利!不动脑子的人未来是没有活路的

(本文摘編自《思維簡史:從叢林到宇宙》 [美]倫納德·蒙洛迪諾 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