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山西小伙弃医学砖雕,刀砖相触方寸成画

在山西省清徐县晋韵砖雕博物馆,一个学中医的小伙子却痴迷上砖雕,并学起了雕刻。他已经雕刻了2年,他雕的东西栩栩如生,似3D打印。

山西小伙弃医学砖雕,刀砖相触方寸成画

山西小伙弃医学砖雕,刀砖相触方寸成画

山西小伙弃医学砖雕,刀砖相触方寸成画

山西小伙弃医学砖雕,刀砖相触方寸成画

在山西省清徐县晋韵砖雕博物馆,一个学中医的小伙子却痴迷上砖雕,并学起了雕刻。他已经雕刻了2年,他雕的东西栩栩如生,似3D打印。

俗话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作为举世闻名的文物大省,现存的古建筑居全国之首。

山西小伙弃医学砖雕,刀砖相触方寸成画

砖雕作为装饰艺术,在古代建筑雕刻中是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有着不同时代的烙印。其中清徐砖雕历史悠久最具代表性,2008年山西省以清徐县为代表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位山西后生,弃医从砖,足以证明清徐砖雕的独特魅力。

  • 清徐——砖雕

在山西众多建筑形式中,最精彩的当属元明清时期的晋商豪宅大院,深邃富丽的北方大院,建筑宏伟,精雕细刻。为了充分表达主人的气质、修养、兴趣爱好和社会地位,使得原来只用在宫廷、庙宇等建筑之上的砖雕进入民居。

山西小伙弃医学砖雕,刀砖相触方寸成画

朴素生动的砖雕赋予建筑丰富的表情,以全新的视角展现晋商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

  • 好看火 出好货

山西民居砖雕广泛应用于砖瓦建筑中,主要存在形式有:脊领、影壁、花墙、墀头、门楼等。砖雕成品之所以能经受数百年的日晒雨淋,是因为它是经过复杂的工艺流程制作而成的,全部工序完成要经过30多个环节。

山西小伙弃医学砖雕,刀砖相触方寸成画

仅是烧制出青砖,从原料的选取到出窑,就要经过选土、制泥、制模、脱坯、凉坯、入窑、看火、上水、出窑九道工序。

秉着“好看火、易操作、出好货”的宗旨,烧制砖的窑体积非常小,成砖出窑时,须对焦砖、裂砖、变形砖进行严格剔除。一窑成砖中,大抵可筛选八成左右的雕砖成品。

  • 刻砖成画 匠心独运

民居砖雕将画稿落稿于砖面上,工匠会在画纸上用缝衣针顺着线条穿孔后(约一毫米一个针孔)平铺于砖面,用装着黑色画粉的“粉包”顺着针孔轻轻拍压画稿。

山西小伙弃医学砖雕,刀砖相触方寸成画

然后用刀、凿在砖上刻画出画面构图、景物轮廓、层次,确定景物具体部位,区分三层景致,这道工序需要有经验的大师傅来完成,非常讲究“刀路”、“刀法”的技巧。

山西小伙弃医学砖雕,刀砖相触方寸成画

山西工匠精湛的技艺,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艺术手法,熔铸而成砖雕,清新质朴而又巧夺天工。

  • 图必有意 意必吉祥

砖雕装饰采用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借代、隐喻、比拟、谐音等手法传达吉祥寓意。大致分为:人物神祇、祥禽瑞兽、花草山水、器物、锦纹鹤字符等等。装饰主题可概括为祈福纳吉、伦理教化、驱邪禳灾三类。

山西小伙弃医学砖雕,刀砖相触方寸成画

例如:借桃代寿、借牡丹代富贵、借石榴代多子;以羊隐喻孝、以“暗八仙”隐喻祝寿;以蝙蝠谐音“富”、鹿谐音“禄”、鸡谐音“吉”等等。

山西小伙弃医学砖雕,刀砖相触方寸成画

表达人们对生命价值的关注,对家族兴旺的企盼,对富裕美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追求。

如今,在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等建筑中依旧能欣赏到精美的砖雕制品。山西匠人有着北方人特有的朴实和硬朗,在冰冷坚硬的砖面上书写三晋故事,刀锋与青砖相触,匠心坚守一直延续至今,有生命力的手艺不会失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