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反思教育”的昨天和今天

在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教育2030行動綱領》,隨後也發佈了新的報告並在2016年國內出版,名字就叫做《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變》。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70年以來,繼1972年發佈的《學為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簡稱富爾報告)和1996年發佈的《教育,內在的財富》(簡稱德洛爾報告)以後第三份重要的報告

“反思教育”的昨天和今天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為“Learning to Be: 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現在比較多的有兩種翻譯,一是《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也有很多學者認為應當是《學會做人: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96年報告的題目是“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也有兩種譯法,一是《教育:財富蘊藏在其中》,二是《學習:內在的財富》。一般把1972年的報告稱為《富爾報告》,1996年的報告稱為《德洛爾報告》。

為什麼20年之後,教科文組織又發佈了的新的報告?

距離上一次的德洛爾報告已經過去了二十年,世界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變化世界中的教育問題引起了教育關注者極大的討論,新的現實下又有新的問題的出現。每一個文件都是在面對不同的情況下出現的討論。1972年的《富爾報告》是在我們的傳統教育收到挑戰的時候,那麼當時傳統教育收到什麼樣的挑戰。如果用一個詞來說那就是:科學。20世界五六十年代的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科學技術發展給世界發達國家的教育帶來挑戰,在此背景下提倡提出的富爾教育提出重視終身教育和建設學習型社會。教育是隨著經濟而變化,科技能夠很大程度改變經濟。當然,在這份文件發佈的時候,我國的經濟狀況使得教育的探究還未曾涉及到終身教育等方面,到90年代,國內在逐漸重視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的建設。

1996年的《德洛爾報告》,發佈於世界經濟從高速增長到衰退的時候,這個時代有日本的泡沫經濟、蘇聯解體、美國的經濟滯緩以及第三世界的衝突等等方面,在這個世紀之交,人們所期望的是教育能夠改善、經濟重新增長、社會矛盾得到控制,將希望寄託於教育之中。正如報告開篇就說:“面對未來的種種挑戰,教育看來是使人類朝著和平、自由和社會正義邁進的一張必不可少的王牌。”“教育在人和社會的持續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的確是一種促進更和諧、更可靠的人類發展的一種主要手段,人類可借其減少貧困、排斥、不理解、壓迫、戰爭等現象。這裡就可以看出,這是一種樂觀的、充滿希望的宣言。當然,這份報告最重要的是在教育上提出“四大支柱”,即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教育的“四大支柱”到今天仍然在我們的教育研究中發揮著重要的考察指標。說到裡面的學會做人,想到一次詞語,就是什麼是學生?一般時候的回答可能有各種的答案,我本科時候上公開課聽到的一個臺灣學者的解釋,雖然也不知道是誰的原創,不過至今印象深刻:學生就是學會什麼是生存,學會怎麼去生存,學會怎麼去生存得更好。我覺得這種解釋和上面那一份學會生存的報告很有契合之處。

到了二十一世紀,可以說是教育又翻開新的一頁,新的問題又重新出現。因為教育的理念都是基於當前的或者過去所存在的不滿意的教育現狀所作出的教育解釋,希望通過一種教育理念來改變教育過去中存在的不滿意的現象。當前的世界教育格局和形式是處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青年的就業形式嚴峻,失業率增加,以及存在國家之間教育的非常不公平,教育質量之間存在顯著差異,文化多樣性中的恐怖主義、暴力、內亂等對世界產生衝擊。但當前的世界從發展上來說,又是一個科學發達,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移動技術發展,人工智能,數據時代的來臨,人員在各國間學習流動,這些都代表著新的教育現實的存在,故此,對於教育該進行反思的時候了。

在這份文件中,是怎麼樣對教育進行反思的?

首先是描述當今全球變革的一些趨勢,怎樣進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進行討論。

其次就重申人文主義的方法,這點就很有意思了。能夠說明西方國家的教育在科技上、理想上越走越遠,現在希望能夠重新回到人文主義的軌道,或者說多增添一些人文主義的元素。我們知道西方從中世紀走出,靠的就是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文化復興提倡的恰恰就是人文主義。不過在後來的啟蒙運動中,提倡理性到科技的不斷髮展,重技術輕人文也成為了很多時候的常態。在發展到一定的階段之後,我們可能就會追尋本源,尋找人文主義的方法來解決當前的教育問題,著眼於全局,構建我們所謂的全球共同利益。

接下來是討論複雜社會中的地方決策和全球決策,主要就是希望各方面協調起來。

其次就是界定了什麼是全球的共同利益,這份文件把知識和教育視為全球共同利益,也就是common goods.對於未來也提出了許多期待,對未來教育有怎樣的期待?

這份報告可以看做是對過去二十年的教育做了一個總結,把握人們最關心的也會最廣泛的教育問題,很多問題可能對於我們來說,我們很少思考,因為這些情況不會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比如中東地區的女性教育、宗教教育。還有一些我們要一段時間才能追趕的,像西方國家將把以往關注的重點從教育、培訓內容轉移到對所學知識的承認、評估和認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