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雄安新區規劃——完整版

千呼萬喚,雄安新區總體規劃現在依然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從最早的去年6月底出臺,一直到現在,大家都在等。

雄安新區規劃——完整版

其實,從各種渠道透露出來的信息,以及北京總體規劃的出臺,雄安新區的總體規劃大概輪廓其實已經越來越清晰了。我們分析如下:

1

雄安新區總體規劃框架

1、一定會有一個總體綱領性文件

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7年—2035年)

總 則

第一章 強化首都戰略定位,實現與首都的相輔相成

第二章 以北京千年軸為核心,以人民軸、人民廣場、中華民族復興碑為要點,規劃城市佈局

第三章 有序承接非首都功能,成為首都重要的一翼

第四章 科學配置資源要素,建設智慧型城市,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

第五章 加強白洋淀生態保護,實現藍綠交融相映,構建生態之城

第六章 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讓城市更宜居

第七章 加強城鄉統籌,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

第八章 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

第九章 轉變規劃方式,保障規劃實施

附 表 建設國際一流的智慧型城市評價指標體系

附 圖

2、附圖,是一系列城市規劃示意圖

每一個附圖都是一個分規劃,雄安新區有22項分規劃

01 京津冀區域空間格局示意圖

02 市域空間結構規劃圖

03 白洋淀生態保護示意圖

04 雄安新區各組團功能示意圖(容城組團、雄縣組團、安新組團……)

05 雄安新區綠色空間結構規劃圖

06 雄安新區歷史文化保護結構規劃圖

07 雄安新區風貌分區示意圖

08 起步區空間空間結構規劃圖

09 核心區100平方公里空間結構規劃圖

10 中期開發200平方公里格局示意圖

11 雄安新區功能分區示意圖

12 核心區市級綠道系統規劃圖

13

核心區地下空間規劃示意圖

14 核心區藍網系統規劃圖

15 核心區道路網系統規劃圖

16 雄安新區與首都、北京城市副中心關係示意圖

17 雄安新區空間結構規劃圖

18 雄安新區綠色空間結構規劃圖

19 雄安新區幹線公路網及公路主樞紐規劃圖

20 雄安新區軌道交通2020年規劃示意圖

21 雄安新區客運樞紐體系規劃圖

22 雄安新區永久基本農田規劃圖

23 雄安新區用地功能規劃圖

2

明確雄安新區與首都的關係

雄安新區與首都(北京古城)一脈相承。首先是千年軸內涵的延伸。

千年軸是什麼?是定都的軸線,是千年大計的軸線。

徐匡迪表示:雄安新區南北軸延潭柘寺—定都山“千年軸線”選址,與東西向“人民軸”交匯,將營造一座山水城市。

首先,“這是來源於中國傳統文化關於城市建設的‘山川定位’立軸線的哲學思想。”

雄安新區規劃——完整版

徐匡迪解釋稱,按照中國傳統南北軸線理論來看,北京城市中軸線南延下來正好是霸州,但因為霸州地質情況不是很好,不適合建新城。經在附近尋找,最後在5個選址中敲定雄縣、容城、安新三個區域聯合起來叫“雄安新區”。

“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徐匡迪稱,潭柘寺歷史比北京城還要早五百年,雄安新區正好位於潭柘寺這條千年南北軸線正下方,而潭柘寺又和通州城市副中心以北京中軸線成對稱佈局。

雄安新區規劃的原則是水城相融、藍綠互映的生態宜居城市。從大的格局來講,是根據南北向的“中軸線”和東西向的“人民軸”定位。

何謂“人民軸”?徐匡迪解釋稱,在白洋淀的西北部,新區中間有一條貫穿新區的主要交通線。這條線被稱為“人民軸”,它西起“人民廣場”,中間經過“雄安中華民族復興碑”,東到雄縣古城。

雄安新區規劃——完整版

雄安新區中軸線、人民軸線以及中華民族復興碑方位圖

3

明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步驟

最高領導指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

此前發佈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中,明確提出要全力支持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推動非首都功能和人口向河北雄安新區疏解集聚,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與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兩翼,形成北京中心城區、北京城市副中心與河北雄安新區功能分工、錯位發展的新格局。

教育部表態將加大高等院校向雄安新區疏解力度;雄安新區與螞蟻金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阿里巴巴舉行對接會;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所屬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投資基金等3家企業率先獲批入駐新區……這裡像一塊巨大的磁鐵,吸引著各行各業的追夢人。

在雄安新區總體規劃中,疏解的具體內容與單位、時間步驟都會有非常詳盡的明確。

4

明確雄安新區的經濟增長方式

雄安新區除了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外,還要起到機制體制先行,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的標杆作用。

要點:

絕不搞土地財政,不走房地產主導的城市發展老路。新區將創新工作路徑,為到雄安新區工作的各方面人才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特別是要成為年輕人創業的寶地。

將在房地產方面進行創新,租售並舉。“雄安新區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要滿足各種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不留炒作空間,實行租售並舉的住房政策。”並且以公租房為主,政府與百姓當“股東”共享發展紅利。

要為外來創業、就業者提供租賃住房,租賃超過十年也可以買,一定期限內不能賣。若賣,優先政府以略高於同期銀行本息的價格回購。

新區堅持改革創新,正在探索一套適合新區規模造林的經營機制和模式。在經營機制方面可以通過以企業與農戶或集體間多要素多方式合作,使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要始終堅持共享理念,解決好管控中的實際問題,創新徵遷安置政策,保障充分就業,不斷提高收入水平,讓群眾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加快完善新區公共服務體系,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定位,讓群眾與新區共成長。

雄安新區規劃重視公共服務發展,發揮新區為河北省公共服務“補短板”的作用。培育優質的公共服務功能,建設一流水平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體系。

5

明確生態之城,深化白洋淀的生態保護

要點:

深化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加快恢復“華北之腎”功能。

充分體現自然風貌,編制好白洋淀環境治理、成片植樹造林和生態保護規劃,確保新區藍綠空間佔比70%以上。這意味著,新城的綠色生態面積非常大,基礎設施、生產生活佔地則不能超過30%。

要保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使新區規劃建設與當地歷史文化傳承有機融合、相得益彰。

雄安新區城市建設堅決做到’三個不建’:不建高樓大廈,不建水泥森林,不建玻璃幕牆!”

雄安新區規劃編制大的原則:牢牢把握河北雄安新區功能定位,按照順應自然、尊重規律、平原建城的要求,體現中西合璧、以中為主、古今交融城市風貌特色,努力編制出經得起歷史檢驗、國際一流的新區規劃。

雄安新區城市建設大的框架:充分體現自然風貌,編制好白洋淀環境治理、成片植樹造林和生態保護規劃,確保新區藍綠空間佔比70%以上。要保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使新區規劃建設與當地歷史文化傳承有機融合、相得益彰。

雄安新區的空間佈局形式要為探索人口與經濟密集地區的優化開發模式作出示範。要擯棄形式主義的佈局手法,採用組團式佈局方案;要擯棄單純功能佈局和寬馬路、大廣場,採用多功能混合,密路網、小街區的宜人生活空間組織。

雄安新區要藍綠交織,藍色主要是指“華北明珠”白洋淀,綠色則是大面積的植樹造林。

嚴格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和城市開發邊界,朝著實現綠色低碳、返璞歸真方向邁進。

6

構建快捷高效交通網絡

雄安將構建快捷高效的交通網絡,未來新區四通八達,是名副其實的軌道上的城市。

特別是地下空間的利用,將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將把城市交通、城市水、電、煤氣供應、災害防護系統全部放在地下,以高鐵、車站、室內交通為例,均會至於地下,將地上空間讓與綠化和行人,以克服新區複雜水陸狀況,實現城鎮與鄉村共生共融。

地下雄安”前途無量:區內地下100米深度內以粘性土為主,僅在地下26至40米深度分佈連續含水層。總體上土體結構較均勻、顆粒較細,砂層分佈較少,工程施工條件好,十分適宜地下空間開發利用。

為保護地下26至40米深度的連續含水層,中國地質調查局建議地下空間分淺層(埋深0至26米)和中深層(埋深40米以下)兩個層位規劃開發。淺層地下空間上部可作為倉儲購物、生活娛樂、停車場和民防工程等建設空間,下部可作為綜合管道、地下交通等建設空間;中深層地下空間上部可作為地下交通、物流通道等建設空間,下部可作為儲水管廊、特種工程等戰略基礎設施建設空間。

雄安新區是我國中東部地熱資源最豐富、開發利用條件最好的區域,充分利用地熱資源,對綠色低碳城市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7

明確京津冀協同發展

在北京總體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明確雄安新區的責權利:

明確與北京首都的協同關係

明確與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關係

明確與天津的協同關係

明確與保定市的協同關係

明確與石家莊市的協同關係

明確與河北省其它地級市的協同關係

明確與周邊區域的協同關係,特別是明確遠期控制2000平方公里的範圍。

雄安新區遠期控制2000平方公里,其規劃一定不會遠,就在雄安新區總體規劃出臺之日。

8

明確建設步驟、時間節點一張藍圖幹到底

雄安新區的建設規劃,肯定是與中國夢的規劃相適應。其時間節點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相一致。“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所以雄安新區的建設時間節點:2020年,2025年,2030年,2035年,2050年。

新區發展需要綜合考慮經濟、社會、土地、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多方面的發展規劃,形成引導新區健康、持續發展的一張藍圖。要吸納國際機構與人才參與,採納國際先進標準與技術。要建立高效統一的規劃建設管理體制和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體系,保障新區總體規劃、起步區規劃有序實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