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房顫病人最怕4種做法,別拿生命開玩笑

房顫病人最怕4種做法,別拿生命開玩笑

“心動”常常被用來形容愛慕、喜悅、幸福等積極正面的感受。

但“心房顫動”可就不同了。只是加了兩個字,意義卻差出了十萬八千里。心房顫動的簡稱是房顫,它可謂21世紀的心血管流行病,困擾著無數人。

房颤病人最怕4种做法,别拿生命开玩笑

什麼會引起房顫、房顫時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專家,為你一一解答。

受訪專家

國家心血管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內科中心主任 馬長生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胸心外科主任 劉志勇

你一生中有1/4概率患上房顫

房顫(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類型之一。

據估計,2010年全球房顫患病人數約為3350萬;預計到2050年,中國房顫患者男性可達520萬、女性達310萬。40歲以上人群中,男性一生患房顫的風險為26%,女性為23%,也就是說,平均每個人一生中有1/4左右的概率會患上房顫。

國家心血管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內科中心主任馬長生介紹說,人的心臟就像一間“兩室兩廳”的房子,有2個心房、2個心室。

正常心跳時,依次是心房收縮→心室收縮→心房心室一起舒張,完成一次心跳。人們感覺到的心跳通常是心室的收縮,但房顫時,心房無規律顫動,不能正常收縮舒張,最終導致自我感覺心跳十分不整齊,進而出現心悸、氣短、頭暈等症狀。

但是,近1/3的房顫發作沒有症狀,極具隱匿性,而數心跳、摸脈搏有助早期發現房顫跡象

患者若發現心跳“有時快,有時慢,毫無規律”,應及時檢查心電圖以確診。老年人,尤其是併發疾病較多的人更應重視每年體檢,以便發現隱匿性房顫。

房颤病人最怕4种做法,别拿生命开玩笑

房顫最怕4種做法

馬長生表示,臨床上,房顫病人常有一些不正確的做法,對治療效果和生活帶來不利影響。

1

拖病情

有的患者不重視房顫,拖著不去治療,這對壽命影響很大。

從房顫初期到晚期,從陣發性房顫到持續性,甚至永久性房顫,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情會愈發嚴重。房顫發作越頻繁,腦血栓風險越高。

馬長生說,房顫的治本之策是,轉復房顫心律,使之恢復且長期維持正常竇性心律。主要方法有兩大類:藥物轉復和射頻消融手術治療。

其中,導管消融治療可根治房顫,降低卒中發生率和死亡率,改善心衰合併房顫預後。高齡老人、孕婦等都可接受消融手術。

2

不抗凝

抗凝可使卒中風險降低60%~70%。儘管抗凝藥物存在出血風險,但對卒中高危患者利大於弊。目前我國房顫抗凝現狀堪憂:全球房顫患者抗凝藥物應用率約為34.4%,中國僅13.5%。讓房顫患者儘早意識到自身危險,建立抗凝意識,迫在眉睫。

國際上公認的一項評分可用來指導患者抗凝治療,算法為:

心力衰竭、高血壓、糖尿病、血管病、女性和年齡65~74歲分別積1分,既往栓塞史和年齡75歲及以上分別積2分。

總分≥2分的患者就是卒中高危人群,應規律服用抗凝藥物。

3

用錯藥

不少房顫患者控制不佳的原因是不知道該選什麼抗凝藥。比如,有些人認為阿司匹林可用於房顫患者的抗凝,實際上它僅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相關卒中,且胃腸道和顱內出血風險並不低。

房顫卒中高危患者應用阿司匹林無效,低危患者應用阿司匹林風險大於獲益。

房颤病人最怕4种做法,别拿生命开玩笑

用於房顫治療的抗凝藥物主要是華法林和達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新型口服抗凝藥

房顫病人中,抗心律失常藥物應用也不夠規範,馬長生診治過的患者中不乏過度應用此類藥物的情況。與療效相比,更應重視抗心律失常藥物應用的安全性。

4

亂控制

不少房顫患者給自己生活增加了太多限制:有人刻意壓抑情緒,有人看到網上種種“飲食禁忌”,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

對此,馬長生建議,病人不必過度干涉和抑制正常的情緒反應,也無需給飲食加上條條框框。只要保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堅持適度鍛鍊、按時吃藥,定期隨訪並檢查凝血指標、心電圖等即可。

做好7件事預防房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胸心外科主任劉志勇建議,做好以下7步預防措施,把房顫的苗頭扼殺於無形。

1

少喝咖啡

房顫患者應避免咖啡因等刺激物,咖啡因攝入過量會導致心跳加快。

2

保持健康體重

超重會增加心臟負荷,進而增加房顫危險。

3

壓力最小化

即使是身體一向健康而且沒有心臟問題的人,遭遇巨大壓力也會發生房顫。

4

少量飲酒

醉酒損害心臟健康,導致身體脫水、提高應激激素水平,增加房顫危險。

房颤病人最怕4种做法,别拿生命开玩笑

5

戒菸

尼古丁是心血管刺激物,會短時加快心跳,加重房顫危險。

6

控制膽固醇水平

動脈硬化等心臟問題以及高膽固醇都會加重房顫,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發作危險。應保持低脂肪、低熱量的健康飲食,每天堅持鍛鍊以控制膽固醇水平。

7

睡眠呼吸暫停和甲亢就是兩大潛在慢性病,如果治療不及時就會導致房顫。

近期熱門文章

房颤病人最怕4种做法,别拿生命开玩笑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合作垂詢

010-65363786

010-6536379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