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潜艇攻击航母时,都有哪些手段?

唐知一


通常而言,潜艇有5种手段对航母造成伤害,但实际上比较可能的是三种。

第一种也是最经典的手段当然是发射鱼雷。1939年9月17日,德国潜艇U-29击沉了英国海军的HMS“勇敢”号航母,随后美国海军的潜艇在旧日本海军的航母上不断刷新战果,“大凤”、“信浓”、“翔鹤”、“冲鹰”……但是对于现代的超级航母而言,一两枚鱼雷击沉一艘航母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了。即便是俄罗斯的“风暴”鱼雷,也需要多枚才能将储备浮力极大的航母击沉,但打瘫还是比较容易的。美国海军自己也叫嚣过一枚Mk.48就把“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打残的豪言。

除了鱼雷之外,反舰导弹也是潜艇对付航母的好武器,但“鱼叉”这样的东西还是算了吧,打几万吨的航母实在威力不足。但俄罗斯的P-700这样的怪兽级别导弹如果真能命中美国航母,还是可以造成足够大的损伤,750千克的半穿甲弹头加上弹体的巨大动能,一发就够美国人喝一壶的,如果是“库兹涅佐夫”号自己吃一发,只怕就可以回家了。

第三种武器更为古老,这就是水雷。当然现代航母战斗群的反水雷能力都不算差,但真到潜艇冲击敌方航母战斗群的全面战争状态下,水雷还是有机会让忙中出错的航母受伤的。

第四种武器是潜射弹道导弹,这方面美国人前几年喊得很凶,不过不上末制导技术怎么保证反航母弹道导弹命中目标是个问题,而且SSBN都开火了,还管啥航空母舰,把所有核弹头砸到对方老家才是上策。

第五种武器是蛙人,这方面美国人吃过越南人的亏,但这几年也只有美国人特别重视往核潜艇上增加特种作战能力。


强武堂


图注:潜艇,是打击、遏制航母这种海上“巨无霸”最有效的武器装备之一

潜艇,是打击、遏制航母这种海上“巨无霸”最有效的武器装备之一。现代潜艇攻击航母常常采用的战术手段,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艇群合围突击。即集中多艘潜艇对航母编队实施合围,造成群狮协同捕猎的局面,让其顾此失彼,最终瓦解航母编队防御体系。该方法,也叫“破链”攻击法,即使用多艘潜艇多方向层层“剥离”式战法。

虽然,航母编队建立有多层反潜防御体系,但是对潜艇而言,并不是密不透风、不可突破。只要兵力和战法运用合理,潜艇破除航母编队的层层防御链是很有可能的,也是可取的。而且,一旦潜艇击沉2~3艘外围舰艇,航母编队的防御体系就被打破,甚至航母就暴露在潜艇鱼雷的攻击范围内,自身薄弱的反潜能力就会被潜艇瓦解或摧毁。

太平洋战争中,美军潜艇群就经常采用该战术,让日本航母或大型水面舰艇编队吃紧了苦头;德国潜艇在二次大战中也是多采用该战术。这一战术在当代仍有使用的价值和必要性、可行性。

二、信息引导攻击。即潜艇在己方卫星、预警机或其他兵力的信息引导下,使用中、远程巡航反舰导弹对航母进行攻击。既可引导单艘潜艇攻击,也可引导多艘潜艇攻击。美军“网络中心战”体系就能满足这种对潜信息引导攻击的技术和战术要求。这种方法,也叫“外科”手术式打击法。

三、联合火力打击。即在联合指挥者的统一指挥下,使用潜艇、水面舰艇、飞机、岸基反舰导弹等兵力或平台,对敌航母编队集火攻击,使航母编队难以应对来自水下、水面、空中和岸基多种导弹武器的攻击。俄军联合作战体系就能满足这种实施联合火力打击的技术和战术要求。


兵工科技


潜艇攻击航母的手段,二战时期,主要是用鱼雷,依靠自身的隐蔽性接近到鱼雷射程,然后发射鱼雷攻击,这是个危险的任务,一旦被对方的反潜飞机或护航舰队发现,极难逃脱,二战时的潜艇并不能长时间的在水下潜航,主要还是在水面航行并发起攻击。到了现代,随着航母护航力量的进一步发展和强大,其反潜圈急剧扩大,潜射反舰导弹成了潜艇攻击航母的主要手段,在远离航母的地方齐射潜射反舰导弹攻击航母编队。其中的典型代表是前苏联的“奥斯卡”级攻击核潜艇,它搭载24枚射程达到600公里的“花岗岩”反舰导弹,可以在较远的距离对航母发动奇袭。当然,面对护航航母编队的核潜艇和舰载反潜机,攻击航母的潜艇也基本上是有去无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