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做到“反求诸己”

每年6月,与高考有关的信息都会充斥舆论空间,霸占人们的视野。高考之所以有如此大的能量,是因为对于考生来说,它是重要的人生节点,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生未来的走向。

同样是升学考试,高考与中考完全不同。中考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种接续,因为大多数学生都会通过中考从初中升入高中,学校虽有不同,但教学内容差异不大。而高考的过程更像是一次分化,站在地域、学校、专业组合构成的通路前,学生将走向不同的职业和人生状态。

面对关乎人生的选择,大数据分析,或者说很多技术性的手段,只能作为助攻,因为它们很难真正做到“私人订制”,捕捉每一名考生的个性。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还是每个考生自己。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做到“反求诸己”

《孟子》中有一名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说为人处世遇到挫折和困难,要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想它也适用于人面对重大选择徘徊彷徨时,应该首先从自己身上找答案。

既然明白高考重要,考生更应该有意识地借机审视内心,判断自我认知、兴趣和对未来的设想,以积极、负责的姿态做出志愿选择。而家长、学校也应该重视引导、适度放权,为考生的选择和成长创造条件。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06月27日第4版 版名:新闻·深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