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離開我以後,你們依然可以很棒

時維五月,陽光開始變得咄咄逼人,爽籟的清風裹挾著一絲涼意拂動了路旁的樹葉,“沙沙”聲不絕於耳。漫過街,轉過巷,一抹厚重的“大學紅”穿過層疊的翠色映入記者眼簾。這就是青島大學路小學。今天,記者有幸來到這裡,拜訪一位奮鬥在教育最前線的人民教師——孫雪梅。

離開我以後,你們依然可以很棒

“我的學生離開了我,一樣能學得很好。”這是孫老師從教16年來一直為之努力的目標,為此,她付出了很多心力,也收穫了很多心得。做好班級文化建設,是孫老師的一個秘訣。根深而枝葉茂。班級文化就是這條“根”,為孩子們提供不竭的勇氣與動力,讓他們茁壯成長。“涵揚博瑞”是孩子們為班級取的名字,這個名字延續了三屆,它已經成為孫老師所帶班級的核心文化和精神傳承。

涵百家風範,兼收幷蓄。蘇格拉底說過:“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點燃孩子對學習的熱情,讓孩子自主學習才是最根本的。孫老師很注重對孩子的引導和啟發。在她的語文課上,大部分時間都是孩子們在表達,課堂是孩子的舞臺,孩子是課堂的主角。孫老師給孩子們分了小組,孩子們根據自身的特點為小組取了組名、設計了組旗。孫老師每每拋出一個問題,孩子們不用舉手,各個小組會輪流選出代表來回答,每個孩子都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整個課堂氛圍活躍熱烈,孩子們在表達自己、聽取別人想法的過程中,完善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啟迪自己對事物的認識,不斷開拓創新。

離開我以後,你們依然可以很棒

揚大學精神,善學善思。讓孩子感受不同的環境,擁有不同的見解,已經融入了孫老師的育人過程中。她的班裡有一個傳統項目——種植季。從一年級開始,孩子們就在孫老師的帶領下體驗種植多肉的樂趣。到了三四年級,孫老師會為孩子們定製長方形花盆,用來種植蔬菜。當第一棵嫩芽破土而出,孩子們紛紛投來驚奇讚歎的目光,一個個興致勃勃地圍在窗臺邊研究。從萌芽到成熟,從澆水到施肥,從防澇到大棚種植,無需孫老師點撥,孩子自己就會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在探索中獲取知識,在實踐中掌握知識。蔬菜成熟的時候,孫老師特地請校長為孩子們主持了隆重的收穫儀式。孩子們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聽著校長和老師對自己的肯定,心裡都美滋滋地。他們收穫的不僅僅是蔬菜,還有豐富的知識、對生命的理解和滿滿的成就感。

離開我以後,你們依然可以很棒

博天下精彩,善作善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孫老師的班裡沒有“寒暑假”,他們把“寒暑假”叫做“社會實踐”。低年級的孩子進行社會實踐以參觀博物館為主。或是班裡組織,或是父母帶領,孩子們通過參觀不同的博物館,接觸到相關方面的歷史和知識。到了四年級,孩子們以研究小組為單位自主組織實踐活動。開始的時候,孫老師會給孩子們指引一個方向,家長們也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會幫他們出謀劃策,到了後期,整個實踐活動完全變成由孩子們主導,家長們參與的狀態。紅島蛤蜊、青島啤酒,一個個研究成果讓孫老師和家長們對他們刮目相看。

離開我以後,你們依然可以很棒

瑞水土四方,兼濟天下。除了研究性報告,研究小組還會進行創收實踐。顧名思義,就是讓孩子們走出家門,走上社會,儘自己最大的能力賺錢。孩子們年紀還小,賺錢的途徑有限,但這並不影響他們的熱情。在創收實踐中,孩子們謀定而後動,在家長的保護下,他們依照制定的方案一一實施。各組賺來的錢會統一放在班裡,一半作為班級建設的花用,另一半則用於對外慈善捐贈。實踐的過程無疑是辛苦的,但是孩子們卻很滿足。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每個孩子在團隊中都能發揮自己的作用,他們會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而奮鬥,遇到困難也從不放棄,而是集思廣益,想方設法地去解決。從社會上獲取直接經驗,將收穫回報社會。

離開我以後,你們依然可以很棒

獨特的班級文化營造了良好的班級氛圍,在孫老師的班裡,孩子們就像是兄弟姐妹一樣互相關懷,互相幫助。孫老師也非常注重跟家長的配合。剛入學,孫老師會給孩子和家長們開主題班會。在班會上,孫老師講述了班名的由來,班級的文化,班級的傳承以及往屆孩子們的事例。一位家長聽完後高興地對孫老師說:“孫老師,參加完這個班會,我覺得特別有奔頭。孩子交給您一定會更加出色!”家長的期望和信任給了孫老師很大鼓勵。運動會前夕,各個班級要提前佈置自己班的看臺。一、二年級時,看臺由孩子們和家長共同佈置,但其實更多的是家長在做。等到三、四年級的時候,家長完全不用動手,孩子們自己就能完成得很好。看到孩子們忙上忙下,家長們心裡也特別欣慰。孫老師的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班裡的孩子是所有家長的孩子,班裡的家長是所有孩子的家長。在運動會上,孫老師的班級榮獲“精神文明獎”,這個獎項不僅是班級的榮譽,更是家長們的榮譽,孩子們在家長和孫老師的共同呵護下,正慢慢成長為能力出眾的少年。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辛勤的付出換來的是孩子們優秀的表現。從孫老師班裡畢業的學生,一進初中,就展現出與眾不同的風采。班級競選班幹部,孩子們從容不迫地上臺演講,基本包攬了班幹部的職位。班裡組織實踐活動,孩子們運籌帷幄,將活動安排地井井有條。遇到同一個問題,別的孩子都在等待、退縮的時候,他們已經淡然地面對,並且運用所學知識解決這個困難。“他們已經逐漸養成了一個習慣:問題來了先解決。他們很善於面對問題,畏難情緒在他們身上會少很多,與其他的孩子相比,他們會更加陽光一些。”孫老師說起孩子們的表現,臉上露出了驕傲的微笑。遇到問題沒什麼,解決問題就好了。這種面對問題的淡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們在初中學習中迅速嶄露頭角。

春去秋來,物換星移。孫老師已經送走了四屆畢業班,每個班都像是孫老師的孩子,每個班按順序分別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去年,孫老師迎來了“小五”,也就是她接的第五個班級。前段日子,畢業的學生給孫老師打電話:“老師,我想你了。”那時孫老師忙於運動會無暇分身,但還是欣愉地答應了跟孩子見面。“我當時心裡就浮現出一句話:‘孩子想見媽媽哪有不見的道理?’”孫老師說這句話的時候,記者心裡很感慨,也很羨慕,有這樣一位“媽媽”,孩子們該多麼幸福。

離開我以後,你們依然可以很棒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大學路小學一路遵循“始終在大學讀書”的校訓,將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創新的時代思想相融合,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有能力、有擔當的優秀少年。孫雪梅老師正是秉承了學校的教育理念,以“涵揚博瑞”為核心,構建了一種欣欣向榮的班級生態。而班級的文化也賦予了孩子一種活力,讓他們即便離開了孫老師,一樣可以很出彩。我們相信,孫老師會用自己的一腔熱忱,將班級文化延續下去,生生不息,培育出更多有文化,有素養的“品·智”少年!

主編:焦建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