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新闻|「民族日报」临夏州和政县:劳务输转铺就脱贫致富路

新闻|「民族日报」临夏州和政县:劳务输转铺就脱贫致富路

和政县松鸣镇中心村村民马强家里有5口人,父亲年老体弱,患有眼疾,两个年幼的孩子尚未上学,只有1亩耕地,家庭收入渠道有限,是村里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干部多次到他家分析研判致贫原因,对症下药、精准施策,瞄准他家中劳动力充足的优势,开出了“劳务输出增加收入”的脱贫“方子”,通过就业扶贫增加这个家庭的收入。

面对现实和家庭收入实际情况,作为家中独子的马强只有两条路可选择,一是守家务农,二是外出打工。马强选择了后者,帮扶干部支持他的决定,积极和县劳务输转部门衔接,收集筛选适合他们的务工信息。

今年1月份,马强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带着妻子马苏目和村里的另一家建档立卡贫困户马热哲布夫妇,一同去江西省南昌市一电子厂务工。马强凭借质朴的品质与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快赢得了大家的好评,当上了小组长。不久前,他打来电话告诉帮扶干部,他和妻子每月除去生活开销,能存下6000元,年底可顺利实现脱贫目标。

近年来,和政县把劳务输转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重点做好基地建设、技能培训、有组织输转和权益保障等工作,着重实现劳务输转从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临时短期型向长期稳定型转变、农民分散自发为主向有组织输转为主转变、省内为主向省外为主转变,积极与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劳务输转体现出“外出一人、带动一社,外出一家、带动一村”的致富效应。尤其紧抓与厦门市集美区东西协作的良好机遇,积极开展人力资源合作对接工作,挂牌成立了厦门市集美区临夏州和政县劳务合作站,将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厦门优力播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确定为劳务输转基地,并对赴集美区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及困难务工人员予以为期3年的每人每月500元的补助措施,全力开展组织输转工作。

县人社、劳务部门采取进村入户和设点宣传结合的方式,大力宣传招聘信息和扶贫就业政策;充分运用媒体,扩大宣传,在县电视台和劳务工作公众号及时发布厦门市企业用工信息,以典型事例引导广大群众转变观念;各乡镇组织乡村干部和帮扶干部及时把用工信息和帮扶就业政策传达给每家每户,进一步调动群众外出务工创收的积极性。截至5月底,全县输转劳动力4.75万人次,创收5.026亿元,其中输转建档立卡贫困户3200人。去今两年,已向厦门市集美区输转劳动力43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0人。

本报记者 刘刚林 马玉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