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高考成績不理想,到底要不要復讀?2018復讀新規定有哪些?

高考成績不理想,到底要不要復讀?2018復讀新規定有哪些?

同學們,無論考了多少分,都不要急不要慌,畢竟已成定局,接下來,認真填好志願才是更重要的。你說呢?

當然,如果這次的成績真的離你的預期差的很遠的話,也沒關係,復讀一年,咱們還是一條好漢!

高中生選擇復讀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因為在高考的時候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小簡老師為大家提供高中復讀生有什麼要求,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2018高考復讀新規定

1.復讀生在高考錄取分數線上的要求

各省市的教育考試部門明確規定,高考復讀生在參加高考和錄取的過程中不得出現高考減分錄取的情況,對待高考復讀生的錄取政策要和普通的應屆畢業生一樣對待,在對待少數民族高考復讀生的政策上,同樣存在加分政策,不得一任何形式歧視高考復讀考生。

2.部分院校會對高考復讀生的錄取有所限制

雖然高考復讀生和普通的高考生沒有過分的區別對待,但是在某校高校的錄取政策上,也會有明確規定不招收高考復讀生的院校,這一點需要高考復讀考生在填報志願選擇院校時各位留心注意。比如一些軍事類的院校、國防生和部分高校的保送生在錄取時有明確規定不招收高考復讀生。

3.高考復讀生同樣可以報考香港的大學院校

復讀生高考政策和普通的應屆高考生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在選擇報考的大學院校時,只要復讀考生的分數達到了學校的錄取分數線要求,高考復讀考生也同樣可以報考香港的高校。

高考改革對復讀生有什麼影響

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實行後,由於高考科目有了變化,肯定會對銜接階段的復讀生產生一定的影響。

不過有復讀打算的考生也不要著急,省教育考試院肯定會出臺相應的銜接辦法,使復讀生能夠正常參加改革後的高考錄取。

雖然說2018年是高考改革過渡的一年,但是大多數的省市都是從2018年開始改革的,而且改革一般都是從高一新生開始的,所以對於復讀生的影響並不是很大。

高考改革之後,規定今後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終身有效,選考科目兩年內有效,這就意味著,以後複習生重新參加高考只需要重考語數外就可以了,這對於很多復讀生來說是一個好機會。

高中復讀的要求有什麼

有的學校在招生高考復讀生的時候是要看高考成績的,有些學校對於成績比較低的考生是不招收的,所以高考復讀在選擇學校的時候一定要有所注意。

先考察一些學校在招生的時候有沒有什麼要求,然後在實地考察一下學校的辦學水平和升學率怎麼樣,但是一般考生在選擇復讀學校的時候都選擇原學校,因為比較熟悉老師的講課思路,減少了一個熟悉身邊環境的時間,能夠幫助高中生更快地投入到學習狀態中去。

哪些人適合復讀

1.有強烈復讀慾望的考生

這類考生由於各種原因,導致今年的高考成績不符合預期。考生對結果心存不甘,很想通過一年的努力拼搏,爭取明年考上理想的大學。

2.高考發揮失常

一般是指考試時身體不適,因生病影響水平發揮;心理焦慮,整夜失眠導致考試失常;粗心大意,造成不必要損失,如塗錯了卡,漏做題,時間分配不當,或違反考規導致扣分、丟分等。

3.平常學習態度不認真

考前貪玩,如迷戀網吧,耽誤學習,受到落榜打擊後才醒悟。

4.學習方法不當

有的學生偏科,有一科很差,拖後腿,只有復讀,重點攻差科;忽視基礎,眼高手低,把精力放在解難題上,策略上犯錯,致使基礎題分拿不全,難題分又拿不高;不聽從老師指導,不注意勞逸結合等,使學習效率低下。

5.藝術類考生文化課成績差

一些藝術類考生,每年都有因為文化課成績差而落榜,隨著藝術類專業提高文化課錄取線,集中強化文化課學習成了不少藝術類考生的必經之路。

6.彌補報考志願失誤

有的考生由於所報志願沒有拉開梯度,結果考出的是一批本科的分數,卻掉入二批本科的起點;也有考生填了“服從調劑”,結果與自己的志向差距太大,比如,根本不打算學醫,卻被醫學院錄取。

哪些人不適合復讀

1.自制能力差的考生,他們經不起誘惑,容易三心二意。

2.自己不想再努力的考生,老師、家長勉強他也沒有用。

3.學習習慣不夠好、學習基礎很差的考生,僅有一年是很難改變面貌的。

4.沒有心思學習、缺乏學習動力的考生,復讀的成功機會也不大。

如果復讀不想吃苦,就不要復讀了。沒有一個人可以隨隨便便的成功!如果復讀不想吃苦,就趁早把學校發的《高考志願報考指南》研究透徹,選擇一個統招大學上了。

復讀存在的風險

1.和被大學錄取的“天之驕子”相比,“復讀生”往往揹負著落榜生的心理壓力,對處於青少年時期的高中生來說會對性格、人生觀產生不利的負面影響。

2.如果復讀生被單獨編班,班級學習氛圍弱於正常班級,學生之間會相互影響,不利於成績提高。資料顯示,相當一部分復讀生經過一年復讀,成績提高並不理想。

3.最重要的一點,不要忽略了一年復讀的“時間成本”。人這一生也就70年左右,花一年時間用來複習已經學過的“語數外數理化”究竟值不值呢?

4.我國高校每年畢業生人數達到了720萬左右,晚畢業一年,就更難就業,因此早上一年學,就可能增加找到好工作的機會。

5.有的學生經過一年的復讀,分數還不如上年,這種情況據統計,也有20%的學生是這樣,尤其是沒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復讀時再受到心理壓力的影響,成績不升反降。

決定復讀後,哪些學校值得信賴

目前社會上的復讀班如雨後春筍遍地出現,令人眼花繚亂。為此必須經過認真考察、思考才能做出最佳選擇。反之,不僅浪費金錢,還要耽誤時間,錯失高考良機,誤了學生的前程。那麼怎麼進行最佳選擇呢?特提供較為合理可靠的五項標準如下:

1.看往屆有無真憑實據的學員成績

不能只看空洞的數字,如考上北大、清華等重點大學若干人,過本科線若干人,提高多少分多少人,升學率百分之幾十等等,因為競爭激烈,有些班所報的數字越來越邪乎,真假難辨,所以還要看這個復讀班是否敢於在報刊上、網頁上和向社會公開發布的宣傳資料上登出如所報之數的大批學員的真實姓名、往屆高考的成績、當年的高考成績和被錄取的學校名稱(這算經得起查核)。

如果只登出幾個考生的姓名和成績也不夠(原因自不必說),必須是大批的可供查考的有真名實姓、錄取學校名稱的學生成績。否則,就不可信或可信度很低。

2.看教師隊伍的真正質量

不能只看籠統的特級教師和高級教師若干人,或某某重點學校教師若干人的數字。或只看有高考專家、顧問若干人等等名字。

要看這個復讀班是否敢於在報刊上、網頁上和向社會公開發布的宣傳資料上一一列出常年任教的教師真實姓名、職稱、照片、來自何校等等情況。

因為只是請幾個專家開兩次講座或“顧問顧問”,而不是常年在班裡任教,對復讀學員就沒有實際價值,只是招牌而已。而含糊地說有某重點學校教師一人或幾人卻不宣佈真名實姓或甚至只說王老師、李老師,連名字都不能完全說清楚的,那就不可信或可信度很低。

3.看往屆學生的真實評價

如果一個復讀班辦得真有成績,就必然會留有考上清華、北大等重點大學以及其他院校的有真名實姓的學員親自寫下的文字材料,而且這些材料也敢於在報刊上、網頁上和向社會公開發布的宣傳資料上大量刊登(不是一兩個人或三五個人而是幾十人、上百人寫的,留有可查的原件的)。

看看這些學員是如何評價這個復讀班的。因為要想讓大量的學員對一個復讀班違心地“歌功頌德”是很難辦到的。

而沒有大量學生的真實評價的就不可信或可信度很低。

4.看主辦人的教學資質

有些復讀班的主辦人原本就是重點中學的富有教學經驗和突出業績的教師、校長,那當然是具備了可靠的資質。

因為復讀學員都是高中畢業或在讀高三的學生,所以如果主辦人本身沒有教過高三畢業班的經驗和資歷,那就在資質方面天生不足。不管宣揚什麼先進的教育理論或如何新穎的教育理念,也不管是宣揚什麼新的教學法、管理法等等,都很難讓人相信是從真正合理的教育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科學結論,也就難於保證這個復讀班的高質量。因此,不可信或可信度很低。

5.看是否有獨立辦學的充分條件、環境和設施等等

有的復讀班有自己獨立的校園、獨立的教學樓,環境清幽,設施齊全,那就是夠條件的。

如果不具備以上條件,甚至是等招上學員來以後再臨時租借五方雜處的教室上課的,就不可信或可信度很低。

當然,不管哪個復讀班都必須持有教委下發的《辦學許可證》等表明辦學資質的文件,那是辦學的前提條件,也是必備條件,這裡就不多說了。

一旦決定復讀,選擇高考復讀學校就成了第一位的大事。選擇補習學校最關鍵的,是看學校及教師是否把全部心血投入到學生身上,是否把教學與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教育沒有過多的竅門,關鍵在於學校及教師對學生的愛心和責任心。只有傾注全部心血,才能承擔起教書育人的重任。

決定復讀後,務必改掉以下毛病

1.考試作弊(大小考試:月考、聯考、模擬考,逢考必抄!如果你不戒掉應屆養成的這個壞毛病,你就不要復讀了!)

2.下載各種高考app應用(一些帶社交發帖交流的app,貌似看著大家可以在上面交流學習經驗。但如果你上課一直玩的話,將浪費掉很多寶貴的刷題時間!)

3.搜題軟件(隨著手機app的迅猛發展,一些搜題軟件進入到考生的手機理。一遇到不會的題就想搜答案,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依賴感,導致學習成績迅速下降。)

4.QQ群閒聊(到處找學習方法其實浪費大把時間,到最後還是一無所獲;有些考生喜歡加一些高考QQ群閒聊、各種模擬考QQ群來作弊買答案。這些同學,高考基本上都會掛掉,能考上的沒幾個!)

5.玩貼吧(貼吧除了閒聊的作用外,對於部分同學最大的作用就是考試直播作弊,有沒有參與過自己應該清楚。不想復讀的時候又考砸了,貼吧一些關於考試作弊的貼吧,永遠不要再進!)

6.逃課去網吧(去網吧幹什麼,無非遊戲、交友聊天!自己有沒有做自己應該清楚,有木有影響學習,自己心裡也清楚!)

總之:

一般而言,復讀期間認真踏實學習的,平時考試不作弊的,注重勞逸結合科學分配時間,基本上都能有一個好的結果!相反,如果復讀還整天想東想西,一到考試就在貼吧找答案,加一些助考QQ群買月考模擬考答案,一考試就用手機搜答案,我們建議這種人不要復讀。復讀不僅考不上,還浪費父母的血汗錢!慎重考慮吧,孩子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