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我看見石砌的古老建築物鑲嵌在青翠的安第斯高峰之間。激流自風雨侵蝕了幾百年的城堡奔騰下洩……”——聶魯達《馬丘比丘之巔》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16世紀中葉,秘魯淪為了西班牙的殖民地,從那時起,民間一直相傳:在蒼茫的安第斯山脈中,隱藏著一座神秘的印加古城。三百餘年間,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探險家、考古學家前來尋覓,卻一無所獲。直到1911年7月24日,美國耶魯大學教授海勒姆·賓厄姆三世(Hiram Bingham III)在距離昔日印加帝國都城庫斯科約120公里,海拔約2400米的群山之間,發現了這座已被叢林覆蓋的城郭,但由於印加人沒有文字,無從得知遺址的名字,就借用了附近的一座山名,命名為馬丘比丘(Machupicchu)。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海勒姆·賓厄姆,1875年出生於美國夏威夷火奴魯魯一個頗有名望的傳教士家庭。自小家境顯赫的他曾在夏威夷最高學府奧阿厚中學讀書,後又前往美國著名的私立高中菲利普斯中學就讀了兩年,並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耶魯大學。大學畢業後先做了傳教士,但他並不喜歡平庸的傳教士生活,返回學校就讀,1905年獲得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1907年被耶魯大學聘為歷史學講師,教授南美洲歷史。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1900年,海勒姆與聞名世界的鑽石家族蒂凡尼(Tiffany & Co.)創始人的小孫女結婚,育有7個子女,孩子們長大後個個成就非凡,成為了藝術家、政治家等。

海勒姆並不滿足於研究已有的歷史文獻,更不願意把生活禁錮於三尺講臺,他滿懷激情,親自去探索未知的世界。1906年就曾航海前往南美,並將沿途見聞記載整理成書《從委內瑞拉到哥倫比亞之旅》,還曾沿著西班牙的商業航線,從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到秘魯的首都利馬,撰寫成書《橫跨南美洲》。

1911年,海勒姆率領耶魯大學考古隊,以尋找印加帝國的都城為主要任務,再次來到秘魯。當時的安第斯山區交通條件更為惡劣,他只能騎騾子在崎嶇的山路上一點點尋找。數天過去了依然一無所獲,同行者都大為失望,只有海勒姆本人依然堅持了下來。一天晚上,在下榻的旅舍,無意中他聽店主人提起,馬丘比丘山中的瓦伊納皮克丘山頂有片廢墟,他興奮異常,堅信那就是他要尋找的“失落之城”。

然而第二天清晨風雨交加,同行的人都不願意出門,勸他也放棄,海勒姆只能請店主人和一名當地青年陪同開始登山。沿途山路坎坷,烏魯班巴河湍急而下,山巒籠罩在雲霧之中,兩岸聳立的高峰若隱若現。但這樣的環境讓海勒姆倍感震撼,他記錄到:“在我所知曉的世界,沒有任何地方能和這兒的景色相比。雲霧繚繞的大雪峰,金光閃閃、奔騰咆哮的急流,婀娜多姿的巨大花崗岩峭壁……這兒還有著許多種蘭花和蕨類植物,有種難以言表的神秘魅力。”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隨著海拔高度不斷攀升,海勒姆也越來越興奮,四周都是由石塊砌成的山地,他相信這就是印加人曾經修建的梯田。他後來回憶,“突然間,我發現面前是印加最好的石建房屋的殘垣,由於數百年來生長的樹木和青苔的遮擋,很難看見它們。石料都經過精心雕琢,巧妙地砌在一起”。廢墟已經被高大的灌木叢所掩蓋,但他發現了一座皇家陵墓,一座太陽神廟,還有更多宏偉的神廟,一個大廣場,數十所房子。站在遺址上,他不禁感嘆:簡直是難以置信的夢境!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激動的海勒姆連忙下山叫起了在營地的同伴們,次日,他們在一個被當地居民稱為埃斯皮裡圖·潘帕(Espiritu Pampa,意為“鬼魂平原”)的地方發現了一個更大的遺址。1912年和1914-1915年間他又三次來此,認為馬丘比丘就是他要尋找的比爾卡班巴(Willkapampa),結束考古回國後,由於一戰開始了,海勒姆便投身於軍事生涯。

海勒姆當時尚未意識到,他努力喚醒了被遺忘的印加古城,也喚起了更多人對於神秘印加帝國的興趣。

1913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用了整整一個4月刊來介紹馬丘比丘和海勒姆,讓這座在深山中沉睡三百餘年的神秘古城,重新回到了人們視線中。1922年賓厄姆成為康涅狄格州州長,其後連任州長和參議員等職。1937年6月,離婚後他與蘇珊娜·卡羅爾希爾結婚,1956年6月去世。直到他去世,他都堅持認為發現的馬丘比丘是第15代印加王曼科·卡帕克二世建立的最後都城比爾卡班巴(Willkapampa)。1981年,美國探險家格雷戈裡·德耶門堅(Gregory Deyermenjian)一行人到達比爾卡班巴,後又經文森特·李(Vincent Lee)的大量考古工作,證實埃斯皮裡圖·潘巴是歷史上的比爾卡班巴遺址。但直到今天,許多秘魯人還認為真正的比爾卡班巴依然在叢林的掩護下長眠。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馬丘比丘何時修建,為什麼修建,以及它的用途依然是一個謎。有人認為它是昔日的宗教聖地,也有人認為它是農作物的中轉站或是大型的學校,比較熱門的理論是它是印加帝王的夏季避暑行宮。百餘年間關於它的傳說從未間斷,也吸引了無數旅行者前來朝拜這座“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的“天空之城”。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洶湧的烏魯班巴河水在馬丘比丘的山谷下拐了一個大彎,向上望去,絕對想不到峭壁之上隱藏著一座昔日印加帝國的城市。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山腳下的溫泉鎮就是前往馬丘比丘的起點,清晨5:30首班車開往山頂,坐滿一班車即走,車程25分鐘,往返車票23美金,您別嫌貴,信用卡支付還要多5%的手續費!誰讓它是秘魯的“搖錢樹”呢。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我不知道早上4點起來排隊上山看日出這股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但我並沒湊這個熱鬧,因為實在起的太早,更重要的是,我去的時候是秘魯的雨季,從以往的經驗看,山區清晨大多是霧氣瀰漫,很可能看不到日出。於是我懶洋洋地睡到天亮,吃完早餐來到汽車站,等候的隊伍早已排成了長龍,天空果然陰沉著,大巴車裝滿一車人後,沿著七彎八繞的山路向上開去,一直送到景區門口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儘管馬丘比丘給秘魯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收益,但秘魯人依然有著強烈的文物保護意識:首先馬丘比丘每天僅限2500人入內,分為上、下午兩個時段,務必在官網提前訂票,馬丘比丘152索爾,馬丘比丘+華納比丘200索爾。景區內沒有任何垃圾桶,但也乾淨得見不到一張廢紙;拍照不能使用三腳架,也不能帶登山杖;雖然號稱必須在導遊的帶領下入內,但經我實際“考察”,並沒有人查這個事。景區內導遊很多,和他們一起走“蹭聽“”一下免費的講解也不錯。我早上9點多到達景區門口,山間的霧氣還未完全散去,入內需要出示打印的門票和護照原件(因為秘魯本國人和歪果仁的票價差的很多)。

佔地約5平方公里的馬丘比丘共有172座建築,依山而建,梯田與房屋層疊交織,在晨嵐中忽隱忽現,更增添了幾分神秘感。走在巨大的石牆殘垣中,彷彿看到昔日的印加王端坐其中,刻板的祭司和太陽聖女們穿梭忙碌,飄過一陣雲霧,又都消失殆盡。只留下滿目的青綠爬在巨石的縫隙裡,訴說著歲月的痕跡。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如今這裡的主人們是放養的羊駝,他們悠然自得地伏在草地上做遊客的攝影模特。它們可是最會找角度的精靈,它們身處的平臺,就是常見於明信片上馬丘比丘最好的拍照角度。沿著它們上方石砌的階梯攀爬到Grand House,它是遺址內少數的建築物之一,目前已經修復了茅草屋頂。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在印加文化中,石頭是僅次於太陽的神物,歷代印加帝王都動用大量人力物力開山採石,不使用灰漿,也沒有金屬工具切割打磨石料,僅由建築師做一個模型,在工地把自己的設想解釋給工人們。印加人似乎掌握了操控巨石的魔法,許多石頭單塊都重達幾噸甚至幾十噸,運輸時他們用小鵝卵石在採石場和工地之間鋪路,以減小摩擦,加上帝國龐大的人口和出色的組織能力使他們能調集大批勞力,手推肩拉配合撬棍,將石塊運到工地。再用鵝卵石在石料上鑿出嵌合之處,就像中國木建築中的“榫卯”結構一樣對接咬合,不需要灰漿黏合就能嚴絲合縫。石塊間不要說插進一張薄薄的紙,許多地方連接縫都看不出來,更有極好的抗震能力,上世紀秘魯的地震中,近現代技術修成的建築紛紛倒下,印加的古蹟卻從容挺立。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事實證明我的決定是對的,拍羊駝的時候碰到兩名中國女孩,她們說早上6點多就進來了,也沒看到日出,一直在附近逛,因為霧氣太大什麼都看不到,這時候濃霧才剛剛散開。遠處的華納比丘,依然被薄霧所籠罩。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目前的考古發現,認為馬丘比丘是一座印加貴族的休養場所,漫步其中,會發現這是一座龐大且規劃清晰的城市,由三部分組成:神聖區、南邊的通俗區(農業區,包括梯田和倉庫)、祭司和貴族區(城市區),包括廟宇、避難所、公園等,而在城區中,主廣場又將城市區分為西部的上城區和東部的下城區。在城市區中有一部分是專屬於貴族們的,房屋成排的建在一個緩坡上。智者們的住宅有紅色的牆,王子們住宅則有著梯型的房間。在主城堡中還有一片區域是專門關押和懲戒犯人的監獄,石頭建造的紀念陵墓是宗教儀式和獻祭犧牲的場所,裡面的空間呈拱形,牆壁上有雕刻作為裝飾。還有超過100處的階梯,通常每一級階梯都由一塊完整的花崗岩鑿成。

圖中左側為上城區,右側為下城區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如果來馬丘比丘看日出,徒步進入就要先往左手方向走,大約攀爬1小時後到了太陽門(Sun Gate),陽光會透過這個門照進來。當然在秘魯的雨季,能不能看到日出就憑人品了。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太陽神廟(Temple of the Sun)

建在城市頂部呈半圓形的太陽神廟是古印加人建築和天文造詣的最佳代表,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構造使其能精確捕捉太陽 的活動,如今只留下了一座由打磨得相當精緻的石頭建成的半圓形石牆,牆上有三扇朝東、南和北的梯形窗戶,朝北的叫蛇窗,朝東的迎接每天清晨的第一縷曙光,朝南的窗戶每年夏至和冬至時射進來的陽光將分別照亮屋內一塊大花崗岩和洞穴,花崗岩代表有著鮮活生命的現實世界,洞穴代表陰間,有日曆的作用,王室會舉辦祭奠活動。夜晚從窗口往外看,可以看到昴宿星,在印加文化中代表著豐收。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廟下方的自然石穴就是皇家墓穴(Royal Tomb)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主廟Main temple

主廟、三窗廟和攬日石所在的區域被稱為神聖廣場(Sacred Plaza),有著高大的建築,三面有牆的主廟門楣岩石重達3噸,旁邊的聖壇廟(Temple of the Sacred Altar)是給牧師準備的宗教活動的場所。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三窗廟Temple of the three windows

經過一堆“亂石崗”的採石場(Quarries)後就到了三窗廟,因有朝東的三個窗戶而得名,如今早已沒有了屋頂僅剩下圍牆。建廟用的石頭明顯大於其他建築,打磨的也更精緻,考古學家曾在這裡找到了一些祭祀用的器具,因而推斷這裡是最主要的祭祀場所。據考古推測原本有5個窗戶,如今只剩下了三個,分別代表了印加文化中的地下、天堂和現世,透過窗戶可以看到日出。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三窗廟對面,主廣場西邊的下城區因每間房有3個門而得名三門區(Three Doorways Sector),和上城區相比這裡的建築就要粗糙一些。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中央廣場(Central Plaza)是中央的一片空地,它將馬丘比丘劃分為了儀式區、日常居住區和勞作區,區域低處是由一個個小牢房組成的監獄群,其中一個牢房的地上還有禿鷹頭部雕刻。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馬丘比丘地處山巔,古印加人打造了無比先進的引水系統,讓生活在這裡的每個人都有充足的用水。更讓人佩服的是,這個水道系統到今天依然在運轉。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攬日石(Intihuatana)是馬丘比丘的制高點,一塊長方形的石頭據推測是作為日晷,Intihuatana在古印加語中意為“抓住太陽”,人們根據它的陰影來判斷季節、日期和時間。太陽神殿和攬日石,可以證明印加人精通天文和星相。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老鷹廟(Temple of the Condor),是一幢有著鷹嘴雕刻的房子,完美體現了印加石匠精湛的工藝,利用岩石天然的形狀加以雕刻,宛如雄鷹展開的雙翅。鷹的頭部曾是一個祭壇,廟下面的小山洞裡曾發現過一具木乃伊,海勒姆推測後面可能是關押犯人的地牢。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印加人建造城市時,都會選擇一塊巨大的石頭作為奠基,叫做“聖石(The Sacred Rock)”,馬丘比丘的聖石位於遊覽路線的盡頭,中心廣場的最北端。在它旁邊就是馬丘比丘進入華納比丘的入口。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坐在高處往下看,禁不住要想:這座失落的城市因何而建,又為何被遺棄?遊人散去,這座天空之城在暮光之下,隱去光芒,消失在雲霧和峰巒中,如同它一如既往的謎一樣的往昔,我似乎再一次聽到了南美文化脈搏強勁的跳動。

藏於叢林中400年,南美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

Tips:

1、 馬丘比丘每天6:00開門,最早一班上山的車5:30發車,大約4點就要早起排隊。

2、 旺季時務必提前在官網預訂門票,馬丘比丘每天限流2500人,華納比丘只有400人。

3、 景區內不允許攜帶登山杖和三腳架

4、 雨季不建議早起看日出,很可能連馬丘比丘都看不到。躲過早高峰反而遊客少了很多,更能輕鬆遊覽。

5、 必須攜帶護照原件和打印的門票才能入內

6、 景區很大,步行遊覽至少需要2-3小時,做好防曬。

7、 景區內沒有商鋪、餐廳、衛生間,提前備好食物和水,也沒有垃圾桶,務必隨手帶走垃圾。

8、 景區內只有一條單行道,沿路標遊覽即可。

=====================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旅行分享師、跨界自媒體人。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30餘個國家,200餘座城市。

2016&2017年新浪V影響力峰會嘉賓,2017&2018年新浪旅遊盛典嘉賓,2017騰訊旅遊核心自媒體,騰訊旅遊2017年度最佳合作獎,騰訊企鵝優品首批入駐自媒體人,新浪微博簽約自媒體,微博旅行博主,螞蜂窩攻略作者&達人,窮遊精華作者&探路者,窮遊&途風體驗師,旅遊衛視嘉賓,秒拍簽約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