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爲什麼會簽《尼布楚條約》?你怎麼看?

漢家明誠


儘管史學界稱《尼布楚條約》為一個平等的國際條約,但以今人的視角來看,這一邊界條約的簽訂,仍然是令人痛心疾首的。

隨著滿洲鐵騎的入關和清王朝定鼎北京,八旗主力也調入關內,忙於四處征戰。在此過程中,廣袤的女真故地也日漸空虛。而北方的沙俄則迅猛地向東擴張,勢力很快深入到了遠東地區。

近代以前,各朝各代的邊界概念都不是特別清晰,往往都是有疆無界。而對待邊疆領土,也多是根據自身實力來採用靈活的手段來進行抉擇。說得直白點,武力強盛時,能守則守,真守不住時,多半會一退了之。

這種邊疆意識,在晚清時體現地尤為明顯。如當時的海防與陸防之爭便是如此,幸而左宗棠的堅守,才未輕易放棄西北。這種矛盾,從本質上反映的是,盛世的廣袤國土,是需要強大的國力作為基礎的。

再將視線轉向康熙朝。當時,儘管清朝的國勢處於上升期,但政局並不穩固。而且,康熙當時用兵的重點在西北,噶爾丹對清帝國的威脅,要遠遠大於東北的沙俄。

更為重要的是,《尼布楚條約》的簽訂,本身就有穩住沙俄,使其不出兵干涉西北戰局,以斷絕噶爾丹後援意圖。

沙俄不是傻子,康熙也知道誰輕誰重。在清朝蒸蒸日上的時候,噶爾丹部也是如日中天,而北方的沙俄也正在崛起。清軍進軍西北,根本並不佔據優勢,而如果沙俄再出兵干涉,那麼西北局勢可以說就會亂成一鍋粥了。

也正因如此,康熙無暇顧及東北,儘管成功地取得了雅克薩之戰的勝利,但清政府自己很清楚,如果再行開戰,勝負難料不說,或許西北戰事也會遭受影響。所以,索額圖、佟國綱等人,受命前去與沙俄談判。

談判的意圖很簡單,就是根據雙方勢力劃定邊界。這條界,不能讓清朝太過吃虧,同時還得利於防守。於是,索額圖乾脆大手一揮,來了一個劃江為界。這麼一劃,雖然利於兩國分界,但也使得清政府失去了大片國土。

以當時的視角來看,東北安定了,索額圖便是大功一件。就這樣,《尼布楚條約》換來了東北半個多世紀的安寧,同時為康熙集中精力解決西北邊患贏得了時間。

或許,康熙原本是想先穩住沙俄,待解決西北邊患後,再揮師東北,與沙俄再決高下。然而,西北戰局曠日持久,歷史留給康熙及其繼任者的時間,並沒有那麼理想。


夕陽下的晚楓


在當時的條件下,經過明末清初的戰亂,老百姓的日子剛剛穩定,而清朝又是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政權,很多百姓思想上還未完全接受清朝的統治的事實。所以康熙不想橫生枝節,使國家不穩,重新陷入戰亂。所以簽定了這個條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