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秦农论语:让好干部有盼头更有“奔头”

张毅/文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坚持好干部标准,突出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

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选什么样的人,关乎党风政风,关乎事业成败。好干部标准是“风向标”和“导航仪”,唯有重实干实绩、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树好考核评价之棒,才能让担当者“有舞台”,给担当者“卸包袱”,让担当者“有奔头”。

实干实绩导向,让担当者“有舞台”。好干部标准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是选人用人的首要考察标准。《意见》明确提出的好干部标准,突出5个过硬,这是对好干部的综合评价,共同描绘新时期好干部的“标准像”。这就要求在选人用人上严把标准,把那些低调务实、埋头苦干、敢于担当的好干部考准察实,用一把尺子量到底,坚持以发展论英雄,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脱颖而出,让他们感受到以重实干实绩为导向,让担当者有奔头、有舞台、快成长,让“有为者”敢为,为“担当者”担当。同时,建立能上能下机制,使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成为常态。

容错纠错机制,给担当者“卸包袱”。《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担当的党员干部撑腰鼓劲,对那些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干部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给予宽容,绝不会让敢于担当的干部流汗又流泪,让干事担当者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容错纠错机制的建立,让担当者感受到“依靠”。

考核评价激励,让担当者“受褒奖”。《意见》明确用考核评价激励鞭策担当者,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问题,改变“吃大锅饭”现象,同时,强化考核结果分析运用,让干成事善担者受褒奖、受尊重。激励机制把干事创业的风向标树了起来,使“干事”成为“干部”的价值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