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熱點」董小姐造車困局:南京銀隆被封又被解 “痛症”究竟在哪裡?

「熱點」董小姐造車困局:南京銀隆被封又被解 “痛症”究竟在哪裡?

董明珠投資的銀隆新能源項目又遇波折,近日經歷了旗下部分資產被法院查封再解封的境況。7月20日,一張南京銀隆產業園被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查封的照片在汽車業內曝光,被查封的是位於南京市溧水經濟開發區的南京銀隆新能源(產業園)商用車不動產項目,查封期限自2018年7月20日起至2021年7月19日止,為期3年。

時隔兩天,南京銀隆產業園7月22日又被法院解封,前後的反轉令人始料未及。南京銀隆方面則表示公司運營正常,現已協商解決分歧,合作方已向法院申請解封,7月23日恢復項目合作。

「热点」董小姐造车困局:南京银隆被封又被解 “痛症”究竟在哪里?

有分析人士認為,工廠被查封表面是雙方在合同履行上存在分歧,實際上是由於珠海銀隆投資規模過大,並且新能源客車銷量並不好,致使公司營收大幅下降,因此遲遲還不上欠款。

此外,一家動力電池供應商的負責人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整個行業快速變化反映在資金問題上,目前新能源汽車供應商的資金普遍比較緊張,主要原因在於補貼下調以後,車廠壓力與日俱增,現金流受到極大考驗,資金無法及時給予供應商。”

南京銀隆劇情反轉公司解封“恢復生產”

據南京銀隆項目負責人何耀龍表示,經公司調查,(此次被封)是與合作單位在部分項目的合作中對合同理解產生分歧。目前雙方已通過友好協商解決問題,合作方已向法院申請解封。此外,預計7月23日即將恢復項目合作。

目前,廠區“封條”已被撕掉,取而代之的是《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解封公告》(簡稱公告)。公告內容顯示,合作方於2018年7月21日向法院申請解除南京銀隆商用車項目在建工程的查封措施,2018年7月22日作出判定,解除查封。

資料顯示,總投資達100億元的南京銀隆新能源產業園項目於2017年5月9日在南京溧水開發區開工建設,根據介紹,項目建成後將以純電動商用車、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以及啟停電源的生產為主。

據何耀龍透露,目前銀隆南京長區運作一切正常,首批新員工已經開始在基地進行崗前培訓,而作為即將首批投產的新能源公交車、大巴車已接到了來自江蘇、浙江、山東等地的訂單,預計會在今年10月1日前交付。

事實上,早在2016年12月份,董明珠拉來王健林、劉強東以及中集集團和燕趙金匯基金,共投入30億元取得了22.4%的股權。其中燕趙匯金持股3個月,就把股權悉數轉讓於董明珠。自此,董明珠佔股17.5%,成為銀隆的第二大股東。

「热点」董小姐造车困局:南京银隆被封又被解 “痛症”究竟在哪里?

之後,董明珠對銀隆投入大把人力物力。2017年,銀隆分別在蘭州、成都、天津、南京、洛陽興建完成五大產業園並開工。加上已有的珠海、邯鄲、石家莊廠區,銀隆八個廠區聲勢一時無二,累計總投資攀升至數百億元。

時至今年初,風光乍現後一度在輿論中隱形的銀隆突然觸雷引爆。1月份,銀隆新能源的液冷充電樁供應商珠海思齊公司員工前往銀隆珠海總部拉橫幅討債,銀隆隨後被爆料拖欠供應商10億元貨款。

此後,銀隆新能源多地工廠被爆出現“停工潮”。銀隆河北武安產業園,9000人的職工隊伍縮水至1000人;天津銀隆則積壓了價值7億元的新能源客車;成都廠區也一度“半停工”。

5月30日,廣東證監局披露信息顯示,珠海銀隆在1月17日中止了其去年開始的IPO輔導,放棄上市。

補貼退坡“蝴蝶效應”銀隆不是個案

查閱近年來珠海銀隆的財報,會發現其過度依賴國家補貼。2014年-2016年,珠海銀隆的營收分別為2.48億元、38.62億元、78.98億元,淨利潤分別為-2.66億元、4.16億元、8.36億元。與此同時,珠海銀隆申報的新能源補貼就分別達5550萬元、10.16億元、21.35億元。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志新曾表示:“2018到2020年是三年關鍵時期,補貼政策的快速退坡,將給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造成巨大壓力,整車和零部件產業將出現大洗牌,進入2020“後補貼時代”之後的三年將是新能源汽車企業浴火重生的嚴峻考驗”。

此外,隨著國外新能源汽車的不斷湧入,以及國內補貼政策的變動,讓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更加激烈,必然會優勝劣汰,刷掉一大批技術落後的企業。

在外界看來,補貼政策、技術路線、資金等這些問題,不僅僅在銀隆存在,而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目前的詬病,也是企業變革改進的重點。

「热点」董小姐造车困局:南京银隆被封又被解 “痛症”究竟在哪里?

其中,安凱客車業績預報稱,上半年公司的淨利潤為虧損1.36億元-1.5億元;中通客車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降40%-50%;比亞迪表示,公司上半年淨利潤預計為3億元-5億元,同比跌幅高達70%-80%。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企業均表示,公司產品銷售規模下降主要“受新能源政策影響”。

不過除了政策補貼及擴張過猛的問題外,某位鋰電池業內人士認為,珠海銀隆的技術實則也存在問題。銀隆的電池技術依託於美國奧鈦,其核心產品鈦酸鋰電池-NanoSafe,雖然有安全性高、充電快等優點,但跟磷酸鐵鋰、三元材料相比,其應用續航里程則較弱。這勢必限制了其應用領域。

另外,鈦酸鋰成本也較高,所以實際上鈦酸鋰的市場佔有率並不高。2017年新能源客車市場動力電池搭載量為14.3GWh,其中鈦酸鋰電池只有0.57GWh,佔比3.99%,當中珠海銀隆佔到國內鈦酸鋰裝機市場的95%以上。據悉,2017年的國家新能源政策中,電池能量密度作為新能源車補貼政策的一項參照標準。如此,致使依靠政策補貼的珠海銀隆無疑更加雪上加霜。最終導致了客車銷量受阻,工廠停產。

(綜編自:證券日報 21世紀經濟報道 汽車之家)

往期精彩回顧

「热点」董小姐造车困局:南京银隆被封又被解 “痛症”究竟在哪里?「热点」董小姐造车困局:南京银隆被封又被解 “痛症”究竟在哪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