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戴德樑行:人才爭奪戰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力

來源 :中國網地產

中國網地產訊 24日,戴德梁行最新報告《人才爭奪——城市之間的零和博弈》顯示,截止2018年6月份,全國已有近六十個城市出臺了人才引進政策,包括直接落戶、租房/ 購房補貼、生活補助、創業補貼等等。

戴德梁行北中國區研究部主管魏東對此表示:“人才的引入是地方政府從地區經濟結構調整和人口及勞動力結構調整方面做出的政策性指導,房地產行業並不是人才引入的最直接受益者。作為人才引進政策的副產品,更多的新居民的湧入能夠為城市在寫字樓、零售物業和住宅方面帶來更多的需求,為當地經濟注入更多的活力。未來一些熱點二線城市的寫字樓市場將看到較為強勁的需求增長。”

戴德梁行:人才爭奪戰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力

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產業技術的升級,中共十九大將“人才強國戰略”定為推動未來中國發展的七大戰略之一。在這場對人才的競爭中,高學歷型人才、更具國際視野的海外歸國人才以及高技能型的技術工人成為各個城市競相爭奪的主要目標群體。

同以往人才向一線城市扎堆的情況相對比,2018年,新一線城市成為應屆畢業生最期待的就業所在地。高達40.2%的應屆畢業生更傾向就職於新一線城市,而對四大一線城市的就業期望比例已經從2014年的48.4%下降至2018年的27.4%。一線城市在住宅、交通教育等方面的高成本使其不再是畢業生盲目追崇的目標,近年來新一線城市、以及二線城市通過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基礎設施的完善、吸引了來自包括一線城市在內的來自其他城市的人才流入。

戴德梁行:人才爭奪戰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力

這場人才爭奪戰的主要驅動因素在於:一、國家經濟結構轉型,第三產業的迅猛發展以及高端製造業拉動產生了大量相關的工作崗位,伴隨而來的必然是對人才的大量需求; 二、低端製造業的轉移,勞動力成本低廉一直是中國製造業相比其他國家的主要優勢,但是伴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減弱及人口老齡化趨勢,勞動力的低成本優勢也在逐漸消失。

自國務院2015年5月頒發相關措施,作為中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各大城市根據自身發展特點和人才缺口分別制定了未來人才引進策略,如杭州省在人力社保廳近期發佈的規劃中顯示,杭州未來人才引進方向將鎖定在雲計算、大數據、機器人、虛擬現實、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信息安全、3D 打印、區塊鏈等領域。作為國家級發展戰略的實施將會推動中國各個省市的產業調整和升級,面對如此大的人才缺口,那些能夠吸引到相關產業尖端人才的城市在未來的發展中將更具競爭力。同時,這也成為高精尖人才備受各大城市青睞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才的遷入帶來住宅需求的增長

人才的流動具有雙向性,一方面城市對人才的求賢若渴為人才的流入提供了空間,另一方面,人才在選擇其工作所在地時則會考慮如工資水平、發展前景以及城市的人文環境等諸多因素。以武漢和西安為例,這兩個城市都計劃在未來5年引進100萬人才,單就住宅需求而言,2017年武漢和西安的人均住房面積分別為35.8和39.2平米,如引進的100萬人才中有一半的人有購房需求,則平均到每年的新增購房需求就分別為358萬和392萬平米,這意味著未來五年武漢和西安住宅銷售面積將分別以每年20%和30%的速度增長。

戴德梁行:人才爭奪戰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力

對此,戴德梁行北中國區研究部主管魏東表示:“城市間的人才競爭直接促進了人才區域間的流動,挑戰了原有的戶籍制度,促進了經濟的增長,為地區的經濟結構轉型從人力資源方面提供了動力,而其副產品則是激發了城市在寫字樓、零售物業、住宅方面的需求。

同時她也強調:“在引入人才之後如何留住人才才是對一個城市未來是否具有競爭力的真實考驗。除了一紙戶口,一個城市的人文氣息、營商環境、創業氛圍、生活方式、教育水平等等都是能否吸引人才留下來的重要因素。城市之間人才的競爭才剛剛開始,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這種競爭將愈演愈烈,那些在這場戰役中獲勝的城市將會在未來的發展中領先一步,成為未來中國的城市之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