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我們的信仰一直都在,別再拿宗教教育我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就有人一直在反覆告訴我們中國人沒有信仰。理由看起來很充分: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歐美人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俄羅斯人信仰東正教、印度人信仰佛教、印度教。

我們的信仰一直都在,別再拿宗教教育我了

中國人呢,以前我們有道教、儒教。自從新文化運動打倒孔子以後,中國人似乎沒有信仰了。只是似乎,如果你把信仰伊斯蘭教、天主教、佛教等等稱為一個人的信仰的話,那麼你從小習慣了聽你媽媽的話,那麼媽媽也是你的信仰。我們把相信一個人,並且按照這個人指定的行為準則去做事稱為信仰,應該是不準確的。

我們的信仰一直都在,別再拿宗教教育我了

中國人自從華夏伊始就有了信仰,信仰完美主義。娓娓道來。

黃河流域的沃土,培養的華夏族的種子。因為無法抵禦自然災害,於是他們逐漸形成地域性的部落,為了部落更好地生存,他們挑選傑出的人帶領他們前行,炎帝、黃帝出現。因為九黎蚩尤的壯大,於是黃帝炎帝結盟成為一個大部落,逐鹿之戰打敗蚩尤,成為當時最最安全最繁榮的部落,但是威脅依舊存在,仍然在人們的眼中不夠完美。但是實際上,部落不可能的。於是我們開始國家這種制度的探索,禪讓制橫空出世,向南征討三苗,向北驅逐鬼方,讓這個逐漸成型的國家日趨成熟。

我們的信仰一直都在,別再拿宗教教育我了

然後我們就有了第一個國家-夏,有了家天下的維護體系,雖然那是代表著剝削和獨裁,但是當時的社會穩定的最好的方式。但是這種國家制度在後期也暴露出它的缺點,人們毫不猶豫的起兵推翻了它,它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這個國家制度的美好要求了。商朝賓服四方,鑄造青銅文明,他們的劍已經很鋒利,他們的軍隊已經足夠強大,他們較之前者已經更加完備的國家機構,有各種職官,有典章制度,設立了刑罰法規。他們比夏朝確實完美多了,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意。周,一個西方國家,面對商朝的四處征伐,嚴酷的國家機構,適時地的給了自己表現的機會,為了解決國家在偏遠地區統治的束手無策,分封制出現,為了更好地歸化國民,禮制也出現了,我們的國家可以掌控的範圍更加的廣闊,我們的國民素質都得到周禮的教化。似乎是已經很完美了,可是外族來了,一切都亂了。我們可以很好地管理自己的國家,管理更多的土地,可是沒有解決外族的威脅。這樣,統治者不答應,人民也不答應。

我們的信仰一直都在,別再拿宗教教育我了

春秋、戰國開始洗牌,洗著洗著突然一個叫李斯的人做了秦國丞相,一個叫嬴政的人做了秦國君主,他們站了出來,表示可以解決。舊的制度被完全打破,他們建立的一種全新的封建社會。用更加鋒利的鐵器武裝自己的軍隊,國家機構單一制的高效化管理,北方的遊牧民族被完全的驅逐,並且建立起常駐的機構,守衛北邊,南邊開始觸及到南海,把越族的故地完全納入國家版圖,強大。但是,漢朝並不是完全的同意前朝的東西,不過他們覺得幾乎有用的完全繼承了,更加高明的混合了郡縣制和分封制,來治理地方。他們用了數載之功,武力、分化、隔離種種手段,徹底的清楚了來自北方的威脅,並且開始向西開拓土地。

我們的信仰一直都在,別再拿宗教教育我了

晉確實很亂,但是,北方的遊牧民族開始批量化的融入到華夏土地,最終成為了我們的一份子。落後的南方,得到了成套的國家機構,大批的優秀人才,開始飛速發展。隋唐,疆域廣闊,人才濟濟,他們開科取士,世界首創,各民族開始和平的大融合,三省六部制讓中央機構針對性增強,一直沿用下去。明朝我們有了內閣,清朝我們設立軍機處,政治制度在封建社會被建立到極致。突然興起的資本主義,開始彎道超車。

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明白了自己落後,這樣的結果讓人沮喪。於是先賢們陸續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為了贏,為了重新獲得心中的坦然,可是依然是敗了。終於明白是制度的問題,困難很多,危機環繞,依然有無數的人站出來。不屈不撓的打了無數的仗,犧牲了很多同胞。然後,我們終於對了,踏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別人走同樣的路錯了,我們不斷地改進追求,依然不斷前行,資本主義環繞,可是走著走著,他們又回過來向我們學習。

我們的信仰一直都在,別再拿宗教教育我了

別人做不了的我們依舊堅持做,沒有做不了的,只有不知道的。現在走在康莊大道上,可是並沒有多少國人滿足,因為似乎我們從來就不會在某一個目標的上停下來,況且,現在還沒有達到那個目標,看看我們的歷史,追求完美就是我們的信仰。身為國人而自豪。

我們的信仰一直都在,別再拿宗教教育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