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最憋屈的國寶:700年奇珍,卻被道士在寺廟裡醃製了300年鹹菜


北京的北海公園裡,有一箇中國古代最大的玉製盛酒器——瀆山大玉海,它口徑長1.35~1.82米、高0.7米,3500公斤重。難得的是,如此巨大的玉雕竟是由一整塊玉石雕刻而成,可謂世所罕見。

這件大玉海,是忽必烈命人制作而成。當年,元軍攻城時繳獲了一塊重達5噸的特大玉石,因蒙古族人喜歡喝酒,所以忽必烈決定把將其雕成盛酒器。

經專家鑑定,大玉海是南陽獨山玉,其顏色青綠,質地細膩,內外雕刻十幾種動物圖案,其中龍、螭象徵蒙古汗,整體看來頗有萬物朝拜之境。

專家根據當時的玉雕工藝估算,打造如此巨型的玉雕,至少需要十幾名工匠,耗時5年時間才能製成。

雕刻完成後,瀆山大玉海被安置在北海公園瓊花島的廣寒殿內,慶功時常用來盛酒犒賞眾將士。即使元朝滅亡,明朝建立也未曾移動。

明朝末年時,廣寒殿突遭大火被燒燬,瀆山大玉海也被燒的玉石爆裂,渾身焦黑,自此被遺棄。後被真武廟的道人錯認成大石甕,抬回去放在廟裡醃鹹菜,這一用就是300年。

乾隆愛玉眾所周知,當得知元代大玉海在真武廟時,當即以“千金”贖得大玉海,並先後命人修整4次。最後運回北海團城,還特意修建了“玉甕亭”、配置了底座加以保護。

由於元代歷史較短,留存下的文物甚少,如今為保護這件稀世珍寶,北海特意為它加上了護欄和玻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