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第三课、找不同: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认品种对于养肉人来说是最最重要的一课。

人们买花的时候,第一句话永远都是问:"老板,这花叫什么名字?"

区分和了解品种,是一切的园艺知识的基础。一切的园艺知识,也都必须在了解了植物品种的前提下才能够顺畅的传播和交换。

现在有很多多肉植物的彩色图鉴,收录的多肉植物常常达到1000种甚至更多。但是很多新手花友面对着图鉴却十分迷茫。在新手花友眼中,那些分明一模一样的品种,为什么会被冠以不一样的名称呢?

我们今天这节课,目标不是带大家一个一个的去认识品种,而是要告诉大家,在辨识品种的过程中,哪些是我们在辨识品种时要抓住的小细节。让我们在得知两棵多肉植物并非同一品种时,知道去哪里找不同。

找到不同,才是区分和辨识品种的正确开始。

好,那么我们下面就进入到找不同的第一关,景天篇。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景天篇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莲座形态

上面两幅图分别是月光女神和加州落日,注意看它们的莲座形态。月光女神总能保持一个紧凑的莲花形态,而加州落日则是越长越高的。在它们还是小苗的时候,它们的莲座曾有一个阶段的形态比较相似,但并不会总是这样,带有景天科景天属基因的多肉植物往往植株的茎节比较松散,容易长高。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群生

第一张照片是姬秋丽,第二张照片是口红。姬秋丽总是倾向于不断的产生新的分支,最后变成一大群,这种情况我们叫做群生。而口红则极少分支,很多年都不会萌生侧芽,这种情况我们叫做单生。当然大部分的多肉植物都不会这么极端,它们的习性可能在两者之间。有时候相似的品种在是否容易变成群生方面会有明显差异,可以成为我们辨识品种的方法和手段。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表皮

多肉植物为了保持住体内的水分,进化出各种各样不同的表皮形态。第一张照片是锦司晃,锦司晃的叶片上布满了纤细的绒毛,绒毛就好像植树造林一样,可以让叶片表面处于绒毛的阴影当中,保持凉爽。

第二张照片是橙梦露,橙梦露的表皮上有一层厚厚的蜡质的白粉。这层白粉的作用也是遮挡阳光,避免表皮被阳光灼伤。一般来说,我们要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生有白粉的叶片表面,否则会留下难看的指纹。

第三张照片是铭月,它的表皮上附有一层光滑的蜡质层,蜡质层可以保证水分不会在烈日下快速散失。

这是多肉植物的三种最常见的防晒手段,但绝不是全部手段,在进化的过程中,多肉植物绝对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卷边

有相当数量的多肉植物都具有卷曲的褶边,这些褶边有的呈现出大波浪的形态,有的像是细碎的蕾丝花边。

第一张照片里的多肉植物是高沙之翁,这种以老头命名的植物有着大波浪一样的卷边,而第二张照片中的多肉则叫做女王花笠,有着细碎的小卷边。最后一种利比里亚的卷边则是从叶片中线部位向上反折,这是来自特玉莲的基因。

卷边的多肉植物非常多,第一眼看上去也确实很相似,仔细观察卷边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辨识这类品种。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颜色差异

多肉植物的颜色是善变的。大部分情况下,在阳光充足的环境里,她们会变红,如果阳光较弱,那她们就会变绿。这也她们进化出的一种防晒的本能。阳光充足的时候,她们会生成花青素把阳光中能量最强的红色光反射和吸收掉,避免被灼伤。而阳光不足的时候,则需要更多的叶绿素来接收阳光中的能量。

所以对比多肉植物的颜色时,不要依赖照片,最好是能够在相同环境里对比她们的颜色,颜色明显有差异的,才能判定为不同的品种。

上面的两张照片中,第一张是沙漠之星,第二张是晚霞之舞。在阳光充足时,沙漠之星的颜色发灰蓝色,而晚霞之舞则是艳丽的紫色。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猎户座和武仙座是两个外形比较相似的品种,他们的颜色在一年四季也总是多变的。但无论哪个季节,在相同环境里对比它们的颜色就会发现,武仙座的色彩总比猎户座暗一些。这是因为武仙座的细胞液中的PH值较高,所以会让花青素呈现蓝色,而猎户座细胞液中的PH值较低,所以会让花青素呈现偏红的颜色。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关于毛毛

上面四张照片,从上到下分别是:锦司晃、清渚莲、小蓝衣、姬小光。四个都是叶片上有绒毛的品种。细心的花友可能已经发现,这四个品种身上的绒毛越来越少了。其实,他们四个的基因都是一脉相承的,所有的毛毛基因,都来自于第一张照片里的锦司晃。

同样都是长毛毛的多肉植物,形态上也有些相似,那就要仔细观察毛毛的疏密、长短、排列和走向,这样就能准确的辨识他们了。

景天科银波锦属的福娘和熊童子系列肉肉,还有景天科珈蓝菜属的兔耳系列肉肉也都有毛毛,这些细毛的疏密排列都有不同,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差别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上面两张图分别是静夜和玫瑰连,它们很相似,你能分辨它们吗?我的提示是,玫瑰莲是静夜和锦司晃的杂交后代,所以玫瑰莲的叶片上有一层细细的绒毛。这下你能认出哪个是静夜,哪个是玫瑰莲了吧。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花纹

法比奥拉(第一张图)和苯巴蒂斯(第二张图)莲座的外形极其相似。难怪它们会如此相似,这是因为这两个品种都是大和锦和静夜的杂交后代。

细看它们叶片的背面,花纹的颜色和分布都不一样。苯巴蒂斯有着不同的红色花纹,这使得在同样的环境下,看起来比法比奥拉更加艳丽,而法比奥拉则更显得端庄。

叶片背面的中线,我们叫做龙骨线,有些品种有清晰的龙骨线,有些品种则没有,这也是分辨品种差异的一个重要特征。比如说在这个例子里,法比奥拉的龙骨线就是纤细清晰的,而苯巴蒂斯的龙骨线比较粗而且边缘模糊。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红边

红边的形态是区分品种的一个重要的特征。但是要注意的是,阳光越充足,红边就越清晰。阳光不足的时候,很多原本有红边的品种,红边也可能会消失。

上面的两张照片分别是静夜和甘草船长,这两个品种在光照不足的环境里是难以区分的,但一旦甘草船长的红边显现出来,分辨起来就不再困难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叶尖形状

很多品种其实只是乍一看上去比较相似,当你仔细推敲的时候就会发现明显的差异了。

比如说,上面第一张图是吉娃娃,第二张图是卡罗拉。吉娃娃的叶片到了尖端会突然变尖,然后长出一个像是爪子一样的红色叶尖。而卡罗拉的叶片并没有突然变尖的过程,叶尖与叶片是平滑过度的,并不像一个尖尖的爪子。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霜之朝和墨西哥巨人的叶尖形状也是一样,墨西哥巨人的尖尖的爪尖是霜之朝所没有的。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粉的厚度

不同的品种,粉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第一张图是橙梦露,第二张图是雪莲。虽然都是厚粉的品种,但它们叶片上的粉的厚度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事实上雪莲的叶片底色也是红色的,但它的粉实在太厚,可以把红色的叶片几乎完全遮住,形成纯白的颜色。而粉底不够厚的橙梦露则会显现出橙色的底色来了。

一些看起来叶片上没有粉的品种,其实一部分也是被覆着薄薄的一层粉的,通过粉的有无和厚度可以作为我们辨识品种的一个重要依据。完全无粉的品种用手触摸叶片不会留下痕迹,而有些有粉但非常薄的品种,虽然看上去叶片也是光滑的,但触摸后可以看到手印。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看花

看花的形态特征来辨识品种是最高级也是最专业的手段,一般只有植物学家和专业人士会采用。不过,有些简单的辨识手法,普通爱好者用起来也毫无压力。

上面一张图是桃美人,下面的是桃之卵。桃美人属于景天科厚叶草属,开钟形花,而桃之卵来自于景天科风车草属,开五角星花。这个差别太明显了,只要看到她们开花,我们就能准确的辨识她们。

拟石莲属、景天属、厚叶草属、风车草属的花都有明显不同,可以成为辨识品种的重要依据。前面说过的长毛毛的多肉植物锦司晃,它的花的萼片上也是毛绒绒的,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植物的特征来。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看叶形

粗看起来,黄丽(第一张照片)与铭月(第二张照片)的相似度很高。但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这两个品种的叶片的基本形状是不同的。一个是厚实短小的勺形叶。另一个则更接近于披针形。

叶片的形状常常会被莲座和颜色而迷惑,让我们忽略掉。当莲座看起来相似的时候,不妨从局部出发去看一看,就能找到差别。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叶片的侧楞

厚叶月影(上图)和阿尔巴白月影(下图)都有着厚厚的叶片,从颜色上来看,白月影显然确实会白一些。但这并不是本质的区别。

想要在任何的环境下区分她们,其实看的是叶片侧面与正面交界处的棱线。厚叶月影的棱线是温和的,而阿尔巴白月影的棱线是锐利的。这也让白月影看起来有更加清秀干练的感觉。

对于多肉植物来说,叶片的正面和背面常常有清晰的分界线,甚至颜色也截然不同,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的形状常常能找到细微的差别。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叶片背面的颜色

上面的两张照片分别是花月夜(上)和原始花月夜(下)。如果你觉得她们之间的差别是花月夜容易红,那就不对了。

真正的细节差异,是花月夜的叶片背面,有着从红色到绿色的渐变颜色,而原始花月夜只有一条清晰的暗红色红边。

一个是渐进色,一个是清晰的红边,这才是这两个品种的最大的差别。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锦斑

如果你觉得凤凰(上图)和富士(下图)实在是太像了,根本傻傻分不清,那就是你还没把锦斑的规律弄清楚。

有规律的锦斑只有2种而已,分别是中斑锦和覆轮锦。中斑锦的锦斑贯穿叶片中部,凤凰就是中斑锦。而覆轮锦的锦斑是围绕着叶片边缘一圈,富士就是典型的覆轮锦。

中斑锦和覆轮锦又分别有两种形态,分别是黄中斑、白中斑,黄覆轮、白覆轮。锦斑细胞中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时,锦斑就呈现黄色,否则就是白色。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我们常见的白熊和黄熊,其实并非只是颜色的差别那么简单。白熊的名字应该叫做熊童子白覆轮锦,而黄熊的名字应该叫做熊童子黄中斑锦。实际上,熊童子白中斑锦和黄覆轮锦也是存在的品种,只不过不够常见就被我们无视了而已。现在就去看看你家的熊是什么锦吧。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旋叶

旋叶是多肉植物中一个很有趣的情况。当每一次叶片的排列都形成相当准确的角度时,就会形成旋叶现象。

旋叶现象是由基因决定的,当旋叶基因处于表达状态的时候,植物就会精准的控制每一个叶片的生长角度,然后让你看起来就像是在旋转一样。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著名的女王芦荟就是经典的旋叶品种,它的每片叶片的生长角度简直就如同几何作图一般的精准。

很多多肉品种中,旋叶是一个特殊的变异造成的,这就使得旋叶品种成为一个独特的品种。比如上面举例子用的蓝鸟和依然,依然就是蓝鸟的旋叶品种。还有旋叶姬星美人和大姬星美人,从名字上你已经知道谁是谁的旋叶品种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叶片卷曲的程度不同

两张图中,上面的叫做筒叶花月,下面的叫做纤纤玉指。你可能觉得这不都是筒叶花月吗,有啥差别?

筒叶花月是玉树的叶片发生变异而卷成筒状而形成的品种,玉树有个别名叫做花月,那么卷成筒状自然就叫筒叶花月了。但是卷曲的程度不同,也会早就多个不同的品种。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叶片没有完整卷曲起来,像个铲子一样的形态,叫做铲叶花月。完整卷曲起来的,叫做筒叶花月。而卷曲得更加彻底,使得叶片变成了一个细细的棒状的,就叫做纤纤玉指了。

折叶和卷叶的现象,在多肉植物中是十分常见的。龙舌兰科的棒叶虎尾兰,天锦章属的玛丽安水泡,都是经典的卷叶品种,辨识叶片的卷曲程度,也能对于我们区分品种有不小的帮助。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棒叶化和丸叶化

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品种,叫做棒叶XXX或者丸叶XXX,这是我们培育园艺种的时候的一种非常常见的方向。很多品种的棒叶或者丸叶品种与原始种之间的差别并不大,看起来常常会混淆,但只要懂得观察相关特征就会发现比较明显的差别。

上面的两张图,就分别是小人祭和棒叶小人祭,再知道名字的前提下去观察它们,是不是很好分辨其中的差异?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丝与毛

蛛丝卷娟(上图)身上的白丝与羊绒草莓(下图)身上的绒毛无论看起来有多相似,差别都是巨大的。蛛丝是蛛丝卷娟叶片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分泌物,并不是植物组织的一部分,而羊绒草莓身上的白毛则真真切切就是叶片的一部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侧芽分生

上面的两种看起来一模一样的仙女杯,一个叫做格诺玛,一个叫做格瑞内,连名字都这么迷惑人,怎么区分呢?

名叫格瑞内的仙女杯有一个比较好记的名字,叫做白菊。白菊如果要新生一个侧芽,就会从生长点的地方慢慢分裂,最后一个头变成两个头,就好像细胞的分裂一样。

所以我们看群生的白菊的时候,你常常会找不到那个是主头,那个是侧芽,仿佛所有的侧芽的尺寸大小都是一样的。

而与白菊非常相似的仙女杯格诺玛则是规规矩矩的生长侧芽的。所以群生的格诺玛你会发现其中的主头很明显,因为比侧芽的生长时间长一些。

从中心分裂产生侧芽的方式并非仙女杯白菊所独有,很多多肉也都有这样的特征。缀化的植株就不是通过长侧芽而是通过不断分生的方式来实现生长的。

神须草属的多肉植物中,很多都是通过分生的方式变成群生的,可见分生也是景天科多肉植物中很重要的一种繁殖方式。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叶片表皮光泽

火祭(上图)的叶片表皮比较光滑,看起来有蜡质的光泽和质感。而红叶祭(下图)的叶片表皮有很多凹凸不平的结构,使得红叶祭看起来是亚光效果的。

很多貌似相似的多肉植物的叶片表面质感的差异,有的有粉,有的有毛,有的有凸凹不平的结构,有的呈现出磨砂质感。仔细观察叶片表面的质感可以成为分辨相似品种的重要手段。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姬化

姬这个词最早是皇帝的姓,后来周人以皇帝后裔自称,也姓姬。后来帝王的妾被称为姬,然后一些美女也会以姬自称。日语中的姬沿用了古汉语的用法,姬在日语中是公主的意思。

多肉植物中,姬常常用来给那些小型化的品种来命名,来突出小型化品种的可爱。比如,姬秋丽就是秋丽的小型化品种,姬胧月是胧月的小型化品种。

上面的图中,看起来完全相同的两种多肉植物,只要放在一起比较就会看出来,下面照片上的品种从叶片到植株高度都明显小一号。所以上图叫做黄金花月,下图叫做姬花月。

我们把培育小型品种的园艺过程有时候也直接叫做姬化。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叶片包拢

上面的两张照片分别是杯型山地玫瑰和鸡蛋山地玫瑰,其实从外观上这两个品种在休眠状态下并不容易混淆,但在生长季节却不容易分清。

造成这两个个品种出现外观差异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杯山地的叶片边缘向外微微卷曲,而鸡蛋山地玫瑰的叶片边缘微微向内包拢。就是这个微小的差异在很多层叶片不断叠加的时候,就产生了非常有趣的效果,导致一个像是酒杯,另一个像是鸡蛋。

所以,叶片向内包拢,还是向外敞开,可以作为分辨品种时的一个观察点。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疣突

红司(上图)和龙骨红司(下图)在很多时候都很相似。它们之间最重要的差别就是龙骨红司的叶片上常常会长有疣突,说句俗话就是长着瘤子。

疣突是用来储水的器官,疣突增加了叶片的储水能力,这导致很多薄叶子的品种都有一个外形类似但是长着疣突的相似品种。这在卷叶的品种中尤其常见。

到这里,我们品种辨识这一课的景天部分就更新完了,从明天开始,我们开始更新十二卷、番杏科和仙人掌类多肉植物的识花技巧。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十二卷篇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顶毛

顶毛是我们辨识十二卷属多肉植物的过程中常常会忽略的小细节,但是这个细节常常是非常重要的。关于很多相似的品种,有没有顶毛,顶毛的长度,以及顶毛的形态(直的还是弯的)都是很重要的区分特征。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叶尖

三角琉璃莲(上图)和樱水晶(下图)看起来相似度很高吗?只要留意观察这两个品种的叶尖特征就能够一目了然了。

三角琉璃莲的叶尖有一个长长的爪尖,而樱水晶的叶片顶端虽然也有顶毛,但总体来说,叶尖是一个圆润的圆头。你看到这个差别了吗?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窗面

有些玉露是无窗的,比如说草玉露和原始玉露这些,还有更多的玉露品种是有窗的,比如说姬玉露和冰灯玉露这些。有窗的玉露当中,叶片的肌理延伸到窗面上的花纹也会有所不同,这就造就了窗的大小、形状的不同。遇到相似品种的时候,不妨仔细的观察她们的窗面,看看是否有较大的差异。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这是魔王玉露(上图)和糯玉露寿(下图),从侧面观察,可以看到魔王玉露的叶片肌理一直向上延伸到叶尖,而且每一条纹理颜色都是不变的。而糯玉露寿的叶片肌理在进入窗面后就迅速由绿色转为黄色,颜色也变得透明,所以形成了不同的视觉效果。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窗面表皮的质感

糯玉露(上图)和水晶玉露(下图)是一对经典的可以用来说明窗面质感的例子。这两个品种的个体大小,窗面,外观都差不多,但仔细观察窗面的光泽,你会发现糯玉露表现出一种哑光效果,而水晶玉露则是透明感十足的高光效果。这是它们表皮的微观结构决定的。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叶片纹理

对于那些无窗的、不透明的、同时叶片外形又相当相似的品种,很重要的区分方法就是比对它们的纹理。拿上图中的两种寿举例子。上面的一种叫做关白寿,下面的这个叫做日蚀寿。却别是什么呢?就是关白寿叶片上的五条咖啡色的纹路。

你只要知道,很多外观非常相似的品种都是基因同源的园艺品种。也就是说,最早的时候,这些品种都是从同一个品种中选拔出来的。

在园艺家选拔它们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的。而这个目标就是我们区分它们的最重要的那个标准。这无论对于景天、还是十二卷、还是生石花都是适用的。只要准备创造新品种,就存在着不断的选拔,只要有选拔,就必须有标准,只要有标准,就一定不难区分。我们只要抓住这一点就好啦。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关于选育和花纹,我们再来看几个例子吧。上面的两个品种分别是浮藻玉扇和万年雪玉扇。其实从名字和花纹特点上应该不难辨认出谁是谁来。

浮藻玉扇花如其名,明亮的透窗就像是清澈的池塘,而上面的白色纹理则酷似水波,绿色的点状花纹则像是水波上飘荡的浮萍。简直是太形象不过了。

万年雪玉扇的纹理,就好像山川雪线以上的永久积雪一样,海拔高的地区,积雪永远不会融化,而海拔低的地区,则有少量的陆地暴露出来。叫做万年雪实在是太贴切了。

对于这些以纹理特征为名的多肉植物,只要结合它们的窗面花纹特征去记忆,基本上就能做到过目不忘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万象只有一个野生种,所以万象的每一个品种都是园艺品种,这一这么说,所有的万象,都是基因相当近似的近亲。这些万象真正的区别,就是窗面上花纹的区别。

上面图中的两种万象分别是白瓷万象(上图)和明星万象(下图),知道名字之后,是不是很自然的就能够对号入座了呢?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最后说说硬叶十二卷的几个特征码吧。

硬叶十二卷中的那些相似品种,也基本上都是基因同源的园艺品种。选育的方向基本上以叶片上的疣点的大小、性状和排列特点为基本依据。

比如说上面这组例子吧,一个是疣点又细又密(上图),另一个则是疣点又大又白(下图)。疣点又细又密的叫做松之霜,而疣点又大又白的则叫做松之雪。又形象又好记对吧。

生石花有着相当明确和完整的品种资料。

生石花有420个原始品种,还有300多个园艺品种,每种生石花都有与众不同的花纹,所有的生石花都有明确的编号、名称和说明。只要多看、多记、多辨认,每个人都能成为识别生石花的专家。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大家先来看看这张图,从生石花的侧面用强光照射,再从顶部观察,就可以看到生石花顶部的透光区域。

我们可以简单的把透光的部分叫做窗,把不透光的部分叫做花纹。绝大部分对于生石花的欣赏(美还是不美,稀有还是不稀有,值钱还是不值钱),都是基于生石花顶面上窗与花纹的分布的。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很多花友都很好奇,生石花这么复杂美丽的花纹是怎么形成的呢?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果非要解释一下,我们可以用数学里的分形迭代理论简单解释一下。

在生石花的基因里,最初只写着一套简单的,告诉生石花该如何生长色素细胞的代码。但这套简单的规则会在生石花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反复执行,最终就会形成相似的纹理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大家看上面四个图形的变化规律,一个三角形,如何变成一个雪花的呢?就是设定了在每一条边的重点上都画一个面积为自身三分之一的小三角形,这样迭代3次,雪花就形成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这就是充满魅力的拿铁纹生石花形成的秘密啦。生命就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了解了这个秘密,我们就能够去理解生石花的花纹了。生石花有不同的系,比如说你可能听说过日轮玉、紫勋、荒玉、大津绘这些名字,它们并不是具体指的是哪一种生石花,而是一个生石花的品系。相同品系的生石花有着类似的花纹。用我们刚刚理解的概念来描述,同一个品系的生石花,大概就是有着相似的基因,以至于它们可以迭代生成比较类似的花纹吧。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些经典的生石花的花纹模式,让我们了解一下,如何辨别生石花的品相和价值。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这是全窗,是一种只有窗,没有花纹的生石花。用分形迭代的思维来考虑,全窗就是花纹迭代次数为零的生石花。

绝大多数的生石花都是有花纹的,没有花纹只有窗,肯定是一种极端状态。无论什么品种,都有对应的全窗生石花,所有类型的全窗生石花都是稀有的。

如果追求不到全窗,那么大窗也是好的,观察生石花窗面的大小,就可以判别这颗生石花的品相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无窗是全窗的对立面,是另一个极端。无窗的生石花也是稀有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天生窗面比较大的品种,如果能够产生无窗而且又漂亮的个体,是相当难得的事情。

同样的,任何一个品系的生石花,也都有可能产生无窗的个体。越是大窗透亮的品种,产生无窗的个体就越难得。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生石花的花纹经过杂交以后,就会倾向于混合在一起,颜色也会倾向于模糊并且变得灰突突的。你可以这样想象,如果我们画画的时候把很多种颜色往一起混合,混入的颜色越多,得到的颜色就越是接近灰色。

生石花也是一样,它们的色素细胞也会因为杂交而混合在一起。园艺师需要在每一代的生石花中不断的选育,把那些发灰变暗的生石花不断的淘汰掉,才能够保持住生石花艳丽的颜色。

所以,颜色纯度高的生石花,就更加稀有,一定是值得收藏的生石花。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同样道理,生石花的花纹也会不断的倾向于变得模糊不清,色素细胞会倾向于与周围的色素细胞混合在一起。

一杯咖啡和一杯牛奶倒在一起,最终总是会混合成一杯均匀的拿铁咖啡。这叫做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封闭系统,在没有外来能量介入的情况下,系统总是倾向于变得越来越混乱。一堆生石花,即使所有的母本都是最漂亮的,当它们互相授粉结出种子后,如果没有人工的挑选,她们的后代必然是倾向于花纹越来越模糊的。

所以,花纹清晰的生石花肯定是经历过精挑细选的。那些花纹清晰的生石花,必然是有价值的生石花。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在窗面、颜色、花纹都满足条件的基础上,我们还要看看底色。底色是很多花友挑选生石花的时候常常会忽略的一个条件。因为大家觉得生石花就是欣赏窗面和花纹的,底色有什么要紧呢?

其实不然,从色彩搭配的原理来说,一朵红色的花如果画在粉红色的纸上就比画在一张灰色的纸上显得更和谐和生动。底色并没有一定之规,但是最好不是灰色的,也最好不要反人类的出现那种诡异而且丑陋的互补色,比如说红配绿或者红配蓝。

另外,底色也同样遵守我们刚刚说过的颜色定律,灰突突的颜色在自然界意味着不稀有和没价值,所以艳丽和纯度高的底色总是更好的。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荒玉肯定是一个因为表面充满了立体感而闻名的生石花品种。因为生石花的窗面和色素细胞的结构不一样,细胞分裂的速度也不同,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这种凸凹不平的表面结构了。

有植物学家认为,生石花凸凹不平的表面是一种拟态。它们模拟了大自然中的土壤标面结构,让自己更加不容易被食草动物发现吃掉。

我不确定它们是否真的有这样的生存优势,但我个人的感觉是这样的结构似乎并不会有助于把它们隐藏起来。而且还会让它们储存水分的能力打点儿折扣。毕竟,圆滚滚的体型更利于它们储存更多的水分才对。

总之,这种表皮立体感很强的生石花也是稀有的。除了长着大脑纹的荒玉以外,一部分富贵玉、花纹玉、朝贡玉都有特殊的凸凹不平的表皮花纹,那些花纹突出的个体都很值得收藏。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有些生石花的花纹会看起来比较像是什么东西,着常常能让生石花的价格暴增。

比如黄白相见又互相渗透的花纹,看起来就像是拿铁咖啡。

还有闪电纹的丽虹玉被起名叫佐罗,有点状边缘的寿丽玉则被叫做饼干。

更夸张的,有些生石花的个体上面的花纹看起来就像是古老的符咒和文字。比如日轮玉的某些个体就常常表现成这样,我们会把它们叫做符文日轮。如果你在某颗日轮玉上面找到了LOVE这四个字母,这肯定与找到四叶草的几率差不多少。

不过,你不能期待生石花脱皮之后这几个字母依然存在,毕竟脱皮后长出来的是两片新叶子而已。所以,如果你真的拥有这些花纹奇葩的生石花,就马上给它们拍照留念吧。

只要发挥想象力,就能为生石花赋予更多的文化价值。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肉锥花也隶属于番杏科,与生石花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有的时候,某些品种的肉锥花偶尔会被错误的认为是生石花,就是因为它们在形态上看起来会比较相似。因为在大多数时候,一个单头的肉锥花和生石花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只有两片叶子。

但是从形态上看,生石花主要以窗面和花纹来辨识品种,而肉锥花则更胜一筹,不仅花纹独特,更有外形上的显著差异。

肉锥花大概90多个原生品种,其中有超过半数都是形态各异的。最近几年的基因科学发现,肉锥花的体内有多个专门负责体型变化的基因位点,这几个基因位点结合外部环境刺激就能形成多种多样的外观呈现。

所以植物学家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植物拟态现象。在相对非常贫瘠的环境里,这类富含水分又没有毒素的植物,是很多食草动物取食的对象,这些用于改变外观的基因帮助它们在这种恶劣环境中存活下来。

下面我们就通过外观特点来笼统的认识一下肉锥花们吧。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上图中的肉锥花叫做小红嘴,这是知名度超大的一个生石花品种,也是球形生石花的一个代表品种。小红嘴也有好几个亚种,它们的表皮花纹会有些不同,但最著名的还是这种没有花纹的小红嘴。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小红嘴会呈现出红红的叶尖儿(那个看起来像是嘴的位置,确实就是叶片的叶尖儿)。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上图中的这种肉锥花叫做方糖。还有一种很著名的方形品种叫做烧卖。

很难想像一种植物为什么会长成方形,这似乎违背了自然的规律。而且如果为了储存水分,类似小红嘴这种圆圆的体型才更科学,方形的容器并不适合大量的储存水分啊。

但是,方形或者接近方形的肉锥花确实还不止一种。有人认为方形可能更利于在同样狭小的环境里分生更多的侧芽。每一个侧芽都能够开花,这样它们就能开更多的花来繁殖更多的后代了。这个说法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进化本身是没有方向的,生存下来才是真正的目标,所以我比较信奉的,还是拟态学说。也就是长成这个样子比较适合在当地的环境里隐藏自己。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这个品种叫做灯泡,也是名气超大的肉锥花,是圆锥形肉锥花的代表品种。

圆锥形是肉锥花的常见外形,水分充足的时候,圆锥形的肉锥花会胀鼓起来,看起来像是半球形。水分缺乏的时候,就会更像是一个圆锥。从储水的角度来说,圆锥形的肉锥花是十分科学的形态。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灯泡生活的环境恰好是海雾较少的地方,缺少雾气的水分补给,它们就需要一个较大的能够充分储水的体型来度过漫长的旱季。灯泡确实比其他很多品种的肉锥花休眠时间都更长,似乎一年中有很多个月都躲在一层难看的老皮中,一切只为了雨季到来时漂亮的开一次花而已。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上图中看起来像是大肚子水桶一样的肉锥花叫做佛肚风铃玉。并不是所有的风铃玉都拥有这样一个大肚子的。而且,即使是佛肚风铃玉也只有喝饱了水的时候才是这样一个大肚子的形态。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这个看起来毛绒绒的像是个猕猴桃一样的肉锥花叫做毛肉锥,花友们习惯亲切的叫它毛蛋。这样的名字和形态会让所有的花友都一眼难忘。

类似这种长毛的肉锥花有很多个园艺品种,所有的园艺品种,要么就是毛肉锥的园艺亚种,要么就是毛肉锥的杂交品种,反正所有的原始基因都出自这里。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照片上这种肉锥花,看起来就像是一坨坨的肥肉一样,非常奇怪。它的名字叫做拉登,这个名字与那个恐怖分子的头目没有半点关系,而是来自于拉丁名ratum的音译。拉登以前的名字叫做仙童,也是音译来的,其实我觉得仙童这个名字可能更雅致一些,但拉登这样名字应该更适合在现在这个时代传播开来。

拉登有很多园艺品种,都是这种肉乎乎的感觉,很受花友的喜爱。

另一种同样很高知名度,有时候会与拉登混淆的品种叫做毛汉尼,但其实毛汉尼与拉登的亲缘关系并不算很近,毛汉尼是夜花型的肉锥花,而拉登则是白天开花的,给它们授粉的昆虫就不是一个群体,它们分属于肉锥花的两个不同的亚种。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这个长成柱状的肉锥花叫做火柴头。这个形象可能叫做火柴更适合一些。火柴头对阳光的质量要求比较高,阳光充足的时候,火柴头会变成红色。

这是一种体型很小的肉锥花,大家比较照片上的沙粒就可以了解它有多么小了。

事实上,成株体型小于5毫米的肉锥花品种有很多,有的成株只能长到1毫米多一点的样子,这些肉锥花的生活环境只有极少量的石英砂,几乎没有有机物质,所以它们必须保持非常小的体型才能生存下来。

近年来仍然有很多新品种的野生肉锥花被发现,多数都是这类超级小体型的品种,因为我们以前大大忽略了这些小型肉锥花的存在。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这个品种叫做纽扣。纽扣也有几个不同的园艺品种,特点是顶端扁平甚至有点儿微微向下凹陷。再加上一对叶片之间的缝隙,确实看起来太像纽扣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这是少将,这类形态的肉锥花应该是最常见的了。这种形态的肉锥花其实就暗示着我们,它们的生活环境不太艰苦,土壤相对肥沃,有着不错的水分供应,只有这样,它们才能实现大群生,较短的休眠期和较长的生长季。只要看到这类生石花,就可以判断它们非常好养。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最后我们来说一类变化多端的肉锥花,这也是最让人迷惑和着迷的一类肉锥花。

上面的照片里的这株肉锥花叫做勋章。如果你曾经听说过蝴蝶勋章的话,那么我可以告诉你,这个叫做勋章的肉锥花,就是蝴蝶勋章的原始种,蝴蝶勋章就是从勋章进化出来的。

勋章是鉴赏花纹的肉锥花的代表品种,现在正式记载的勋章的野生亚种和园艺亚种就超过60个品种之多。蝴蝶勋章就是这些亚种之中名气比较大的一种。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你可能完全无法理解,蝴蝶勋章这种怪异到极致的品种,是怎么从起码外型上还珠圆玉润的勋章上进化出来的。这就是前面提到的那几个决定了肉锥花外观形态的基因位点的威力。

当园艺师们决定对勋章身上的花纹进行选育的时候,就会发现选育出的后代不仅花纹起了变化,体型特征也会跟着一起变化。这就好比我们在选育小狗的时候,如果选择温顺的小狗,狗的尾巴就会变短,而且向上卷起来。卷尾巴的基因与温顺的基因总是关联存在的。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安珍是另外一大类欣赏花纹的肉锥花。安珍色彩鲜艳,花纹清晰,安珍的园艺种至少有40种之多。与勋章不太一样的是,安珍经过园艺栽培后,外形改变不多,但花纹和颜色多种多样。

正因为这个特点,安珍常常成为最顶端的肉锥花玩家的挚爱。因为蝴蝶勋章不同植株的形态都不太一样,事实上缺乏可比性,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安珍就不一样,同类花纹的安珍,花纹是否清晰,底色是否靓丽,花纹的分布规律是否符合标准,都能成为比较两株安珍的硬指标。

有标准的东西才更有追求,安珍这样的品种,不是有和没有的差别,而是好与不好的差异,这样的品种更会让花友们为之着迷一辈子。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仙人掌毫无疑问是多肉植物中最丰富最奇怪的一个族群。在植物学分类上,植物学家们把仙人掌科分出了多达124个属和1500多个品种的复杂分类体系。一直以来,仙人掌科在多肉植物中都被当做一个很独立的门类在研究。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一般人眼中的仙人掌,都是长得差不多的一类植物。即使是外观相差很大的仙人掌、仙人球、仙人柱,也都长着明显的绿色肉质茎,以及一身扎手的刺。

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

仙人掌科的植物几乎遍及全世界,从热带雨林这样的雨水充沛的地区,到安第斯山脉上长达10个月的干旱无雨的区域,都有仙人掌科植物的身影。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从仙人掌进化出的外观形态上来看,叶仙人掌的植株上还生长着扁平的叶子,珊瑚树属仙人掌的身上只能看见一些退化的圆筒状的叶片。丝苇属和昙花属的仙人掌可以很好的适应各种半阴的光照环境。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然而在那些非常干旱的地区,仙人掌也并没有采用完全相同的进化策略,它们中的一些进化成柱形或者球形,这是为了植物体内能够储存最多的水分而做出的进化选择。

传统的观点认为,叶仙人掌这类植物,是仙人掌科植物中比较原始的类型,也就是说,是不耐干旱的普通植物与极其耐旱的仙人掌之间的过渡品种。

但近年来基于基因的研究却表明,叶仙人掌很可能是仙人掌重新回到湿润环境针对环境发生的适应性演化。也就是说,也仙人掌上那些叶片是在低光湿润的环境里,普通仙人掌重新长出来的结构。普通的仙人掌才是比较原始的品种。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仙人掌科的全部1500多个品种,全部都是多肉植物,没有例外。这与很多科多肉植物只占一部分的情况很不相同。所以更加可能的情况确实是仙人掌科的多肉植物先在某个极度干旱的地区进化成叶片特化成刺,茎部多肉的模样后,再逐步迁移到比较湿润多雨的地区的。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仙人掌科多肉植物的分类实在过于复杂,为了更简单的从园艺的角度理解她们,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它们分成赏刺、赏花和赏形这三个类别。当然,赏花的仙人掌在非花期的时候我们也欣赏它们的刺和形,这只不过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它们罢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在所有的观赏植物中,刺都会被定义为不太好的东西,因为这可能会让种植者受伤。即使是以有刺为重要特征的玫瑰花,其实在园艺上也早已进行了减少刺的培植工作。只不过因为考虑到玫瑰的特殊文化内涵,才没有让玫瑰花的刺彻底消失掉罢了。

唯独仙人掌科的植物有些不同,因为很大程度上,仙人掌科的植物就是要欣赏它们的刺的,如果没有刺作为装饰,仙人掌的可观赏性就大打折扣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从特写图上我们可以看出,仙人掌的刺的生长是有规律的。就像所有的植物都只能在茎节的位置长叶子一样,仙人掌的刺只会从刺座上生长出来。

仙人掌虽然外形特殊,但也有着与普通植物一样的结构。刺座,对应的位置就是其他植物的叶芽,也就是生长叶片、分枝或者开花的地方。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每个刺座上的刺都不止一根。长在中间位置的刺叫做中刺,周围的其他刺叫做周刺。

中刺常常只有一根,有些品种也有多根。周刺相对来讲数量更多,而且比较短小。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也有主刺退化,只有细小的周刺的情况。周刺与刺座上的短毛形成了规律的圆点形状。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这是高砂。它长着红色的钩子一样的主刺,白色的周刺犹如细毛覆盖在球体上,所以又叫做雪球仙人掌。

有些仙人掌是群生的,而且侧芽很容易掉下来。钩子一样的中刺,其意义就是能够勾住一些动物的皮毛,让动物接触到仙人掌后把一些脱落的侧芽带走,然后到达比较遥远的地方去生根发芽。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某些仙人掌的侧芽在还没长大的时候就开始生根,其实它们随时准备着出发,一旦粘在动物的皮毛上,就会立即从母本上脱落,开始一个新的旅程。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臭名昭著的泰迪熊仙人掌,锋利的刺甚至可以穿透结实的登山鞋,让人类把它们携带到更远的地方去。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有些品种主刺和周刺都很发达,刺的颜色和性状就成为了评价仙人球品相的最重要的标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当你觉得两种仙人球从外观上难以区分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近距离观察它们的刺,总有一些细微但却明显得差别等你发现。

如同植物会分枝一样,仙人球也会从球体上长出新的侧芽。侧芽就是从刺座的位置长出来的。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容易群生的品种,在生长旺盛的阶段,可以观察到很多很多小侧芽从刺座上钻出来。

对于有些仙人掌来说,这些小侧芽就是新的植株。大部分容易生长侧芽的仙人掌都可以通过摘下侧芽扦插继续繁殖。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仙人掌的花芽也是从刺座的位置生长出来的。刺座的位置对应的就是其他植物的茎节。仙人掌科的植物虽然看似奇特,但在生理结构上,与其他的植物并没有什么两样,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它们身上的各种结构与普通植物之间的对应关系。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仙人掌在体型大小方面差异极大,一些巨大的仙人球的直径尺寸可以达到一米甚至更多,体重可以达到几吨重。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但是有些体型娇小的仙人球,即便长到成株,也还不到一厘米。

所有的仙人掌都能开出美丽的花朵,可以不谦虚的说,仙人掌绝对是所有多肉植物中开花最漂亮的一个种群。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著名的昙花就是公众知名度最高的一种赏花仙人掌。即便昙花在晚上开花,一年只开一次花,每次的花期只有2个小时,但人们仍然热衷于栽培昙花,就是因为它们美丽的花朵对我们来说拥有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所以赏花也是我们种植仙人掌类植物的重要目标。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照片里的仙人球叫做满月,它开花的时候会围着球体长出一圈一圈的花蕾,开出美丽的花环一样的漂亮花朵。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不仅仅是满月。至少有20种仙人球都能把花开成一个漂亮的花环。

不过人们更加欣赏那些大朵的花朵。园艺家已经花费了数百年的时间来培养仙人球的园艺品种,目的就是为了让仙人球开出美丽的花朵。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有一位德裔的美籍园艺家名叫鲍勃·席克。他在美国亨廷顿植物园的支持下繁殖出128个性状稳定的仙人球品种,每一种的花朵都不一样。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席克培育出的128种不同花色的开花仙人球很快成为赏花仙人球的培植标准。这128个品种,也被命名为席克氏彩草,成了其他园艺家争先收藏的样本似的彩草品种。

还有一些仙人掌,是以奇怪独特的外观而深受人们喜爱的。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照片里这棵张牙舞爪的仙人掌叫做美杜莎,就属于仙人掌科植物中比较另类的品种。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上图中的品种是来自于仙人掌科超兜。它的刺座上的刺已经全部退化掉了,只留下刺座上毛绒绒的白毛而已。但这不仅不能影响我们欣赏她,而且还让兜这个品种名声大噪。

给忙碌者的多肉植物园艺课 第三课:多肉植物的品种辨识

上图中的品种是岩牡丹。我们惊奇的发现,岩牡丹这样的品种已经进化到了极致状态。她们由于需要节约水分,已经进化出没有叶片的植株,适应了沙漠干旱的气候。但是,为了获得足够的阳光,她们竟然能够把它们的叶子“重新发明”一遍。

仙人掌就是这样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最特殊的多肉植物种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