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越“催”越磨蹭,3點告訴你怎麼讓孩子“高效”

相信很多父母看過龍應臺的那本“孩子,你慢慢來”,特別佩服龍應臺對孩子的耐心和尊重孩子的成長節奏。大部分的父母一遇到孩子做事情磨蹭,慢慢吞吞,就會變的焦躁不已。

小區裡有個媽媽,經常和人抱怨孩子磨蹭,做什麼事都慢吞吞,他們家離幼兒園就只有100米的距離,可孩子每天都是最晚到的。今天剛好被我碰到他送孩子,快到幼兒園門口的時候,孩子的鞋帶好像鬆了,於是蹲下來系,媽媽在一旁不停的催促要快點,快點。可是孩子怎麼都系不好,而且繫著繫著都著急的哭了,媽媽只好蹲下來幫她繫好,然後一把抱住孩子往幼兒園跑。

越“催”越磨蹭,3點告訴你怎麼讓孩子“高效”

我也試過這樣,每次出門準備好後,兒子都一個人在房間磨嘰,怎麼喊都不過來。有一次把我逼的實在著急了,衝兒子喊了一句,兒子立馬崩潰大哭,原來他是想拿一個玩具,可是突然找不到了。得知原因後,我立刻對孩子說“寶寶,媽媽知道你在準備出門時要玩的玩具,你慢慢找吧,我們晚一點再出去也沒關係”。說完之後,兒子的哭聲變小了,過了不一會兒就找到了玩具,然後我們很快的就出門了。

越“催”越磨蹭,3點告訴你怎麼讓孩子“高效”

孩子有自己的生活節奏,大人們應該順應孩子的節奏。

成年人的生活中充斥著壓力和競爭,對我們來說一切都要快,不然就來不及了。可孩子有自己的生活節奏,如果我們經常催促孩子,孩子就無法靜下心來去感知生活,感受這個世界,也無法安靜的思考。孩子們不會因為偶爾的磨蹭而成為一個做事拖拉,沒有時間觀念的人,反倒是父母的耐心和理解帶給孩子更多時間和空間去體驗當下。

越“催”越磨蹭,3點告訴你怎麼讓孩子“高效”

所有被催促的人,最後都學會了反抗。

堅果身上曾經發生過一件事情,那是發生在初中的時候,讓我永遠都忘不了。竟然會因為磨蹭這件事情而被班主任請家長,那時候上的是寄宿學校,每天要很早起床晨跑。那是堅果剛開始寄宿生活的一段時間,什麼事情都要自己來,堅果的屬於慢性子,做什麼都不著急,也沒有很強的時間觀念,總是因為在宿舍準備的太久而遲到。班主任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家裡,於是媽媽為了訓練我能快起來,經常在刷牙、洗臉的時候不停的催促我,剛開始我還挺內疚的,覺得自己太磨蹭了,確實需要加快速度,可慢慢被催的太多了,就變的反感起來,到最後乾脆越做越慢,用這種方式來對抗媽媽的“催促”。

越“催”越磨蹭,3點告訴你怎麼讓孩子“高效”

幾乎所有的人在面對不停的“催促”後,都會變的反感、厭惡,這在心理學上叫做“超限效應”,由於刺激過多,時間過長,而引起的逆反心理。想想你在逛商場的時候,熱情的銷售人員上前給你介紹的時候,是不是一開始覺得這人挺好、挺熱情的,可幾分鐘過後,銷售人員仍然熱情不減,積極給你推薦的時候,你會不會感到不耐煩,再緊接著你都不想再看了,立刻就朝門口走去。孩子也是一樣,在面對我們的催促時,他會變得煩躁、厭惡,在這種狀態下,更加做不好手頭上的事情。

越“催”越磨蹭,3點告訴你怎麼讓孩子“高效”

所以想要孩子“快”,不能一味的催孩子,可以這樣做:

表達自己想要“快”的原因,請孩子與你合作。比如孩子早上賴床,遲遲不肯起來,起床後洗臉刷牙又磨磨蹭蹭,再不快點出發,大人上班就要遲到了。這時候你可以告訴孩子“寶貝,咱們還有三分鐘的時間,三分鐘後就要出門了,否則媽媽上班就要遲到了”。這樣心平氣和的告訴孩子,而不是把焦慮的情緒傳達給孩子,這樣孩子能夠理解大人想要“快”的原因,並且很願意配合。

越“催”越磨蹭,3點告訴你怎麼讓孩子“高效”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相信一說到時間觀念,大家都會想到德國人,他們確實時間觀念特別強。記得堅果在上大學的時候,有一位德國朋友,我們約定好時間在學校門口碰面,堅果那天有課,一下課就飛奔到約定地點,可是還是遲到了5分鐘,當時德國朋友說,你是個不守時的人,我已經等了你5分鐘了,雖然他是笑著說的,但堅果能感覺到他是認真的。自那以後,堅果不管是和誰見面或參加活動,都會準時。

越“催”越磨蹭,3點告訴你怎麼讓孩子“高效”

堅果通過自己的經驗,認為用“後果”來教孩子守時是最好的,比如說孩子早上不按時起床,導致上課遲到。如果家長一再提醒,孩子都不重視,那麼,就讓他自己承受遲到的後果,後果可能是被老師批評和談話,只有他自己經歷了被批評、被指責,他才會意識到下次不能再遲到了。

告訴孩子提高“效率”的好處。孩子做事拖拉,其實也就是做事效率低,父母著急是希望孩子能夠提高效率。那麼我們就要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提高效率,提高效率對他來說有什麼好處。比如做作業,孩子總是寫的時候想著玩,這樣既寫不好,又玩不好。這時候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寶貝,你是不是很想看動畫片呢,那我們現在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寫作業上,這樣我們差不多20分鐘就能寫完,媽媽答應你讓你看半個小時的電視。但是如果你現在不專心寫的話,你可能要花40分鐘才能寫完,那看電視的時間就要減少了,因為太晚了,我們要準備睡覺了。”這樣告訴孩子,孩子便知道,父母說的“快”是希望他提高效率。

越“催”越磨蹭,3點告訴你怎麼讓孩子“高效”

尊重孩子自己的成長節奏,不催促,不緊逼,偶爾順應孩子的節奏去面對生活,或許我們會發現這樣的“慢”生活也是我們內心渴望已久的,讓孩子“慢慢來”吧,這也許是你能給他最好的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