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不要讓“沒關係”這三個字,害了你的孩子

許多父母經常對孩子說的一句話是“沒關係”。孩子摔跤了,說“沒關係”,玩具被搶走了,說“沒關係”,和小朋友玩被欺負了,說“沒關係”。

如果您經常這樣說的話,那麼請不要再抱怨孩子膽小、懦弱,也別為孩子突然性情變得暴躁,愛發怒,喜歡動手打人而發愁了。因為這正是那一句句的“沒關係”所帶來的結果。

不要讓“沒關係”這三個字,害了你的孩子

最近一季的奇葩說上,90後作家蔣方舟講述的是關於自己是“討好型人格”的話題,節目中她講述道在工作中,明明心裡不認同對方的觀點,但是卻不會提出異議,甚至還會誇讚對方。親密關係中,即便對方已經做出非常令自己生氣的事,但自己卻不會拒絕,不敢生氣,還會認為是自己做錯了。

蔣方舟7歲寫書,9歲出書成名,周圍都是年長的前輩,從小她就被灌輸大家都比你年長,懂的比你多,所以他們說的話你得聽。換言之就是,大家怎麼說你都沒關係,因為你年紀小。

就是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中,漸漸的形成了一種低自尊的討好的個性。

不要讓“沒關係”這三個字,害了你的孩子

孩子膽小懦弱怎麼形成的?

經常在小區裡看見小朋友之間搶玩具,被搶的那個孩子的家長總是很好人的說一句,“沒關係的,我們讓他玩一會吧,小朋友要學會分享”。聽上去好像是沒錯,可是再想想,這根本不關分享的事,我的東西,我自願的拿給別人,這才叫做分享。

沒有經過孩子本人同意,玩具就被拿走了,還硬讓孩子認為沒關係,是分享,是一種美德!這樣的孩子在面對不公的時候,往往會退縮,寧願被不公正的對待,也不會去爭取自己應有的權益。

不要讓“沒關係”這三個字,害了你的孩子

為什麼孩子易怒、愛打人?

如果你的孩子在溫和的家庭中成長,卻脾氣暴躁、易怒,還愛打人,想想自己在孩子被欺負的時候,是怎麼處理的。

我的侄子特別愛打人,脾氣也很暴躁,在幼兒園和小朋友們打架是家常便飯了,有一次我問他在幼兒園和小朋友相處的怎麼樣,他說有個男孩子總是先動手打他,他告訴老師和爸爸,他們都說,“為什麼就打你呢,肯定你惹他了,你也不對。”

聽完之後,終於理解他為什麼暴脾氣,打人,當他每一次求助的時候,得到的回答的意思都是,“你惹他了,他才打你的,你做的不對。”孩子的內心其實是崩潰的,因為他受欺負了,沒有得到支持,反而是一頓責怪,他沒有辦法依靠別的力量來保護自己,只能讓自己變的“強大”,在被欺負之前,先動手。

不要讓“沒關係”這三個字,害了你的孩子

父母應當怎樣做呢?

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孩子的事情應讓孩子做主。玩具是孩子的,孩子有權利借或不借,當玩具被別人搶走時,應鼓勵孩子去拿回自己的東西,並且告知,這樣未經允許拿走他人物品的行為是不對的,應先徵求對方的同意。

讓孩子學會“拒絕”

允許孩子說“不”,學會拒絕他人,讓孩子更注重自己的感受,不去迎合他人。

有時候帶孩子參加家庭聚會,遇到一些平時不常見面的親戚,孩子會顯得怕生,當親戚主動索要擁抱或親吻的時候,允許孩子拒絕,不要為了自己的面子,逼迫孩子做不想做的事情,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

不要讓“沒關係”這三個字,害了你的孩子

從情感上和行動上去保護孩子的利益

支持你的孩子,無論是從情感上,還是從行動上。當孩子還不懂得維護自身利益的時候,父母應出面幫助他。

有次帶兒子在小區裡玩,幾個大孩子在玩追人的遊戲,小傢伙就跟著他們一起跑,其中一個男孩嫌我兒子妨礙他們了,就教唆另一個男孩去踢他,“快踩死那個小螞蟻”。

不要讓“沒關係”這三個字,害了你的孩子

我就站在一旁,沒想到那個男孩真的上去給了我兒子一腳,兒子才兩歲,他當時沒哭,估計有點懵,我立刻走上前去叫住那個踢人的男孩,非常嚴肅的告訴他,他的行為傷害了弟弟,必須要向他道歉,並且以後不許這樣欺負別人,小男孩有點害怕,沒想到我就站在附近看著,道歉的聲音都在發抖。

他們走後,我檢查了兒子的腿,告訴他沒有受傷,哥哥的行為不對,以後再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告訴媽媽。

我們認為的小事,對孩子來說都是大事,正是這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塑造著孩子的個性、人格。愛孩子,就不要輕易的對他說出“沒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