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有人说“日行万步毁全身”?

小鱼饼yz


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在网上各个软件中拼步数,排在前十的人还会发圈炫耀,自称运动达人。走路这种养生法日渐流行,已经成了健康生活的象征。

不知何时开始,网上又有所谓的专家说“日行万步毁全身”,认为每天走一万步以上,对身体有害无利。其实这种说法有点危言耸听。经常走路对身体能起到锻炼作用,能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还能减肥控制体重。日行万步重点是行走的方式,作用因人而异,凡事量力而行。

如果是慢步行走,包括每天零散的步行,1万步的运动量可以接受。比如年轻人逛街一天随便都能走个一两万步,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但如果短时间选择快步走,每次6000步足矣。50岁以上的人尤其要注意适度,不必每天苛求1万步,过量的话反而伤害心肺功能。另外速度过快,强度过大、长期暴走会容易损伤膝关节、踝关节、髋关节,引起关节及腰部的疼痛。更重要的细节是:1.空腹不可行走,由于能量大量消耗容易出现低血糖,空腹时血液粘稠,锻炼出汗后脱水会增加心血管患病风险,正式运动前一定要对身体进行进食和补水。2.严寒酷暑行走要适量:极端温度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一热一寒,是心脑血管病的“大敌”,早晚温差大,一定要时刻注意天气变化,避免过度运动。

国家卫计委2016年发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提倡成年人每日步行量控制在6000-10000步比较合适,同时建议缺乏运动者动则有益,贵在坚持。这里说的走步是指个人平时正常走路的步幅和速度不要刻意加快和加大步伐。同时指出不同人应该根据自己的饮食量、体力及工作强度等诸多因素,综合计划自己的走步量。既可一次走完,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几次走。


胡洋


生命在于运动的观点还没有说完,又有人说“日行万步毁全身”,让我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在今天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上要求有合理的指导,我们说一下真正的好的行为方式。

首先我们肯定的说在一定范围内的运动是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而有益于人的健康的,说一下我们身边切实的情况,走路是一种有氧运动,对人是很好的,当然针对能够有条件走路的人。这里说有氧运动是氧供能为主的运动,高强度的有氧运动糖主要供能,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是糖和脂肪供能,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是脂肪供能为主。缺乏运动会造成很多危害,如果卧床一天,体能减少2岁。有氧运动好处很多,基本的有:

1. 有氧运动可以减少骨质疏松。

2. 有氧运动可以增加心肺运动耐量改善血管功能,降低血栓风险,改善心肌供血、降低猝死风险。

3. 大量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风险。

但是说日行万步,这是对运动量的一个界定。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不一样的,不一直是运动越多越好,这是在一定范围内是这样。

1.如果是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可以用目标心率法来界定运动量,简单好操作,不过不是特别精确,可以日常使用,就是在静息心率基础上每分钟增加20~30次,体能好的增加多,体能差的增加少。对于年轻的人,没有疾病可以多走。

2.5~12岁可以快走,一周3~5天,每次30~50分钟。

3.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根据体能和骨质疏松的情况运动,一般运动一周三次,一次20~50分钟为宜,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65%比较好。

对于健康的其他年龄人群,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锻炼,需要注意运动之前的准备活动不能少,要结合自己的劳累感受,不能一味追求步数,合理运动。


药事健康


网上有流传说日行万步毁全身,不知道是在哪听到的说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主动走步6000步。

我们试着推算一下,我们每天的上下班,平日里的运动,多多少少也会在2000不到3000步之间,再加上我们,主动运动了,6000不就是8000不到,9000步,接近1万步,难道这样的走路真的会使我们全身都毁了吗?其实不是这样的,是谣传而已,我们还是比较鼓励步行的,这对于体重比较大的,体重基数比较大的人群来讲,刚开始不能直接跑步,可以通过走步来锻炼身体,消耗能量。

走步也是有讲究的,要选择一双合适的鞋,不要穿皮鞋,拖鞋等板脚的鞋走路,要选择一双运动鞋,穿着宽松的衣服,手臂摆开就走起来吧。

前边我提到,每人每天要主动走6000步,就是说某一个时间段你要主动走步6000步,不是说从早上到晚上,晃晃悠悠磨蹭磨蹭,这个时间走的步数而算。


国家注册营养技师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国家三级健康管理师


营养海贼团


套用一个俏皮的说法:说这句话的人是对的,因为他正在找不走路不运动的借口。

走路对健康的好处大家相信大家都知道,而且经常走的人也都能根据自己的收获,说出好几条。但同样的,也会有人认为走路不好,要不没有锻炼的效果(健康状况没有什么改变),要不“走坏”了,出现一些健康问题。

任何一项运动,都有优缺点,而且都是对身体的使用,那么自然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只是肯定的。不用说足篮排这样的打球、拳击等对抗激烈的运动项目,就连下棋这样的运动,同样也会对健康有伤害:久坐导致的问题同样困扰着每一个运动员!所以,我们在选择运动的时候,基本就是“权衡利弊”,只要是利大于弊,就值得我们去做。

走路,是每一个健康的健全人最基本的运动,也是最基础的日常生活机能,一个人连路都走不了、不愿意走,肯定是有问题了。比如有重大疾病需要卧床静养的,这个是实在就没办法了。而还有一类就是懒得去走的人, 对于这类人来说,运动就是受罪。

而要想把走路的锻炼价值更好的发挥出来,就得要注意走路的姿势、走路的速度以及走路的时间等:首先走路的时候要保持身体挑直,迈步、摆臂都要用力,腰也要用上力,避免松松垮垮的走路;走路的强度包括走路的速度迈步的幅度,速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身体能承受范围内尽量的快点,而步幅对身体的刺激更为关键,因为通过加大步幅或者减小步幅而保持速度不变,相当于打破了身体的习惯行为,起到的锻炼效果是非常大的;走路的时间,最好能一口气把一次锻炼的量给走完,比如今天要走一万步,那么最好就是一口气走下来。更重要的是走路的强度可控性是非常强的,身体好的人可以走快点、走多点,而身体不好的人可以走慢点、走少点,每个人都能在走路上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强度。而有一部分人的日行万步,很多是生活积累的步数,并不是专门锻炼产生的步数,此时的锻炼效果几乎为零。

所以说走路是最为基础的锻炼手段,比跑步都基础。连路都走不了,那身体还能干什么呢?记住了:先走起来,不要给自己找理由!


之心老师谈健身


“日行万步毁全身”的说法不太对。每天能走多少步,存在年龄、体质、生活条件等诸多差异,不同的人每天所需要的运动量不同。

有数据表明,健康的成年人走30步可以消耗1大卡,每天走9000-10000步可消耗300大卡的热量,对于身体健康十分有益。

对于老人、久坐不动的人或者有慢性病的人来说,每天1万步可能毁超过能力范围;对于想要减肥或者保持身材,并且身体健康的年轻人来说,可能1万步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些其他的运动,总共大概需要60-90分钟的运动量;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他们的运动量应该更多。

很多文章或者报道说走路伤身主要是因为走路姿势不规范,运动过度造成一些损伤。注意科学健走,重视运动前后的热身与放松,健走前进行5-10分钟左右的热身运动,健走结束后进行5-10分钟左右的放松活动。选择合适的鞋子和服装,避免在极端天气下长时间步行。

日行万步并毁全身的说法太严重,只要适合自己日行15000步对身体也大有益处。


茄子营养师


因为从人体健康的角度来考虑,不论进行那一项运动都必须坚持适度选择,否则就不利于人体健康。因为运动少了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运动过量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日行千步毁全身的意思指的是锻炼过度就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

因此我们平时锻炼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千万不要一时心急而过度运动,给自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比如跑步,有的人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在不断长胖,体重在不断增加,需要锻炼,于是就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天跑步2小时,每天跑的满身大汗,累的气喘吁吁,甚至直不起腰来,仍在坚持,结果一个月下来体重减了一些,但是膝关节严重发炎,甚至连路都走不成!而科学的跑步方法是要慢跑、轻跑,每次跑到全身微微出汗为止。再比如做身体蹲、俯卧撑都一样,也要适可而止,只要身体有出汗,感觉到全身发热就行,贵在每天都能坚持做!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

关注“医学慕课”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医学慕课


我天天10000步以上坚持了一年多。我发现自己结实了,而且最让我开心的是,虽然我依旧体重120斤!但是产后胖的肿身材,慢慢没那么难看了。我相信这是我坚持每天万步走,风雨无阻地走步的原因。

至于专家说的,那只是针对平时上锻炼,少运动,突然间强度加大到万步走的现象。再说了,专家都是搞科研的,没有到各个基层去研究研究。

像乡下里干活的大叔大婶,哪个不是万步以上的?难道他们活得不好?

所以,这个要视乎实际问题上。


暖心秋妈


这种说法是完全正确的。运动员的活动量很大到了一定年令也会出问题。中医学的一个经典理论是“中庸之道”,虚则补之,实则泄之。其实任何事情都会是这样。没有不行,太过了也不行,过犹不及。人要想身体健康不能不运动,这一观点早就被实践和理论所证实。但是运动的强度和量也不能太过。太过不但得不到以健康为目的的运动要求,还会极大的损伤身体,得不偿失。这就是中医学的“中庸之道”。日行一万步是个什么概念?成年人每一步大约是80一100Cm即稍大迈步约1m。(我过去曾经用步丈量过林地面积,误差不超过1%)。这样我们就知道一万步大约是10KM。这样的运动量肯定是太过了。偶尔一次无所谓,长此以往会给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因为运动是消耗能量的,也就是消耗人的气血。人一天的运动量一般3一5Km为宜,老年人3km左右合适。这里我说的特指散步活动。当然其它的运动项目也不要过大。


超然智者


散步、走路,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方式之一,被公认为世界最佳的运动。常言道:烦劳是想出来的,疾病是造出来的,肥胖是吃出来的,健康是走出来的。走路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走路可以降低高血脂,走路可以使动脉硬化变软,走路可以使脑子清楚,走路不容易摔跤,走路可防止痴呆,走路使人愉快……走路的好处太多了。

很多健身人士都说要“日行一万步”,但是,大家真的知道怎么“走路”吗?走路健身又有什么讲究呢?一起来看今天的内容吧

吴敬梓“暖足”著书

现代研究也肯定,走路是一种最方便、最适用、最接近完美的健身运动。美国华盛顿一个走路健身中心在其出版的《走路年鉴》中曾介绍,目前约有9000万美国人正在为了健康而步行。实际上,世界上许多高寿的健康老人,他们最喜欢的运动就是经常走路。而吴敬梓的“暖足”则更是具有戏剧性。

据《中同文学家列传》载,吴敬梓生活豪纵,不上十年,田园产业变卖一空,时或至于绝粮。在创作《儒林外史》期间,甚至于靠卖书或朋友接济度日。当时冬夜十分寒冷,提笔困难,加之腹内无食,实在难熬。吴敬梓相邀汪京门等几个穷朋友,乘月光,出城南门,围绕城墙走几十里路,边走边谈论诗,一直走到天明,进入水西门以后,才各自大笑散去。夜夜如此,谓之“暖足”。回到家里,浑身暖和,神清气爽,灵感顿生,继续写作,就这样终于完成了《儒林外史》。

正因为走路是如此方便、适用的健身方法,所以人们总结了许多步行健身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快速走

每分钟走120~140步,心率为正常最大心率的70%,属中小强度的运动。对心肺具有良好的刺激作用,心脏每搏量和每分量都处在最佳状态。较长时间的行走可以消耗较多的热量,降低血脂,减轻体重。是适合中老年人和减肥者的健身活动。注意选择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道路松软而又安全的地方。鞋要舒适合脚,鞋底最好为橡胶底,柔软有弹性,以免对头部震动较大。活动时间宜40分钟以上。

2.中速走

每分钟走80步,保持平均心率在每分钟110~120次,属小强度运动。有利于大脑皮质放松,通过长时间练习可以有效降低血液的黏滞性,并能使大脑产生内腓肽,使人精神愉悦。适合中老年人和病后身体虚弱的人进行保健练习,也可作为高血压和高血脂病人的运动处方。活动时间1小时左右,病人最好有人陪同,以免出现意外。

3.前脚掌走

百会上顶,两脚跟提起,用前脚掌走路。主要受力部位为踝关节和脚掌前部,可促使脚心与小腿后侧的屈肌群紧张度增强,有利于三阴经的疏通,对脾经的原穴太白,肾经的涌泉、太溪,肝经的起点大敦和足底头部反射区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这对于滋肾补脾、调理肝气和醒脑宁神均有良好的作用。因为局部负担过重,行走时间不要过长,以免造成关节损伤。可以小量多次,并与快、慢和散步走等联合起来练习为好,另外要特别注意路面的平整松软。

4.矮身走

是以两膝微屈的姿势走路。要求人们在走路时百会上顶,身体直立,主要受力部位为大腿和踝关节,可有效锻炼练习者腿部和膝关节的力量,防止老年人钙的丢失和骨质疏松,防治髌骨劳损。练习者要循序渐进,量和强度都应随年龄、体质不同而异,一般不要太大。

5.脚跟走

跷起脚尖,用脚跟走路。主要刺激生殖泌尿反射区,加强锻炼小腿前侧的伸肌群,以利于疏通三阳经。对防治肾系疾病有一定的效果。练习时两臂有节奏地前后摆动,这样可以调节平衡。因为局部负担过重,行走时间不要过长,以免造成关节损伤。可以小量多次进行,与快、慢走组合为好,另外要特别注意路面的平整松软。

6.向后走

方向朝后的行走,行走时膝关节不屈,两臂前后自由摆动。可以有效平衡身体的用力部位,可刺激不常活动的肌肉,使平时负担较重、较为紧张的关节部位和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还可防治脑萎缩,对于腰腿痛有显著疗效。练习时因为完全改变行走习惯,要做到安全第一,最好有人协助。行走时间不要过长,另外要选择平整、松软、熟悉、行人车辆较少的路面行走。

7.弧形走

行走时围绕着一个圆心走。如八卦掌中的趟泥步等。弧形走可有效改善生命的内环境,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8.太极步

这是一种重心稍低,运动绵缓,以意识引导步伐的太极基本功练习。其要求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可有效地调节练习者的中枢和植物神经系统,加强其腿部力量,畅通足三阴经,从而达到增强体质、防止钙丢失和延年益寿的作用。练习者要注意动作正确,应在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练习,以免动作不正确导致髌骨劳损。

9.爬行走

徐徐下蹲,两手着地,背与地面略呈半行,手爬脚蹬,缓缓前进。可增加头部供血量,减轻心脏负担,对颈椎病、腰腿痛、消化系统病和下肢静脉曲张等多种疾病有疗效。又由于爬行走一改内脏对直肠和肛门的压迫,从而有利于直肠的蠕动和肛门静脉血的回流,可以起到防治痔疮的作用。练习者注意动作要缓慢,时间不宜过长。

10.走石子

在铺有石子的路面行走。因为石子可以加大路面对练习者脚底的压强,可以刺激各足底反射区,以增进健康和防治疾病。注意应赤足或穿较薄的软底鞋练习,走路速度不可太快,石子以大小均匀和没有尖利的棱角为好。

以上方法可选一种或几种进行练习,练习时无需意念,一般不会出偏差,是值得探究、推广的运动项目。

祝大家都能通过正确的走路方法,“走”出健康好身体!


悦读中医


其实我倒是认为,如果每天行走过多,对我们的膝关节倒是损伤很大。特别是不正规的锻炼方式对于膝关节的软骨和韧带的损伤还是很严重的。


最近我出骨科门诊,经常有公园的“暴走团”成员来就诊。基本都是膝关节方面的疾病。但其他器官好像没有什么不利的影响。所以,我觉得关于“日行万步毁全身”这种说法,未免危人耸听。就像以前我们提到过的“强直性脊柱炎是不死的癌症”一样,都是不够全面的。很多运动的好处和益处都是根据其实际情况决定的。不能一棍子打死。

让一个身体条件很差的老年人每天走一万步还真有可能“毁其全身”。而对于身体健壮的年轻人来讲,每天走两万步也许不会有什么问题。那我们应该怎样走步才才能对身体有利而无害呢?


我认为需做到以下几点:

1、步行锻炼要量力而行,结合自身的情况需,选择步行速度与步数。如果膝关节退变严重,就要尽量避免步行运动的方式。

2、通常情况下,中老年人每天走1.5公里到2.5公里,青年人每天走4到5公里是比较适宜的。这些路程基本不会对膝关节有所损害。

3、关于步行速度我强烈不推荐参加“暴走团”集体锻炼。我推荐结合自身情况决定行走速度和强度。通常情况下以每分钟100步左右为宜,时间上一般不要超过1小时。

4、步行时要注意安全。尽量避免空气不好和车辆多的地方。否则一旦出问题,就真成了“没走几步毁全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