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 原創作品:大鍋菜飄香(散文)

農村有農村的風俗,農村有農村的待客方式。 在我們豫北鄉下的老家中,有這樣的傳統風俗,不論是逢年過節過會,還是婚喪嫁娶,在招待賓客的宴席中,最少不了的,便 是上一碗大鍋燴菜。

村裡做大鍋菜,用的是那種直徑在兩米左右的特大號的大鐵鍋,鐵鍋固定在一個用泥抹的大灶臺上,旁邊有風箱助力。在做飯時,先把五花肉切片,白菜、冬瓜、土豆、皮渣切塊,海帶、粉條泡軟和事先炸好的豆腐、肉丸子等準備好,以及花椒、茴香、蔥、姜、蒜、大醬、鹽等調味料。然後鍋裡倒油,灶下燒上柴火,風箱呼噠呼噠一拉,火就旺了起來。油熱後,放入花椒、茴香,再從醬罐中舀起一大勺豆瓣醬放入鍋中,用大鐵鏟翻炒數下,在“滋啦啦”的響聲中,濃郁的醬香味兒很快就飄滿了半個村子。醬炒出味後,放蔥、姜、蒜、肉片等下鍋翻炒,待肉片金黃,煸出油時,再往鍋中添水,加鹽,放入豆腐、丸子等,拉滿風箱,加大火力直至把水燒開,再把白菜、冬瓜、土豆、皮渣放進去,水開後改小火慢燉。最後把粉條、海帶放進去燉到軟熟就可以停火了,把切好的蒜苗、香菜均勻地撒在上面,只等開飯時間。

做好的大鍋菜,熱騰騰香噴噴,真讓人饞涎欲滴。誰家有了紅白喜事,全村人都會過去幫忙,辦事的人多,吃飯時,每人用藍邊大瓷碗盛上滿滿一大碗大鍋菜,滴上幾滴醋,就著熱騰騰的大蒸饃,滿院子的人有站著的,有蹲著的,有坐著的,一口菜一口饅頭,那滋味兒,一個字,美呀!一碗不夠,再來一碗,厚道的主家總會管飽的,末了,還要把碗裡剩下的菜汁兒一滴滴滴入口中,再咂吧咂吧嘴,打個飽嗝,摸摸肚皮,舒服!

原創作品:大鍋菜飄香(散文)

記得小時候農村窮,做大鍋菜主要以白菜、皮渣、東瓜為主,很少見肉腥。有一年臘月本家一個哥哥結婚,只割了幾斤肉,做飯的大爺把肉切成片燉熟後,按每人二片分到碗裡。我眼饞嘴饞跑到父母跟前哼唧著想多吃肉 ,父母捨不得吃,把肉全都撿到我的碗裡,我吃著肉片滿嘴溜香,沒有抬頭就把一大碗燴菜吃完了,吃得渾身出汗,身上的寒氣全都驅散盡了。至今回想起來那肉香的味道還留在嘴裡。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腰包也鼓起來了,鄉下人的熱情厚道還跟以前一樣,只要誰家有了紅白喜事,首先就是到集市上買兩扇豬肉。街坊鄰居知道後紛紛前去幫忙。在我村,福書和銀樓是出了名的大廚。福書今年66歲,年輕時在鄉政府食堂幹過專業廚師,退休後在村裡,不管誰家有事,都會請他掌勺。銀樓今年65歲,年輕時當過兵,在部隊是炊事員,服務過師部首長,他經驗豐富,會根據事主估計的大約人數,開出的菜單,做出的大鍋菜不多也不少。既不會給事主浪費,也不會不夠吃。再一個特點就是事主家富裕一些的,他能量力而行,既不給事主浪費還能做出很有特色的大鍋菜,如果事主家不富裕,他也會因陋就簡,變著花樣做,但味道絕對是一流的,不會讓事主丟面子。福書、銀樓倆人在村裡成了公眾人物。以前生活標準低,能聞著葷腥,吃上一頓肉菜就跟過年似的,所以,大鍋菜裡的肉都是生汆直接燉。如今大魚大肉吃膩了,人們就與時俱進,變換了方式,把肉先過油做成小酥肉再放鍋裡燴。菜品也有了講究,不像以前那樣家家都是白菜、粉條、海帶、豬肉。如今的大鍋菜裡增加了蒜薹、木耳、蘑菇、粉皮、酥肉、鵪鶉蛋,有的還放海參、魷魚等。既保持了傳統風味,又大大提高了大鍋菜的質量。

原創作品:大鍋菜飄香(散文)

如今的農村老家,青年人常年在外地打工掙錢,很難跟父老鄉親在一起吃頓飯。因此,無論誰家辦事,都盡力邀請街坊鄰居、親朋好友前來幫忙;盡力把大鍋菜做好些。街坊鄰居知道後也不遺餘力,紛紛從外地趕回來幫忙。因此,到了中午,上百口人圍在大鍋周圍,看著滿滿一大鍋菜熱氣騰騰得咕嘟咕嘟冒泡,香味撲鼻。人們嬉笑著,交談著,親情友情也隨著這瀰漫的炊煙在古老的鄉村飄蕩,成為一種民族傳統,更是一種傳承文化。

原創作品:大鍋菜飄香(散文)

大鍋燴菜是我們老家特有的風味家常菜,男女老少都喜歡,它選料平常,做法家常,家家戶戶都可做,家家戶戶都會做。人們喜歡的正是這種用最家常的方法,把最平常的材料放在一起慢慢煨煮出來的濃厚滋味。就像我們的生活,把無數平常而瑣碎的日子串聯起來,用一顆細緻的心,把它品味得有滋有味。那麼多的菜放在一鍋裡燉,雖然各有各的味道,但在燉的過程中它們卻有了許多的變化 ,它們已經彼此將對方的精華吸收進來,豐富了自己的味道,這許多菜,就這樣既獨立又緊密,既張揚又包容,互相取長補短,在一起形成一種全新的味道。想想,大鍋菜不也正如咱們鄉下人骨子裡那股子坦誠直白、友善相處、虛心善學、寬厚包容的性格一樣嗎?

在外邊工作三十多年,吃過許多了各種宴席和小吃,但家鄉的大鍋菜依然在我的心頭飄香.....

原創作品:大鍋菜飄香(散文)

作者簡介:桑明慶,安陽市人,供職於安陽縣糧食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