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跟爸媽談錢,能不傷感情嗎

當不懂上網的爸媽也學會用微信發紅包,她姐的內心是欣喜的:中老年人也不是那麼頑固,也是可以學習新鮮事物的嘛。但是當打開冰箱看到一盤盤剩菜和一半爛了的水果,跟他們抗議過幾百遍的她姐又不得不長嘆一聲:想改變父母“節約就是美德”的金錢觀念,真的是太艱難了!!溫和地說無效,激烈地說又怕傷感情,有時候只好閉上眼睛當看不見。

其實,財蜜們很多都有“同款爸媽”,她們又是怎麼看待父母那些奇葩金錢觀的呢?

摳了幾十年,我們家終於變真窮

她理財財蜜@scorpiodjudju

我從小沒什麼物慾,也不打扮自己。媽媽說外在美不重要,學習是首要任務。於是我對家裡的經濟情況完全不瞭解。高中時,我想給我爸買一個當時很流行的手機託,跟媽媽一說,她第一次說起家裡狀況不好云云,我很慚愧,覺得自己不孝順,最後母女倆抱頭痛哭了一場。從那天起,我的認知就是:我家非常窮,除了生活必需品沒有餘錢消費。

大學談戀愛,也跟男朋友說家裡很窮很窮,於是他也一直認為我家窮得厲害。但是大學期間,我爸媽都不允許我出去打工,叫我好好學習,還修了雙學位,也不允許我花男朋友的錢。每學年他們都給足夠的錢用。

考研那年,家裡買了新房了,也裝修了。爸媽為了省錢,自己搬瓷磚,找人設計圖,用最便宜的材料等,能省就省,我爸還因此差點把腳砸斷。現在客廳裡擺的是90年買的大塊頭電視機,冰箱用了20多年依然在頑強工作,客廳的空調是大伯給的舊空調,每年光修理充氟就好幾百。一用就出故障,我爸說還要修。家裡的有線電視圖便宜辦了縣裡的,20多個頻道只有五六個能看,家裡吃飯就只能守著破電視看新聞聯播。買菜也買便宜的,吃一半丟一半。吃飯基本沒有肉菜,美其名曰天天吃肉對身體不好,但是我老公在的時候買肉回來我爸也吃得很嗨……

畢業前,我爸突然跟我說,家裡參與民間集資,被套了五六十萬。我心想:你這是逗我?他反覆解釋,我才接受了這個現實——摳了幾十年,他們終於把錢親手送給了騙子,這下我們家從假窮變真窮了。

她姐:老一代的人沒什麼社會保障,風險全靠自己承擔,這種環境下節儉是一種美德,但這二老的省錢方式卻讓人哭笑不得,而省了大半輩子的積蓄卻全部投向了高風險的民間借貸,血本無歸。適度消費,科學理財,這是父母需要重新上的課。

“沒錢比有錢幸福”

她理財財蜜@玉色蝴蝶

有天給爸爸打電話,他提到某富人朋友跟他聊了一會兒天。

我很好奇:他跟你說了什麼?

爸爸:他說人就是一山望著一山高,以前覺得有一百萬就夠了,可是有了一百萬,你就想要一千萬,有了一千萬,又會想著一億!

我回答:這是正常,就是這樣社會才會進步。

爸爸不以為然:有了一億又怎樣?那誰都說了,有錢沒錢都是一樣的生活,別把有錢人的生活想得太開心!

聽完這句話,我就不舒服了,開啟了機關炮模式:你又沒有錢,怎麼知道有沒有錢一樣?如果一樣你現在還整天發愁什麼?何況,這個世上的事情,有百分之八十跟錢有關係,你有錢就能解決這些事情。將來要是有錢,我也會說有錢沒錢一樣生活,不要把有錢人的生活想得太開心,反正別人也不會知道有錢的生活是多麼開心!

他啞口無言。

我真的有點氣憤甚至心酸。在國外辛苦那麼多年,就攢下來一些錢,而這些錢大部分都是用來支付家庭的大額開支。有時候我會不經意想,要是我爸爸年輕時多努力一點點,我現在的負擔就沒那麼重。可他這輩子胸無大志,卻在年老後用這些似是而非的道理來欺騙自己。

她姐:沒有奮鬥過的人談淡泊名利,不過是逃避吧。比逃避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否定其他家庭成員奮鬥的意義。很多人苦苦堅持是出於責任和愛,家人的正反饋是讓人繼續的動力。至於有錢是不是更幸福,等你有錢了就知道。

買貴了看到低價得再買一份攤平

她理財財蜜@格格2015

我媽在花錢上經常掉三個坑,有的坑可能我們年輕人也常掉。

第一個坑:貨比三家

我媽出門買東西意味著逛街。明明看中一件東西,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還是覺得貴,她就真得不買了,然後會再到其它家去看類似的東西。用她的話來說自己雖然多跑了路,但是貨比三家,買到更實惠的東西,貨比三家本來沒錯,但是,她完全忽視了時間的成本。比如走了半個多小時,或者說是坐公交車走到另外的地方去,卻買了個只便宜幾塊錢的東西回來,真的值嗎?

第二個坑:買多划算

如果已經買了一種東西,後來發現一模一樣的東西更便宜了,她一定會買回來。她說“兩個一平均不就相當於攤薄成本了嗎”?我的親媽,這不是買基金啊!明明一樣東西就夠用,為什麼只看到前面買貴了,卻看不到後面買多了呢?商場打折促銷也經常是這樣,抓住我們佔便宜的心理,最後讓我們買回去一堆雞肋物品,用不到又捨不得扔。

第三個坑,不買好的,就買便宜的。

買菜的時候我媽挑著便宜的買,可是買回來卻要扔掉一部分,因為不能放,否則會壞掉。買衣服的時候也挑著便宜的買,穿不了多久自己也就不喜歡了。剩飯剩菜從來捨不得扔掉,即使有時候明明已經發酸了,還是會讓我們吃好的,自己吃壞的。“貪汙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是她的口頭禪。

以上的種種好像都說說媽媽摳門,其實不是,當給我們錢的時候,她很是捨得的。

可是這種無私的愛應該推崇嗎?過度節約的後果是媽媽的身體非常不好。我爸總說她,好的東西總是捨不得吃,現在每天吃的藥加起來都不知道多少錢了。

她姐:希望天下父母們多愛自己一點吧。現在省小錢,可能以後不得不花大錢。讓自己健康,也是對兒女的大愛。

買什麼房,好好過日子不行嗎

她理財財蜜@4C冰藍1991

現在年輕人都知道,買房幾乎是唯一能讓資產增值保值的手段,萬萬沒想到,我爸媽覺得這是不務正業。

上個月,我買了一個小區門口的小鋪,因為是用媽媽給我的老房的拆遷款買的,所以跟她彙報了一下。

原來以為她會很贊同,結果,她很不高興地說:買什麼店鋪啊,你好好過日子不行嗎?

我:???黑人問號臉???

我不甘心地又給我爸打電話彙報。結果,我爸也滿是不認同,說我為什麼總是急著要買房買鋪。我只能無語。就因為他強烈反對我買房,我錯過七八個買房機會,2013年賣了房至今沒買房,而房價已經漲了幾波。這次不用拿他的而是拿我自己的錢投資,他依然非常反感。

我唯一成功扭轉的是我老公的觀念。過去五年他一直認為我想靠理財和買房賺錢是讓人看不起的。他在體制內,升職加薪基本無望,做副業也缺乏資源。眼見同事們別墅寶馬自己卻原地踏步,才開始認同我的理財經。

她姐:父母年輕的時候國內的房價幾年都沒多大變化,所以他們對買房的意義沒有深刻的體會。理財投資未必都能賺大錢,但是把錢放著,就是眼睜睜地看著錢貶值。做兒女的,有時候也得果斷一點。接下來,就是一個機智的財蜜成功扭轉父母金錢觀的故事。

她理財財蜜@一指流沙

我爸媽的金錢觀是兩個極端。

有次在孃家搞衛生,居然見到了一個活期存摺,是我的名字,一看存摺上的數字好幾萬,我媽看見急忙搶走:“這不是你的是我的!”我問她為什麼存我的名字,她說怕我爸知道。原來是她的私房錢。我問知道會怎樣?她說,知道有私房錢就更敗家了,每到週末就去釣魚,又吃又喝的兩天不回家,消費比買魚貴十幾倍,燒錢呢。然而按照活期利率,錢放著也是在減少啊。

我父母的金錢觀就是這兩個極端:一個暗地裡偷偷藏錢,一個明目張膽的燒錢,難怪二老工資不低卻總是攢不下錢。於是我決定給他們洗洗腦。

如何洗?多年的習慣不好改,我決定先吸引我爸的注意,讓他先對金錢感興趣。直接給他上課他肯定要反感,得另闢蹊徑。

在我絞盡腦汁時,我遇到了從前的鄰居大叔,他現在搬家住上了寬敞的新房子。鄰居大叔很早就理財投資,確實賺到錢了。我把大叔請到了父母家,當著父母的面向他請教理財,並且互相交流了理財方式方法和收益。我們聊得非常投機,說者有心,聽者無意,就是這麼無意的一聽,我爸就對投資理財產生興趣了。他傻傻地問,你們說的理財理財的,到底掙錢不?

鄰居大叔剛想解釋,我搶過話來說,掙錢呀,沒看叔叔都換大房子了嘛,都是理財掙的。我媽一聽理財掙錢,比我爸還上心,忙說我能學會嗎?我說老媽你這麼聰明肯定能學會,但我爸估計有點難度,他只會盯著魚漂其它的也不會呀。被當著外人的面說笨,我爸很要面子,他賭氣地說別人會的我會,別人不會的我也能會,不就是理財嘛,又不是什麼高科技。

於是我爸就這麼被我帶到理財道上來了。剛開始他看不上掙小錢,想一步殺入股市,被我媽封鎖了賬戶,兩個人先試水貨幣基金和銀行理財產品,後來理財品種逐漸升級。不過投資產品都是被我監管著的,資金安全還得我來把握。

其實我爸適當釣魚我支持,可是他太投入了,在河邊搭個帳蓬,風吹日曬,蚊蟲叮咬,萬一他暈在河邊無人發現後果不堪設想了。轉移他的注意力也是好事,最起碼他不那麼受罪了。我媽學會理財後也不把錢東藏西藏了,有點錢就拿來理財,而且兩個人還互相交流理財感受。

就這樣,我”治“好了他們的古典理財觀。

她姐:

父母年齡大了,他們的理財方式也很”古典“,有的藏現金,有的藏存摺,還有買黃金藏黃金的,收益和風險缺乏平衡。作為子女如果聽之任之,後果除了面臨貶值風險,有的老人還會上當受騙最後一貧如洗。年輕人,有責任和義務幫他們管理好錢財。當然,我們直接管理也未必合適,能有技巧讓他們學會理財就更好了。畢竟,老人自己手中有錢才有底氣,

經歷過吃不飽飯的時代,經歷過把做買賣當投機倒把的時代,父母在金錢觀念上的節儉和保守是可以理解的。過去很多時候正是他們的堅持讓家庭能穩妥地運轉,度過種種難關,對此我們應該心存感激。

然而,感激不意味著我們要完全遵從他們的想法。見識到手機支付的便利後,他們不會再非要去銀行排隊轉賬,同理,如果我們能耐心地幫他們感受到新的消費觀念和理財方法的好處,他們是不是也可以享受到時代發展帶來的收益呢?

跟爸媽談錢,能不傷感情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