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為什麼鬱郁不得志?

偉大的時代


杜甫鬱郁不得志主要是因為他追求的“仁政”理想與“朱門酒肉臭,路有凍屍骨”的悲慘現實的巨大反差,以及杜甫雖有堯舜之志,但空有一身才華,報國無門,英雄無用武之地,得不到朝庭的重用。

杜甫出身官宦家庭,祖上杜預是西晉大將軍,爺爺杜審言,爸爸杜閒都在朝庭為官,到了杜甫這一代家道中落,但杜甫從小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學成報效朝庭是終身追求的目標。

公元736年,24歲的杜甫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竟然落榜了,原因是當時的考官害怕杜甫的才華橫溢和雄心壯志,不能讓他考上,將來對他的官位形成威脅。可知,杜甫從小就聰明過人,“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就連當時的前輩李邕,王翰都屈尊前來訪問他。這樣的人才都考不上。

公元747年,36歲的杜甫又一次參加科舉考試,這一次更邪門,杜甫這次參考的結果是零錄取率,一個都沒錄取,這恐怕是自從有科舉考試唯一的奇葩。這完全是唐玄宗聽信李林甫的謊言,李林甫害怕忠於朝庭的青年才俊入仕,竟然把玄宗馬屁拍上天,說人才已全部在朝庭,鄉野已經沒有一個人才。

這兩次科考,完全是人為障礙,就把杜甫追求半輩子的功名的熱情,一瓢涼水給潑滅了。

安史之亂時,杜甫冒著生命危險,投奔朝庭,期間被亂軍抓住,竟然因為叛軍認為杜甫是個不起眼的小人物,沒有嚴加看管,讓他給逃跑了,同他關在一起的王維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唐肅宗看到杜甫衣縷襤衫,但忠心可佳,不賞個官良心上實在過不去,就給了杜甫個左拾遺的官,這總算是個官,好好混吧,可他倒好三天兩頭挑皇帝的毛病,又趕上為宰相房琯求情說好話,這杜甫也真是的,房琯帶五萬人馬與叛軍交戰,傷亡四萬多,不知道杜甫這情咋求,咋譴詞造句,結果如他所願,貶官,被唐肅宗把他劃為房琯同黨,一塊辦了。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被貶官後的杜甫竟然能遇到他們杜家的世交,嚴武,嚴武當時是鎮蜀土皇帝,杜甫的爺爺杜審言與嚴武的爸爸嚴挺之同朝為相,這樣說來,嚴武該喊杜甫一聲叔叔,但為官上,杜甫是嚴武的下級,這個官是嚴武給他向皇帝申請的。這世交還是好使,但嚴武此人性格暴躁,同時是詩人,武將,也是政客,杜甫的高傲與嚴武相處起來好是好,但也沒那麼美好,有一次,杜甫和嚴武一起喝酒,酒勁上來,兩人就絆了幾句嘴,險些被嚴武把他“咔嚓”了,多虧了嚴母及時出手相救,可既使是這樣,好景不長,嚴重死了,這杜甫,當的這一生最大的官,杜工部,也就當到頭了。











明月明朗明空明天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鞏縣人。自號少陵野老,又稱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遺等等。杜甫出生在官宦世家,從小就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其十三代世祖杜預就名聲顯赫,是位西晉的名將,祖父杜審言在武則天時代是著名的詩人。在這樣"奉儒守官"的家庭,杜甫從小就聰明靈利,七歲就早慧學習寫詩,後來有很高的藝術造詣,與唐代"詩仙"李白齊名,並稱為"詩聖",合為"李杜詩篇萬古傳"。

杜甫的不得志是由其性格和遠大的報負所決定的。他自比"稷"與"契",要"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這個是不可能實現的報負,雖然說他的理想很美滿,但是事實很骨感,使他處處都不順利,只是覺得自己"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對於壞人壞事的這個現象,自己採取了"嫉惡懷剛腸","飲酣視八極,俗物都茫茫"的態度。在這樣的情況下,寫出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千古名句。

在杜甫的年代由於朝廷荒淫無度,腐敗無能,又經歷了歷史上的"安史之亂"

國破家亡,軍閥割據戰爭不斷,老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杜甫也顛沛流離,居無定所,最後在成都杜甫草堂可算有了居住之地了。所以說杜甫從小就是少年才子,後來一直命運多舛,這些和他剛直不阿嫉惡如仇的本性分不開的。





封護勝463


奸相當權,政治環境黑暗,無人肯推薦。

唐代選拔官員的途徑有兩條,一是科舉制度,二是靠推薦,寒門子弟很少又機會進入內閣。科舉制度也有一定的弊端,考場上很難寫出佳作。即使你的文章很厲害,也不一定能入閱卷人的法眼。給你一厚摞,幾十萬字的書稿,從中選出幾篇,真的很不容易。

所以,唐代有一種風氣,在考試前,大家紛紛向主考官或者是京中要員,獻出自己的作品,主考官據此作為主要參考,來確定名次。王維曾把自己的詩作送給歧王和公主,受到極力讚賞,經兩人推薦,主考官就把他內定為那一年的狀元。杜牧也才華橫溢,當有人想推薦他做狀元時,主考官面露難色說,連前五名都已經內定了。

杜甫在京城寓居十年,四處託人兜售自己的詩作,結果只獲得了一個小小次八品,在京城中做一個看管兵器甲杖的參軍。椅子還沒坐熱,安史之亂就爆發了。

手高眼低,書呆子氣十足,不識時務,惹怒肅宗。

蘇軾一生中經歷的,最艱難和最得意的時刻是從叛軍手中逃出,追上千裡之外的流亡政府,唐肅宗一行。他長期奔波,麻鞋已經四分五裂了,衣衫破爛不堪,肅宗封他為左拾遺,官不大,但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可沒幾天,就被外放了。當時的丞相房琯,排場很多,卻屢遭敗績,肅宗想扭轉時局,準備走馬換將了,杜甫應該推薦人才,為國分憂,偏偏他糊塗地上書挽留。結果,被調到華州做司功參軍。還是七品官員,負責考核幹部,組織考試等工作。杜甫覺得沒意思,沒幾天就辭職了。

貴人早亡,運氣太差。

一個人能走多遠,看他能不能遇到貴人。杜甫的貴人是他的好朋友嚴武。嚴武,是詩人,也是封疆大吏,安史之亂後,任四川節度使。唐代的節度使可以自己開府治事,嚴武就請杜甫去做幕僚。併為他申請了工部員外郎的職銜,為正五品,所以,後人抬舉他,稱他為杜工部。可惜,嚴武英年早逝,杜甫又失去了生活的著落。

結束語:杜甫缺乏政治眼光,也不能把手頭的事做的漂漂亮亮,所以政治上鬱郁不得志。然而,杜甫的詩,卻窮而後工,依然為萬古雲霄一羽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