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特朗普政府新制裁出炉,美俄关系再遭重创!

特朗普政府新制裁出炉,美俄关系再遭重创!

7月的“特普会”在赫尔辛基结束不到一个月,美俄关系再起波澜。美国国务院8月8日宣布,将对俄罗斯施加新制裁。制裁或将“两步走”。首批制裁根据1991年的《化学和生物武器控制和战争消除法案》于8月22日左右实施,将全面禁止向俄出口电子设备和军民两用配套产品。这些“敏感物品”此前一般是个案审查,新制裁则完全掐断了出口。

第二批制裁更为严厉。美国务院明确表态,如果俄罗斯在第一轮制裁后的90天内未能禁止使用化学和生物武器,或者不能确保未来不使用此类武器,美国考虑的制裁选项将进一步扩大。根据1991年法案的相关规定,第二轮制裁美国可以选择降级外交关系、禁止俄航公司航班赴美和几乎完全停止美对俄出口。

特朗普政府新制裁出炉,美俄关系再遭重创!

美国此次即将对俄施加新制裁宣布的理由,竟然是约半年前的英国间谍“中毒案”,令人意外。但这一滞后反应也透露出,“特普会”非但未能让美俄紧张关系降温,反有滑向“好事变坏事”的可能。

相比“中毒案”发生后的“口水战”“外交战”,美国新制裁虽姗姗来迟,但从经济层面强化了对俄罗斯的打压。俄对此反应激烈,总统普京和俄联邦安全会议斥责美国即将施加的新制裁“绝对非法”,总理梅德韦杰夫警告称,俄罗斯可能把新制裁视为美向俄宣布“经济战争”,并表示将采取多方面措施予以回应。8月10日,普京与俄联邦安全会议成员商讨了此事。同时,俄方还指责美方此举不利于创造“特普会”后的建设性氛围。

一旦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制裁战”逐步升级,美俄关系无疑会受到严重冲击。对俄罗斯而言,美国对俄新制裁将压缩俄经济调整的空间。普京在新任期内的重点是搞好国内经济发展、提高民生水平,而当前俄经济发展面临重重挑战。俄一直期待能够修复与美国关系,争取制裁有所松绑,获取一定的资金与技术。但新制裁把俄罗斯从“特普会”前的有所期待推向了对美国的无比失望。

特朗普政府新制裁出炉,美俄关系再遭重创!

应指出的是,元首会晤的负面效果恰恰折射出美俄缓和关系的不易。通常,领导人会晤后至少能确保两国关系的一段“蜜月期”,美国政府此时宣布对俄新制裁明显不符合正常的国家交往逻辑,显示当前双方关系有“畸形”之虞。更值得玩味的是,去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包含对俄制裁的法案也正巧是在特朗普与普京会面之后。这两次制裁的时间点都显示,特朗普已深陷美国国内政治漩涡,难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顺利开展对俄外交,两国关系前景堪忧。

首先,当前俄罗斯“干预大选”已成为美国国内两党共识和“政治正确”。中期选举前美国内“反特朗普”势力正攥紧“俄罗斯牌”连续敲打特朗普,不满集中在两点:一是特朗普在“特普会”上没有“站稳立场”,试图在俄“干涉选举”问题上含糊其辞,甚至有意替普京说话,因此招致美国内疯狂抨击。在美国各大主流媒体上,“特朗普联手对阵美国”的说法不绝于耳,部分两党议员亦集中发声,质疑特朗普为何如此“没有骨气”。

二是特朗普与普京的一对一会谈内容引发美国内猜疑。特朗普尚未甩掉“干选门”“通俄门”阴云却兵行险招,与普京坦诚相见,进行了只带翻译的密谈。他在会后新闻发布会上语焉不详,不愿谈及美俄具体合作意向,美国内不少“政治精英”怀疑他在两个多小时内已向俄做出妥协。比如他们担心特朗普会在私下牺牲北约盟友利益,与普京达成“双暂停”的口头协议,即美国同意停止在波罗的海国家的军演,换取俄罗斯暂停靠近北约国家地区的军演。

特朗普政府新制裁出炉,美俄关系再遭重创!

这两大焦虑造成“特普会”后美国内针对特朗普对俄政策的疯狂反扑。朝野上下利用特朗普在会晤中针对俄罗斯和普京的“软弱”表态对其口诛笔伐,迫使特朗普回国后立即改口认可情报机构涉及俄“干涉选举”调查结果。

其次,“通俄门”调查仍是悬在特朗普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通俄门”调查尚未结束,特别检察官穆勒蓄势待发,调查很可能延宕至中期选举之后。中期选举结果虽不明朗,但众议院大概率将遭民主党翻盘,共和党亦有可能在参议院失手。如果共和党未能在中期选举守住两院多数,“通俄门”调查将持续威胁特朗普执政合法性。为撇清国内对其“通俄”疑虑,不让对手大做文章,特朗普必须在中期选举前对俄强硬施策,这也是白宫推迟原定计划、在中期选举后再邀普京访美的重要原因。

特朗普政府新制裁出炉,美俄关系再遭重创!

最后,国会成为掣肘特朗普对俄外交的持续性力量。除了不断塑造“仇俄”“反俄”的舆论外,国会在立法层面屡屡出招,强行将美俄关系带入下行通道。

去年年中通过的对俄制裁法案,已将修改和取消对俄制裁的权力从总统手中剥夺而转至国会。在当前政治氛围下,国会短期内绝不会放松对俄制裁,只会进一步想方设法压缩特朗普对俄政策调整空间。近日,有参议员提出“禁止总统独断退出北约”的相关法案,要求美国退出北约必须经过参议院批准,凸显国会主流观点笃信美俄将继续对抗的强硬心态。在此情况下,美俄关系缓和说易却实难。

(原文刊于《瞭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