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山东首富2年前有190亿,如今遇到“穷途末路”,他经历了什么

山东首富2年前有190亿,如今遇到“穷途末路”,他经历了什么?近期又一家知名民营企业危险了2年前,这家企业的董事长还是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山东首富,身价190亿,如今却要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并且已被法院受理。


山东首富2年前有190亿,如今遇到“穷途末路”,他经历了什么​这家声称石油化工、粮油加工、国际贸易、文化旅游四大主营业务为一体的大型企业- -晨曦集团,曾是山东省重点工业企业,连续7年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因大豆贸易量最高曾占全国的近10%,被称为“大豆之王”。其董事长邵仲毅曾登上《2016胡润全球富豪榜》,当年以190亿元的财富位列山东首富,此前他还炮轰过银行只顾赚钱,从实体经济抽血。这样的大型民营企业为何会突然走向不归路?为何会资不抵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晨曦集团为何会走向不归路据中国基金报记者报道所知,邵仲毅及晨曦集团的发家历史,简而言之可以概括为- -❶ 他用6年时间,把一家作坊式的吹塑企业,办成了一家生产5大系列、60余个品种的大型塑料加工厂,并被农业部等国家五部委确认为农膜定点加工企业,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❷ 2003年,他将即将倒闭的莒县化肥厂重组,又相继投资5000多万元对化肥厂进行较大规模的设备、技术改造。❸ 之后他陆续兼并5家地方国有企业,并由此组建了山东省晨曦集团有限公司,开启了多元化之路。❹ 他接收化肥厂,实现了由塑料制品转型石化领域,并沿着聚石化行业这条航线在石化领域逐渐崭露头脚,成为鲁东南最大的石化生产基地。晨曦集团为何会出现破产危机?一个从小县城走出来的山东首富,又因为什么被这个县城的一纸裁定书打回起点?传统企业在互联网+和资本的冲击下,变得愈加“不堪一击”如果你不想每天加班打工,想创造事业来找我,用手机全职运作半年,月入三四万自己当老板了解家味13397279147两年前山东晨曦集团还是风光无限,主营的业务围绕着两大主题:大豆和地炼,大豆包括了大豆进口和大豆加工行业,地炼则是地方石油炼化的简称,其中大豆行业一直是主业。2016年,晨曦集团实现销售收入432亿元,董事长邵仲毅一举成为名副其实的“大豆王”,巅峰时期的晨曦集团在全国多项排名中,名列前茅。之所以会突然出现经济困难,资金困局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据媒体报道,晨曦集团就曾因为银行突然抽走19亿元流动资金,导致企业资金不足而缩减业务量。资金困局可能只是原因之一,晨曦集团的两大主营业务对资金的依赖性强。据悉,2016年初福布斯富豪榜给邵仲毅算出190亿身价,也就是山东省首富的时候,每吨原油的加工利润尚有900元人民币。而2018年以来,地方炼油已经有很多处于亏损状态。路透社今年6月的报道显示,已有近40%的中国民营炼厂处于亏损,市场占有率节节败退。按照一种统计口径,6月地方炼厂处理每吨原油平均亏损约300元人民币,这是导致危机的原因之一。此外,从原油价格表现上可以看出,今年以来原油价格明显升高,对地方炼化企业很不利。晨曦集团的另一个主要业务是大豆贸易,这类贸易业务平常时期价差很小,对资金实力要求也很高,倘若投资者自身对于大豆贸易这个传统行业的市场投资情况不了解,掌握的信息不够丰富,很容易惨遭滑铁卢。在经营形势、资金面情况的综合影响下,这家传统的大型民营企业“倒下了”,并已进入破产重整的进程中。

山东首富2年前有190亿,如今遇到“穷途末路”,他经历了什么​是企业太脆弱,还是竞争太残酷晨曦集团破产重整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互联网时代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更是一种对传统行业商业模式的无情洗礼!随着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在深度和广度上的进一步融合,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不断出现,对原有的制度规则和市场竞争秩序也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在互联网时代中,新产业革命的推进过程不是主导产业的更替,而是新商业形态和新商业模式的不断出现。跨界竞争升陨沉浮,商业周期急剧爆缩,对内,商业创新关乎企业效益、机制、组织、文化;对外,它关乎用户、竞争者、相关利益者,这是一个时代交互的过程。没有互联网时,企业与消费者信息是不对称的;而有互联网后“游戏规则”变了,消费者越来越有主动权和话语权,用户体验和口碑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企业内部创新积极性不高,轻视新兴技术与服务,创业企业可能已面临被蚕食或被颠覆的危机。

山东首富2年前有190亿,如今遇到“穷途末路”,他经历了什么​传统产业积极拥抱互联网产生了新的发展模式,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又如何进化传统行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呢?传统行业拥抱互联网新商业模式,激活新希望,赋能企业创新落地不再是句空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